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

纵横百科 189 0

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元光(公元657年—公元771年),光州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年)二月十六日。”仪凤二年(677年)继袭父职,任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永隆二年(681年),授玉钤卫中郎将(官秩正四品下),并任岭南行军总管。进阶正议大夫,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出生于颍川望族、开唐功臣门弟、将军世家。幼年时博览经书,贯通子史。长博通经史,自著兵法、射法服习之。年十三,领乡荐第一。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

  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归顺者,划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

  陈元光后历官岭南行军总管,进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兼领漳州刺史。因讨潮寇死事,赠临漳侯,谥忠毅。《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人物生平

  平定啸乱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

  “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归德将军陈政正是在此时临危受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从河南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平乱。其子陈元光时年13岁,也加入南下的唐军。

  陈政率领唐军顺着淮河进入大运河,沿运河南下进入浙江,再由仙霞岭入闽,连克数座蛮獠盘踞的峒寨后,直抵位于今华安县的九龙山地界。在此地,由于众寡悬殊,唐军一时无法突围,加上来自中原的府兵水土不服,难以忍受“蛮獠之区,瘴疠之地”的温湿气候,许多将士染病不起。陷入困境的唐军无奈退守九龙山,上奏朝廷请求增派援兵。

  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陈政的两位胞兄率领府兵及军眷5000多人“尽室南来”,包括75岁高龄的母亲魏太夫人。行军途中,两位兄长相继病逝,魏太夫人毅然代替儿子,将援兵带到九龙山,与陈政会合。唐军军威大振,一举突出重围。九龙山大捷后,唐军一路征战,连克36个蛮獠山寨。今天的漳浦县盘陀镇,还留存有一座娘仔庙。庙的主人娘慧仙,是曾与一众山寇啸聚山林的娘子寨寨主。陈政父子派部下李伯瑶潜入寨中,智取娘慧仙,将其招安。拔除最后一座山寨后,唐军越过蒲葵关,落脚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在此安营扎寨,取得平乱的决定性胜利。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埋骨将军山。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陈元光认为,生产落后、民性凶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是这一带经常发生暴乱的根源。”长期从事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民俗专家方群达说,为保此地长治久安,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两年后,武则天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最早的郡治就位于云霄。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

  开漳治州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朝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在火田村火田溪中游,至今残存着一段长约30米的水坝,当地百姓称其为“军坡”,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是陈将军率开漳将士屯垦时兴建的水利工程,坝长120米,引水渠全长4000米。”汤毓贤说,“军坡”的灌溉面积达千亩以上,是福建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历经沧海桑田,至今仍惠泽一方。

  “军坡”是陈元光重视生产的历史见证。

  开漳将士中多能工巧匠,善纺织、烧陶、冶铁,填补了闽地手工业的空白。陈元光实行“通商惠农”政策,使漳州迅速成都为南方商业重镇。同时,当地的交通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九龙江、漳江等成为重要航道。渔业因此兴盛,鲨鱼皮是当时漳州的主要贡品。

  经过近40年的开发建设,漳州从不毛之地变身民风淳厚、百业兴旺的乐土。“方数千里,无桴鼓之声”,汉蛮和谐共处,少有战事;“花卉三冬绿,嘉禾二度新”,一派繁荣景象。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潮州一带残寇复起,陈元光率轻骑御敌,途中陷入包围,因寡不敌众,最后身负重伤,战死沙场。漳州全城哀痛,军民们最初把他葬于云霄大峙原,这座山也因百姓在山头挂满白色葛布,得名葛布山。

  源祭圣王

  陈元光死后,历朝历代感念其开漳之功,相继对其进行褒封。自唐以来,历代朝廷对陈元光的追封计达22次,仅两宋就有15次之多。清乾隆年间,陈元光被追封为“开漳圣王”。至此,一代功臣,登上了神坛,受后人朝拜。

  陈元光及87姓府兵的后裔在闽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日后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的主要人口成分。唐以后,开漳后裔不断向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迁徙,落籍当地的同时,也带去了开漳圣王信仰文化。从此,开漳圣王成为两岸共同信奉的神祇。

  陈元光的事迹,未见于新旧唐书。“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千百年来,两岸百姓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创业先人,为他而建的威惠庙香火长盛不衰。

  后世影响

  其一,戍闽开漳,加速了东南边陲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使蛮荒之地的少数民族归顺了朝廷,巩固了大唐王朝的中央政权。

  唐初,泉、潮间被视为“蛮獠”的族,几乎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多住在“背山面海”的“蛇豕之区”,以狩猎为生,山洞为家,到处“榛莽如是,几疑非人所居”(陈元光《谢准请(建州县)表》。他们常与安居从事农耕的汉人发生冲突,历朝政府所派军队都未能进入其“领地”,只能以九龙江为界,“插柳为营”,中央政权鞭长莫及。而九龙江以西尽为“蛮獠”活动场所,他们据此长期与官府对峙,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

  陈元光祖孙及其将士戍闽开漳,开创了东南边陲的历史新纪元,使昔日蛮荒之地,渐成文明之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风俗等开始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并逐步贴近中原水平。居民的血统、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自此与中原息息相通,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在闽粤之域得以发扬光大。此后千余年来,闽南一带未出现与中央政权相对抗的割据政权和势力,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其历史意义和影响都是划时代的。

  其二,陈元光祖孙数代作为儒家政教思想的实践者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对漳、泉、潮、汕诸州日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文风昌盛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属地成为民风淳厚、才俊辈出的礼义之邦,起了勿庸置疑的奠基作用。并以其蓬勃的历史感召力和传承力,对后世教育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和良风美俗的形成,产生了绵绵无止的影响。

  陈元光祖孙这一历史功绩的建树,应当说是与其家族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固始地处中原,而中原则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经济和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甚至可以说领华夏之先。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元光,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自幼又聪颖好学,有条件博览儒家经典,备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13岁即领乡荐第一。

  袭任左郎将和晋任漳州首任刺史后,就显示出他的文韬武略和治漳才能。他不仅是一位善于领兵征战的将军,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满腹经伦的儒教学者、颇有成就的诗人。著有《龙湖集》、《玉钤集》、《兵法射诀》等诗文集,《全唐诗》有其诗作七首。由此可见,集文官儒将于一身的陈元光,具备这样高的素质和修养,主政期间重教兴文,德礼育人,恩威并重,倡导文明,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也惟此,才收到了“偃武修文,四夷自服”的社会效果。

  其三陈元光及其祖孙戍闽开漳功绩,为闽粤台同胞和海外“唐人”世代景仰,广为传颂。一千多年来,闽粤人民一向尊崇陈元光为“开漳圣王”,纷纷立庙奉祀,至今香火如昔。唐、五代、宋朝廷先后追封陈元光将军为“豹韬卫镇军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丞”、“保定将军”、“太尉尚书令”、“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等。漳州和潮、汕地区民间供奉“开漳圣王”的威惠庙、燕翼宫、州主庙等有百余座。目前在台湾奉祀陈圣王的威惠庙、昭惠庙等有53座(一说55座),其中以宜兰、桃园、台北数量、香火为最。在东南亚各地陈圣王庙也有二三十座之多。

标签: 唐朝刺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