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那些建城铸魂的刺史们

纵横百科 111 0

历史深处那些建城铸魂的刺史们

鼓楼

有唐一代,明州刺史自首任秦昌舜至末任黄晟,无论是宋《宝庆四明志》明文所载为23位,还是有人考证认为有60余位,经过千余年大浪淘沙,至今仍让人怀想其政声的,为数总是寥寥——历史无情,也有情。

其中,唐长庆元年(821年)上任的韩察算得上让人惦记的一个。至少在这纪念宁波三江口建城1200年之际。

韩刺史出身不凡,爷爷韩滉是唐德宗时的宰相,若不再往上追溯家世,他至少是位货真价实的“官三代”。他还是位诗人,《全唐诗》选有他的一首诗。诗为他任职太原节度判官时所作,曰:“公府政多暇,思与仁智全。为山想岩穴,引水听潺湲。轩冕迹自逸,尘俗无由牵。苍生方瞩望,讵得赋归田。”看起来是一位胸有“诗与远方”的官人。同时代的诗友元稹称其“久于吏职,皆著能名”。

长庆元年,刚刚登基的新皇帝穆宗李恒搞出了点大响动,唐朝和吐蕃“长庆会盟”一举成功,双方立誓“和同为一家”。同年,韩刺史赴明州,上任伊始,据说也搞出了对明州来说不算小的响动:他以明州州治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一带)“地形卑隘”为由,说动顶头上司浙东观察使薛戎,向朝廷奏请移州治至三江口一带(即今宁波中心城区),并得到了朝廷恩准。宋代宁波地方志首开其说,以后方志因循此说。但在最近10年中,对鄞江镇一带持续调查、勘探、试掘和遥感考古,却不曾发现单纯的唐代以及更早时代的文化堆积层,更无任何城址迹象。另有学者在研究分析当时鄞江一带地理环境和水利条件后认为,在唐大和七年(833年)它山堰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成投用之前,那里不适合县治、州治这样的人群聚居。宁波区域的其他多项考古成果也证实,句章古城因战乱废弃后,宁波先民直接迁徙到了三江口,其间没有小溪古城的过渡。这一观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韩刺史出生于长安京兆,见惯了北方高墙硕城,所以他到明州后的第一项实务就是马不停蹄地发起修筑子城。

参照志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子城周长不到今制的1400米,其范围及走向大体与今之中山路—蔡家巷—公园路—呼童街—中山路这一闭环重合,共设东、西、南、北四门。这时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已过去80多年,堂堂明州终于有了一座城,虽然只是供官员及眷属办公、居住的内城。

另有学者认为,早在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东征将军兼会稽太守刘牢之在今海曙区筱墙巷一带筑过一圈筱墙(竹筋泥墙),以防孙恩起义军侵犯。但当时有墙无城,更无明州,不算。另外,比建明州子城早约200年,三江口曾是鄞州州治所在地,但鄞州仅昙花一现(621年-625年),那短短几年里有州无城,也就只能忽略。如此,后人确定韩刺史建子城的821年为宁波建城之始,至今已1200年了。

历史深处那些建城铸魂的刺史们

历史深处那些建城铸魂的刺史们

与昔日城门相关的遗存

继韩刺史之后,黄晟刺史又是一位建城大功臣。与韩刺史的显赫身世相反,黄刺史是土生土长的鄮县(今鄞州区姜山镇上张村)草根出身,当年曾应募于鄮县望海镇(今镇海、北仑区),虽武艺不错,却因身矮而名落孙山。这位在人生起跑线上摔了一跤的励志青年毫不气馁,后来的续跑相当给力,因“募众据平嘉埭”保境有功,被慧眼识珠的明州刺史羊僎招为平嘉埭辅将,率众千余人。他带着这支队伍在后来的几场保境平乱之战中屡有建树,被羊僎之后的刺史钟季文提携为自己的副将,地位仅次于钟本人。唐景福元年(892年),钟刺史逝世于任上。在烽火四起、社会剧烈动荡的唐末,黄副将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当仁不让自摄明州刺史,给自顾不暇的朝廷来了个先斩后奏。黄刺史讨平边邻割据势力,赢得一片赞声,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便再接再厉发起建造明州罗城。

罗城由北向东沿姚江筑城墙,西、南修整,贯通原有河道,使之成为护城河(西为今北斗河,南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填塞的沿灵桥路濠河),城墙沿河修筑。罗城周长约为今制的8公里,其范围及走向大体与今之永丰路—望京路—长春路—灵桥路—东渡路—和义路—永丰路这一闭环重合,最多时设城门10座,分别为望京(朝京、迎恩)、甬水(长春)、鄞江、灵桥、来安、东渡、渔浦、盐仓(下卸、和义)、达信和郑堰(永丰);望京、甬水两门另设水门。罗城城门至南宋时仍在使用的有7座,鄞江、渔浦、达信三门闭废。元代时来安门闭废。其后基本保持望京、长春、灵桥、东渡、和义、永丰6门格局。

两位以建城留名青史的功勋刺史令我感慨。韩刺史是“官三代”,又是诗人雅士,黄刺史是敢作敢为的草根出身,两人登上刺史之位的途径也大相迥异,尤其是后者,堪称时势造英雄。看来,能沿着梯子一级级上来,可以是能吏如韩刺史者,以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火箭般蹿上来的,也可以是能吏如黄刺史者。为官一任,能否做成事,做成好事,关键还在于是否有高尚情怀托底。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刺史建了一座“筑城以卫君”(供衙署办公和官员及眷属居住)的内城,是起了个大早,得了个建城第一功臣之名;黄刺史建了一座“造郭以守民”(保境安民)的外城,晚是晚了一步,功应不在韩刺史之下,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普遍好评。后人在《黄晟墓志铭》上镌曰:“此郡先无罗城,郭民若野居。晟筑金汤壮其海峤,绝外寇窥觎之患,保一州生聚之安。”当时各地的城墙多是夯土墙。黄刺史所建的明州罗城,却是内为夯土外以砖石包砌砖土的混合墙,比明州城略早几年建成的杭州城,迟至南宋建都杭州(时改名临安)后的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才在土墙外包砖,比明州城晚了约260年。这说明草根黄刺史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大手笔,至少工匠精神杠杠的。

黄刺史并不止步于此,他又趁热打铁主持重建了灵现桥。灵现桥又称东津浮桥,是当时明州城重要的对外通道,为宁波城的又一位功臣应彪刺史在长庆三年(823年)初建。据传,当年建桥时江流湍急,筑桥基时屡屡不顺。此时天降暴雨,晴现彩虹。工匠们认为这是天示,在出现彩虹之处打下桥桩,连舟16艘,建桥成功,故取名灵现桥,即现在所称灵桥。与灵现桥相连的沿江一带街市因桥而成为明州最繁华区域,有诗曰:“巨艘帆樯高插天,桅楼簇簇见朝烟。江干昔日荒凉地,半亩如今值十千。”

但到黄刺史任上,灵现桥已严重破旧失修,黄刺史决定干脆拆了重建,使之更便捷、安全地沟通明州城与有悠久商贸传统的鄮县之境,方便两岸人民和商人日益频繁的交往。

重建灵现桥,来自黄刺史作为鄮县人对商贸敏感的天赋,来自鄮县人情系故土的情怀。宋太祖赵匡胤感于这位前朝官员的功德,不嫌多管闲事,赐黄晟谥号“江厦侯”。直到1936年,这座浮桥才被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总承包、有中国工程师参与设计的新灵桥替代,至此它已在奉化江上挺立逾千年,为宁波城市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灵现桥是一条商贸的纽带,也是宁波城市精神的一条脐带。黄刺史乃草根武士出身,不像韩刺史那样会写诗作文,但他以新建罗城和重修灵桥的业绩在明州大地上写下了大美之诗!清代明州府衙门前有一副对联:“名郡冠东南,山连奉象,海环镇定,江抱鄞慈,赫赫岩疆雄浙。循声稽史册,唐有黄羊,宋称吴赵,明绍张蔡,巍巍芳躅想前贤。”上联写明州地理,下联记明州历代有名的地方官。“唐有黄羊”中的黄就是黄晟,羊就是对黄晟有知遇之恩的羊僎。明州百姓感恩黄刺史,在姜山三圣庙、云龙太傅祠、象山泗洲头等地塑其像供奉,在秀水、奉化、姜山等建佽飞庙纪念。

韩刺史虽没入列这副对联中,却也是一位令明州人民尊敬的功臣、能吏。《宝庆四明志》还盛赞其筑城“功大而民不知役,费广而用不厉民”。我猜想他的功和能来自于他的正:他一定是把自己身段放下来了,时常跑到建城工地现场督察,模样就是个穿刺史服的匠人。这样的刺史对一些人,如管事的吏、工头,包括材料供应商来说,是很可怕的。至于那些汗流浃背、兢兢业业的工匠,是用不着他多费心的。韩刺史如此埋头于公务,诗自然是没工夫写了,否则也不会只有一首诗入选《全唐诗》。

明州“经原纬隰,枕山臂江”,四明山、天台山两大山脉逶迤,姚江、奉化江汇成甬江奔腾入海,三江口实乃聚两山三江精华之所在。

城和桥,前者巍峨后者飘逸,前者可固守如磐以安民,后者可便捷进出以交流,一座城市因此而活色生香,明州大地自此便呈气象万千。

历史深处那些建城铸魂的刺史们

但我们还不能忘了给这座城市留下另一印记的任侗刺史。任侗到任比韩刺史还早,在任期间勤政为民,大兴水利,其中的大动作是在唐贞元九年(793年)“增修广德湖”。广德湖原为海水退后的潟湖,在汉代以前就已存在,自唐大历八年(773年)鄞县县令储仙舟修治之后,始名广德湖。但到贞元年间,广德湖已湮塞严重。任刺史一到任,第一要务就是对广德湖“治而大之”,可谓抓住了民生牛鼻子和为政关键点。

广德湖和东钱湖一西一东,是唐代明州的两大水利命脉,既尽灌溉之利,又为明州城的水源所依。广德湖又连通浙东运河,可谓与明州一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

任刺史不仅对广德湖“浚而广之灌溉甚博”,还发起修筑当时位于慈溪县金川乡(今慈城镇北一带)的云湖、仙鸡湖。如今的慈城英雄湖水库又挂上了云湖的标记牌,是对这位来自汾州的任刺史的最好纪念。

这里还得说一说另一位特殊的刺史孔戣。唐元和四年(809年),朝廷令明州增贡淡菜、蚶(奉蚶)各五斗。东海边的奉化距西北地区的长安路途迢迢,奉蚶的保鲜要求又很高,数千里驿路程程传送,根据当时物流条件,并不比运送荔枝轻松,官民都苦不堪言。后人杨积芳仿唐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曾作《奉化贡蚶》诗云:“东海长安一线牵,百驿罢疲贡奉蚶。一骑黄尘天子笑,御厨捧出信海鲜。”孔刺史曾任谏议大夫,敢言直谏,指责时弊。元和十年(815年),孔刺史上奏朝廷,以“自海抵京师,道路役凡四十三万人”为由,要求取消明州海鲜上贡。终于被朝廷接受,次年停贡明州海物。

正因有了这一出,今天有不少宁波人以为孔刺史是明州刺史。其实,这位孔子的第三十八世孙时任华州(今陕西省境内)刺史,明州岁贡的海物要经过他的辖地,送贡品的接力长跑有他的一站一棒,他由此痛感时弊,在沿途各地这么多刺史中,唯有他向朝廷上奏罢贡,并终获朝廷采纳,从而解除了明州与多地的数万民众之苦。错把孔戣当成明州刺史,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对宁波作出了贡献,宁波人就会记住他们,感恩他们。那么,孔戣就算是明州的一位“编外刺史”吧。

可惜没消停几年,元和十五年(820年),朝廷复令明州岁贡海味,并且进贡的奉蚶数量从原来的五斗增至一石五斗。这次接过孔戣罢贡接力棒的是唐代大诗人元稹。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诗词成就巨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为“元白”。长庆三年(823年),元稹调任浙东观察使。浙东观察使管辖浙东数州,是明州刺史的顶头上司。元观察使的观察力确实不凡,一上任就体恤民情,觉察到岁贡海物劳民伤财,便以“明州岁贡蚶,役邮子万人,不胜其疲”为由,再次上奏请朝廷免贡。登基不久的唐穆宗也有“三把火”,很买诗人的面子,同意了。好友白居易激赏此举,后来在给元稹写的墓志上特别写道:“先是明州岁进海物……公至越,未下车,趋奏罢,自越抵京师邮夫获息肩者万计,道路歌舞之。”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自宋绍圣三年(1096年)始,朝廷诏明州进贡产自奉化的海味江瑶柱,也因一位著名诗人、明州最高行政长官的上书而罢贡。不过他不是唐代明州刺史,而是南宋明州太守、著名诗人范成大。范太守在淳熙七年(1180年)出任明州太守,是接魏王赵恺的班,而赵恺是南宋皇室宗亲。范太守向宋孝宗上奏:魏王赵恺是皇亲,每年赠给皇室海鲜是亲戚间私事,我一个外人不便也不敢再送了。宋孝宗认可了。全祖望在《历代四明贡物诗·江瑶柱》诗题下注江瑶柱为“宋贡。皇子魏王以时物奉两宫,盖非常贡也。”也就是说,范成大借停贡魏王在明州任上时所奉非常贡的时令海鲜,连带着把已常贡了80余年的江瑶柱也给停贡了。南宋范太守所为,与那些唐代先贤同仁的精神基因是一脉相承的。

为官一方,就应该做一名有担当的“挑夫”,像以上的刺史、太守一样,当他一头担起民生,一头担起城市时,他也就被嵌入这座城市的史册、市民的心田了。

沈潇潇/文唐严/摄

标签: 唐朝刺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