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俊 作者邮箱;zzj6667@163.com
著名学者刘再复说三国水浒是人心的地狱, 对吗?
作为名著,巨著,首先必须塑造出符合人民主流愿望,受人民喜爱的人物形象。
人民盼望仁君,历史上,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体的原始儒家思想,刘备和孔明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人物典型,所以作者就大加褒扬,塑造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
但是,刘备虽有仁君之心,却无仁君之才,因此,作者为刘备集团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如智慧神孔明,圣神关公,战神赵云,斗神张飞等等。
作者要褒扬的是刘备集团,要眨低的是曹魏集团,有褒有贬的是孙吴集团,最终结局三国归晋。但是“勿以成败论英雄”, 是中国人传统的英雄观。中国人对弱者有天生的同情心,反而使刘备集团的各位神,更令人感叹,悲凉,泪满襟,产生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当然,现在的中国人比过去历史上的中国人现实,可能更信奉最终胜者曹魏集团和晋国,或者羡慕投降的阿斗刘禅,好吃好喝,快活逍遥,乐不思蜀。
但是,【三国演义】是靠过去历史上的中国人才成为传世名著。
再来看众多没有成为名著的历史小说,有的是罗列历史史实,有的专写揭露黑暗,有的是史实加神秘化。【或称为迷信,因现今无法证明预测学是否科学,故称神秘化。】
相比而言,在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中,冯梦龙写作《新列国志》(《东周列国志》),也有总结历史经验之意,但其反思历史的自觉精神和强烈爱憎,已不及罗贯中;齐东野人写作《隋炀帝艳史》,斥责隋炀帝“一十三年富贵,换了百千万载臭名”,但全书过多地铺写隋炀帝的风流佚事,总结隋朝灭亡教训的深度,显然无法与罗贯中相提并论。其余诸书,有的是为了将史书通俗化,有的是为了宣扬天命观念和因果报应思想,有的是为了抒发一时的感慨,有的则纯粹是为了赚钱牟利,其创作思想或过于浅薄,或流于粗俗,更是远远低于罗贯中,因而不可能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思想上,艺术上有-定的特色,但是由于没有塑造出符合人民主流愿望的人物形象,欠缺思想的深度与广度,都没有成为名著。
一,形象的巨著
[一],诸葛亮如何从人到智慧神?
根据【三国志】记载{三国志44页,},对诸葛亮有个基本的了解,他身材高大,是个帅哥,是躬耕农夫。业余时间喜欢读书作诗。他自负很高,常自比有管仲,乐毅之才。但是众多乡亲,邻居,朋友都不相信诸葛亮有管仲,乐毅之才。认为他是口出狂言,或者闲聊吹牛而已,多不在意。惟独他的朋友崔州平,徐庶对他的才能深信不疑。
1,小说中的孔明,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
首先,在诸葛亮出山前,作者作了很多垫铺。刘备团队自结拜兄弟起兵以来,有志向,誓复汉室。刘,关,张结义,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但是,刘备团队无战略,无定位,无策略。因此,只能在群雄争斗中,随波起伏,四处飘荡,寄人篱下,委屈求生。
这点在煮酒论英雄章节写得最为贴切生动。当刘备听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吃了-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
刘备乃从容俯首拾筋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刘备后来无容身之地,投刘表,被派往新野小城驻防。刘备请徐庶当军师,大败曹仁与李典。
后来徐庶临走时,推荐诸葛亮。
任用徐庶,使刘备初尝运用谋略胜敌的甜头,又经司马徽反复渲染诸葛亮有管仲,乐毅之才。因此,刘备决心三顾茅芦。
作者运用垫铺的手法,在孔明出山前,就造足了气氛,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三国志记载“.....凡三往,乃见”。虽然短短五个字,作者罗贯中浓笔重墨写刘备三顾茅芦。
一顾,刘备遇崔州平,返回。二顾,时值隆冬大寒,雪花纷飞,仅见到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孔明之弟】,黄承彦【孔明岳父】,返回。三顾,孔明正在睡觉,刘备在门阶下等侯。直到孔明睡到自然醒,才与刘备相见。然后刘备与孔明开始谈论天下大事。
孔明分析了天下大势,定出了取荆州,取西川【益州】,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战略定位。
这样,小说中的孔明出场就被写得非同凡响。
2,作者塑造孔明典型人物的又一方法是表现孔明在赤壁大战前后的关键作用。
首先是孔明舌战群儒,然后是丑化周瑜,抬高孔明。
周瑜被写成-位心胸狭窄,嫉妒心极重的人。
通过草船借箭【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有草船借箭这一情节】,借东风【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有借东风这-情节】。
作者将赤壁大战取胜的关键作用,全部写成是诸葛亮所为,从而表现了孔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非凡才能,料事如神的智慧。
其实,据三国志记载【吴书九146页】,周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由此可见,火烧赤壁,大败曹军,主要是黄盖出计并实施的。
主要功劳应是周瑜,头功应是黄盖。刘备军团只是配合吴军作战,只是辅助作用。
诸葛亮只是促成了孙吴集团与刘备集团的联合。
3,作者表现孔明依法治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自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作者主要表现孔明贯彻刘备遗愿,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片忠心。
作者充分展示了孔明卓越的治国才能,杰出的军事谋略。作者写这些章节,基本依据史料。
虽然作者仍在字里行间对孔明极尽歌颂之词,但是,在具体描叙中,还是写出了孔明的弱点所在。
例如,一出祁山时,魏延建议;“.....延愿得精兵五千.....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
司马懿评论这次一出祁山时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不肯弄险……”
另外,马谡街亭之失,写出孔明在识人,用人方面比刘备略逊-筹。
作者还写了孔明料事如神,出神入化的超人非凡智慧。例如,造木牛流马,遇到难题,打开孔明的锦囊,定有妙计解决难题等等。
虽然孔明由于操劳过度早亡,但是,书中孔明忠于蜀国的品德,料事如神的智慧,仍然活在历代读者心中。
作者将史料与虚构相结合,通过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虚构了一系列精彩,令人叹为观止的绝妙情节,完成了将诸葛亮从人到智慧神的典型塑造。
由于作者遵循通俗历史文学的创作规律,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运用传奇的艺术方法,有些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仍然令人信服,并惊叹作者高超的才华。
例如,草船借箭情节,由于写出了大雾弥盖江面,曹营不知虚实,只有放箭拒敌,符合逻缉。因此,全书中-些虚构的情节,能被历代读者喜爱,接受,传颂。
4,作者塑造典型人物诸葛亮要表现何种理念?
[1],由于作者思想突破中,晩期儒家负面的等级观,出身观的束缚,大胆的选择出身农家,务农,自学成才的孔明作为典型。这一方面表现作者忠于生活,洞悉民心的勇气与眼光,另一方面表现作者体察民意,对中,晩期儒家学说负面部份的勇敢抛弃。作者要表达的是,只要忠君爱国拥有能力和智慧,无论出身如何,都可以做出-番事业.
这反映了广大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的愿望与呼声,因此,孔明的形象与广大民众产生共鸣,才受到历代民众的崇敬与喜爱。这是孔明形象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之一。
[2]孔明代表的忠君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部份,作为君王要仁爱,刘备是仁君的典型,
作为大臣,要忠君,孔明则是忠君的典型。
这是作者从原始儒家政治理想出发,精心塑造的两个典型人物,这种思想在漫长的历史中,具有进步意义。
[3],纵观小说中孔明这个典型人物,作者主要表现了孔明忠君的品德和超人近似神的智慧,这两个方面的特质。作者极力描写孔明智慧神的方面,
其一,运用传奇方法,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是通俗文学常用的方法。
其二,主要表现人才和智慧的巨大作用,体现作者人本主义人才观。在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乃至今天,都有其不朽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传世名著必有千古不朽的进步思想,先进理念。否则, 不可能成为传世名著。
自该小说诞生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孔明这个典型人物,成为中国人智慧的化身,真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国演义》塑造的孔明形象,也有严重失误方面。主要是过于理想化“近妖”,思想大于形象,这是很大的败笔,反而不如关公形象真实可爱,受到民间广泛认可,传播,崇拜。
[二],关公是《三国演义》塑造的圣人,其影响力超过任何人。
关羽本是《三国志》里和赵云、张飞地位相当的武将,后来随着影响力,地位的逐渐上升,开始被供到庙里,成了和孔老夫子平起平坐的武圣人。在有些地方,民间关公庙超过孔庙,其影响力超过孔子。
关公生平不细说,就从关公被困上山时说起。张辽以“三罪说”劝降时,关羽则以“三约”作为投降条件。“三罪”、“三约”都围绕一个“忠”字。“三罪”是说不降而死是不忠,“三约”则说只有“忠刘”才能投降,投降是为了“忠刘”而非求生。这样,看似“背刘”的投降就成了“忠刘”的不得已之举。投降之后的种种表现也充分体现了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刘”精神。
当关公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挂印封金,不避千难万险,过关斩将,千里寻兄去了。
所以,忠友的本质还是忠君。而且,忠,一般是就君臣上下等级关系来说的。义,才是处理横向人际关系的范畴,朋友之间的关系一般用义来概括。
义,是关公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在关公精神的诸因素中,义的含义最丰富,涵盖面也最广。关公文化中的义,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的含义是正义、义气、侠义,这种含义比较接近义的本来意义,是义的一般意义。
这种义又具有先秦时期的侠义精神,关公与刘备、张飞结盟之纽带就是一个“义”字。义伴随了刘、关、张的一生,以结义始,以死义结。这个“义”就是“同心协力,救国扶危”的誓言所表达的堂堂正义。
这就是彪炳千古的兄弟义气。为实践这种义气,在关羽被害后,刘备宁舍弃江山社稷,也要为关羽报仇。最终,刘备、张飞双双为报仇而死。这就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义气。
关公对敌人也讲义。这体现在华容释曹一事上。当初关公在曹营被厚待,挂印封金离曹营时关公曾留书曹操曰:“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在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路过华容道时,关云长甘冒杀头之危险(已立军令状),放过曹操。对这种纵敌行为,人们不仅不予谴责。反而歌颂道:“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原因就在于此举突出了关公知恩必报,一诺千金,义重如山的品格。
辞曹归刘是关公忠义最集中的表现。这里的义即兄弟之义、朋友之义,是从属于忠--忠君、忠于刘备的,是与忠相统一,以忠君为前提的。而一般的正义、义气、侠义,如杀豪强、杀官扶贫的义,反映了社会下层群众的利益,是他们所推崇的义,这种义对统治阶级来说,是“以武犯禁”,只会鼓励民众不安分守己,造成社会动乱,因此是受到坚决反对的。所以,关公的义,具有两面性,作为一般的义气、正义、侠义,它为社会下层群众所拥护;作为忠义,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这也同时说明了关公的义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既有被社会上层拥护的方面,又有代表社会下层群众利益的一面。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关公的义上求得了共同点,这就是关公之所以世代被官民共崇,形成“全民文化”的内在根源。
忠义作为农业社会有主导意义的价值观念,曾吸引无数的卫道士去追求“忠义双全”的境界,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失败了,如岳飞就是一例。惟有关公实现了忠与义的完美结合。你看他,辞曹归刘,忠得多么彻底;华容释曹,又义得多么潇洒!真是“彻底一忠”,“义贯千古”!为人们树起了一面忠义的旗帜。正义、义气、侠义、信义、仁义、礼义,等等,作为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已被广大的群众特别是社会下层群众所认可、推崇和继承,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关公被称为“义神”、“义绝”,其义囊括了义的全部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容释曹最突出地表现了关公的仁义之心。《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曹操在赤壁大战中,大败于蜀吴联军,战船被烧,“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仓皇逃窜至华容道时,“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伤者甚众”。真是狼狈不堪。曹操动之以情,关公已产生恻隐之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便放走了曹操。“云长回身时„„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于是“长叹一声,并皆放去”。关公这种仁具有超乎常人的意义,因这已不是对主、对兄、对友的仁,而是在以刀枪相见、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对敌的仁!而要做到这种仁,则需付出巨大的代价--冒杀头之危险;这是关公心里很清楚的事。这种为了拯救他人,而且是敌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舍己为人之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原始儒家的伦理道德观看来,无疑是一种十分高尚的“杀身成仁”的“忘我”境界。
《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记述和描绘了关公平生无数的仁义之举,如他善待卒伍,接近普通人,义释貂蝉,在曹营因“二嫂思兄痛哭,不由某心不悲”而落泪,等等。也正是由于关公平常对自己人的仁,才有在对敌对己都生命攸关之时对敌之仁。
死后更成为仁爱之神。你看,关帝爷抗敌护国,救灾保民,扶贫济困,惩恶扬善,祛病疗疾,辟瘟禳灾,还可以科场促考,佑人发财,甚至还有给人“送子”的神通,真是一位做尽了善事的菩萨!总之,在人们的眼中,关老爷是什么好事都办的仁义之神。
从一个方面说明,仁是关公文化中具有丰富内涵的一部分。“仁”是中国伦理学说中最重要的范畴,是原始儒家文化的核心,可以说是中国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仁”不仅是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也是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道德标准。
“智”是《三国演义》刻画关公的一个方面,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表现关公识人之智,关云长水淹七军,表现关公战役之智。
“勇”是《三国演义》刻画关公的重要方面,关公斩颜良,杯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公单刀赴会等情节,充分展现关公勇武无敌的超人勇气。
《三国演义》通过“忠,义,仁,智,勇”这五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塑造关公形象,展现了原始儒家价值观,形成中国历史上仅见的关公文化现象,民间遍布的关帝庙与孔庙并列,在一些地方,关帝庙甚至超过孔庙,无疑是最好说明。关公文化现象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
关公是《三国演义》刻画最成功的形象,关公是个优点缺点都十分突出复杂的人,他智勇过人又刚愎自用,他战术上精明战略上胡塗,他仁义无比又高傲简单,他忠于蜀国又给蜀国带来危机,他热爱刘备又害死刘备.... .....
[三],刘备是《三国演义》塑造仁爱神,理想君主
透过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个很有人格魅力、有血性、有军事韬略的英雄人物。
刘备虽有皇家的血脉,但却经历了家道中落、幼年丧父的人生悲剧,少年儿童时代为生活所迫便随母“贩履织席为业”,始尝人生艰辛。贩履织席摆地摊是上不了台面的“下贱”行业,但少年刘备忍了,与活下去相比,面子又能算啥呢?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凡是有英雄气的男人都是很有血性的,更何况是一个具有强烈建功立业意识的人。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一个很真性情真血性、果敢而且武功不弱的英雄。
刘备带领众兄弟“征讨”黄巾,东拼西杀,好不容易因战功得了个安喜县尉,怎耐汉末十常侍乱政,奸贼当道,朝庭卖官买爵之风盛行,黄巾军被剿灭后,没有行贿上司也没“人脉”的刘备被“裁员”了。
当年为对付吕布,刘备与曹操结成了暂时的同盟,灭吕布后,刘备还有一段栖身于曹操阵营的时光。后来,国舅董承奉汉献帝衣带诏密谋曹操,谋还没成,刘备觉得许都遍地是曹操的爪牙,绝非久留之地,抽个空挡带领自己众兄弟离开了曹操直奔原来经营过的徐州,曹操的部下徐州刺史车胄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回事,便死在刘备的剑下。
刘备在袁绍手下“打工”时,因袁绍与曹操相对峙,被袁绍派到曹操的后方汝南进行侵扰,曹将蔡阳带兵追杀,刘备奋起神威,蔡阳为“先主所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车胄、蔡阳都是曹操手下的武官,却都被刘备所杀,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的武功不弱。但《演义》的作者为显关公神勇,把斩杀车胄、蔡阳这笔账记在了关羽的名下。
就军事韬略而言,刘备虽不如曹操,但不至于像《演义》所写的那样是个逃跑将军、临危哭泣将军。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告诉我们,刘备集团的军事指挥权一直是刘备负总责,诸葛亮主要负责行政后勤及外交工作,直到刘备去世后,军事上才以诸葛亮为主。那一时期的几次重要战事如“火烧博望”、“携民渡江走襄阳”、“汉中战役”等,刘备都是亲临前线的最高指挥者。《三国志》对博望战斗如是描述,刘备“拒夏侯•、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清晰叙述了刘备成功地使用了示弱诱敌之计,大败曹军于博望。
建安十二年,曹操携战胜袁绍之余威,带领大军向南横扫,荆州新主刘琮举众投降,当时驻扎在樊城的刘备始料不及,只好从襄阳沿当阳往军事战略要地江陵方向撤退,当时有十万民众追随刘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而当时追赶刘备的曹军是非常强悍的“虎豹骑”。
当时,刘备的军民混合队伍退走到湖北当阳长板坡时,被曹军“虎豹骑”追上冲杀,死伤惨重。危难之时,赵云奋起神勇,拼力从乱军之中将刘备儿子刘禅救出;猛将张飞据桥断喝,阻吓曹操带领的“虎豹骑”,为刘备军民逃跑赢得了些许宝贵时间。
“汉中战役”是蜀汉鼎盛时期的标志,刘备是这场战役的直接指挥者。据《三国志》和《后汉书》记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春,刘备率军大举进攻军事重地――汉中。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若汉中为曹操所据,则益州时时面临被敌偷袭的危险;若汉中为刘备所据,它可以作为益州的一道重要屏障,又可出陇西直接威胁长安,震慑曹魏。
双方相持了大半年时间后,刘备与谋士法正合计,决定放弃进攻阳平关,渡过沔水,在定军山据险扎营,以期引诱调动夏侯渊军离开难以攻克的关隘,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夏侯渊果然中计,刘备派老将黄忠领军居高临下,直杀向夏侯渊。神慌意乱的夏侯渊被黄忠斩于马下,刺史赵禺也阵亡,张郃见势不妙率军退回关内死守待援。
汉中战役,因刘备指挥得当,以黄忠、赵云等为首的将士们,拼力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正是这些,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1.为人正直、重德尚义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阴险、全用权术和狡诈,和刘备的为人正直、重德尚义的形象都被典型化了,形成了鲜的对比。从“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雪弟恨”兴兵伐吴、为义而死,刘备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不朽的信念:“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诫,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初识徐庶,刘备得到"的卢"马一匹,伊籍对他说“此马不可骑,乘则伤主”。徐庶对他说:“的卢”虽然是千里马,却只妨主”,如“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刘备闻言变色说:“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已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徐庶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吾自颍上来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这真是"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历史楷模。”
刘琮投降,刘备襄阳撤退时襄阳撤退时,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到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却不忍心抛下百姓不管,含着眼泪对众将领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有人说刘备这是假仁假义,但又有谁能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仁义呢所以后人有诗赞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汉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虽然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遭到了重创,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了人心,并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优势。因此作为"明君",刘备基本符合了古人对"明君"的最基本的期待"仁德爱民"。但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仁德宽厚待人,与那些残害百姓的军阀判然有别,因此争取到了民心。
2.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曹操,孙权广发檄文,招纳人才。刘备,流落在民间的"龙子龙孙",在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认真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后,奋起直追,表现尤为突出。
先看"伐树望徐"。徐庶,作为第一个投到刘备麾下的比较有文才武略的人物,一见刘备,便被刘备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职.樊城大战,先后打败吕氏兄弟和曹仁,让徐庶大展鸿图,大出风头.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如此难以割舍,不难看出,刘备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人才的来归。
再看"三顾茅庐"。作为徐庶,司马徽等人竭力推荐的卧龙——诸葛亮,刘备不惜屈驾,一而再,再而三的亲自登门拜访,以求其出山.初见孔明,刘备见其仰卧在草堂几席上休息,便不顾关,张二人的劝阻,愣是拱立阶下半晌;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但闻孔明"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一招棋走对了。诸葛亮出山后,感恩戴德,励精图治,,鞠躬尽瘁,为刘蜀集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计谋过人、胆识超群
刘备出身卑微,论经济,背景无法与曹操,孙权相比,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采用依附的处世策略.投陶谦,依吕布失败之后,刘备又归顺曹操,保存实力.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为防曹操加害,刘备下园种菜,亲自浇灌.
曹操为了试探刘备,盘置青梅,一樽老酒,与刘备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曹操询问当今天下谁是英雄时,刘备一一列举袁术,袁绍,刘景升,孙伯符,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为英雄,而曹操说袁术是"家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藉父之后",刘璋"及守户之犬"……一一予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和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此语一出,刘备吃了一惊,手中匙惊吓落于地下,他却机敏地假借雷声来掩饰,真是"随机应变信如神"啊!
刘备的势力不断壮大,引得东吴孙权寝食难安,于是密谋周瑜设下"东吴招亲"的鸿门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刘备携着赵云来到江东.一到南徐,刘备即用树上开花大造舆论,让吴国太插手此事,以致弄假成真.等到后来,孙权,周瑜想软硬皆施扣住刘备时,刘备使出瞒天过海之计,智激孙夫人,阻退追兵,解除围困,得以顺利逃脱.最终,孙权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值得重要一论的是刘备独特的交际手法:
(1)哭:在很多人眼中刘备会感动下属,动不动就鼻涕眼泪一起来,所谓哭出来的江山不无道理.弱的时候哭,让你觉得他可怜,这么舍弃他,有些不忍心;强的时候,又会让你觉得他心软挺有人情味.虽然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作为身在乱世,想有所作为的豪杰来说,哭又有何妨呢?!毕竟,成功的滋味最甜。
(2)身份:刘备善于利用皇族的地位和东汉名儒卢植的学生这一身份,打起"复兴汉室"的旗号,在军阀混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威望.在到达荆州之前,他的实力远不如曹操,袁绍等人,后因采取联吴抗曹的方针,创下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光辉事例。
《三国演义》塑造的刘备形象,也有严重失误方面。主要是过于理想化“近伪”,对刘备做事动机作了大量美化,思想大于形象,但由于作者忠于史实,对刘备做的事,基本上还是作了如实描写。
[四],乱世曹操,遭到贬损,奸雄外表,实为人杰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后成为曹腾养子并改姓继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此据《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并于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公元212年又击败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为“武皇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曹操的优点很多,最主要的是关心民众疾苦。他写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饱含了对贫苦农民的同情,而这正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基本品德。
曹操善于招纳人才,每次军事行动后,他都招降纳叛、笼络人才,许攸、荀彧、许褚、典韦等都是他招纳的文臣武将。建安年间,曹操还曾三次下令征贤,唯才是举。
曹操还善于用人,由衷地关心人才。在征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和侄子相继战死,他没掉泪,但大将典韦战死,他竟嚎啕大哭。尽管这样,张绣投降后,曹操并没报复他,很有政治家的气度。
曹操提倡节俭,他不仅要求子女、妃嫔和部下节俭,而且严于律己。他遗令身后选瘠薄之地薄葬,而且不封不树,与汉代帝王形成了鲜明对比,统治者能做到这样的,不多。
更重要的是,曹操的作为和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作为历史人物,曹操是值得肯定的。
《三国演义》中,由于作者尊刘贬曹的立场,对曹操作事动机作了歪曲描写,如写曹操人生格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写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饱含了对贫苦农民的同情,试想曹操是具有悲天怜人情怀的人,怎会是个极端利己之人呢?
但由于作者忠于史实,对曹操做的事,基本上还是作了如实描写,只是在动机上歪曲曹操,使《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成为奸雄的代表。
[五],《三国演义》中江东小人群体,“寡断的孙权”、“狭隘的周瑜”、“无能的鲁肃”、“鼠窜的诸葛锦”、“无耻杀害关羽’的吕蒙”……
《三国演义》里对孙权的描写比起曹刘二人来可谓少了很多,其实孙权也是位划时代的杰出人物,他的出现初步地改变了历代长期南方经济、政治远不如北方的局面,为了振兴江东,他还亲自带领人民耕作过,这都为以后的东晋和南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后包括了宋朝等几乎所有的南方王朝也是在吴国的首都建业(今南京)那里定都。江东一带的故事也是像魏和蜀那样可歌可泣的,《三国演义》出世前,早已有不少对江东的故事进行生动的描写,尤其是到了宋代,苏东坡和辛弃疾对江东人士的评价很高。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现在一提起江东,人们的印象往往是“优柔寡断的孙权”、“心胸狭隘的周瑜”、“老实无能的鲁肃”、“抱头鼠窜的诸葛锦”、“厚颜无耻、杀害‘忠义之士关羽’的吕蒙”……其实,那是艺术家的手笔,《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白话小说,它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演义本身半虚半实,历史也不能与小说一概而论,《三国志》虽有维护晋朝当权者的嫌疑,但对三国名人的评价,比起演义它还是更为客观真实的。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会不同,正直地看待历史人物是我们所需要的,无论是孙权,还是曹操,亦或刘备,他们都是站在历史舞台上的人,自然都有着他们的人格魅力,有着他们出众的一面……
孙权有谋占江东, 三国鼎立时期,孙权和曹操、刘备是分别代表三国的人物,他像他的名字一样确实很有智谋,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作用描述得很多,其实在赤壁之战中孙权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毕竟他是一国之主,他的决策是很重要的。但到了晚年,孙权却昏庸起来,简直变了一个人,这也许和人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老人总是喜欢听顺耳的话,做事的随意性比年轻时和壮年时要大许多。
孙权少年有大志 十五做县长 孙权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字仲谋,父亲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只有十五岁。
公元200年,孙策被害致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仅仅二十六岁,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三国演义》中,作者对以孙权为首的江东集团人士也运用贬损写法,但由于作者基本忠于史实,对江东集团人士做的事,基本上还是作了如实描写,只是在动机上,外表上歪曲江东集团人士。
二,思想的巨著
[一],作者罗贯中所褒扬的原始儒家思想有无价值?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会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又说:“关于人的科学是其它科学的唯一基础。”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社会的形成,是由人类与动物在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上的根本区别带来的。”
“人类个体与动物相比有3个不利条件(1)他的力量过于单薄,不能完成任何重大的工作。(2)他的劳动因为用于满足他的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任何特殊技艺方面不可能达到出色的成就。(3)由于他的力量和成功不是在一切时候都相等的,所以,不论哪一方面遭到挫折,都不可避免地要招来毁灭和苦难”。
换言之“自然赋予人类以无数的欲望和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却给了他以薄弱的手段。”
“人只有依赖社会,才能弥补他的缺陷,才可以和其他动物势均力敌,甚至对其它动物取得优势”。
社会形成的原因,大卫•休谟说:“社会给这三种不利情况提供了补救,借着协作,我们的能力提高了,借着分工,我们的才能增长了,借着互助,我们就恢复了抵抗遭到意外和偶然事件的袭击。”
休谟以上这些话。说明社会形成是由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需要而产生的。人必然依赖社会才能生存。
换言之,社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笔者认为;人的自私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历史上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只是人的自私心的-种表现形式。
判断历史文化,历史人物的价值标准。
1,该文化对当时社会及后世历史发展有无进步作用?
2,该文化对大多数人民有无好处?是否有坏处?
从笔者的观点看,
1,在原始儒家思想中,作为伦理价值观部份,代表-种文明,进步的做人的价值观,在伦理道德范畴是东方文明的体现,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原始儒家伦理思想不可能完全实行,甚至有些虚伪,但是,作为做人的一种目标,仍比没有目标或坏目标要好。至今仍然是人类要为之奋斗的伦理目标之-。世界上任何伦理道德观都不可能完全实行】
2,中,晚期儒家等级观念,中,晚期儒家依附官家,谋取私利,做事势利观念,则是要割去的毒瘤。
这也是原始儒家伦理思想历经2千多年而不衰,至今欧洲有识之士仍推崇原始儒家伦理思想的原因之所在。
[二],在创作艺术上,有很高的水准
1,作者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了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塑造理想的典型人物,作者不拘泥于史实,而是大胆想象,大胆虚构。
作为通俗历史小说,要采用传奇的艺术手法,做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很好的做到了。
中国-般的历史小说,往往拘泥于史实,再加上神秘化,主要运用写实或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因此,很难符合人民的主流愿望,或者是有娱乐消遣作用,或者是炫耀文采。
例如,作者写战神赵云长坂坡大战,单骑冲杀在曹军中出入如无人之境。如果没有写曹操爱才而下令,不许放箭,要活捉赵云这关键点,此情节就不可信。
正是写了这关键点,赵云单骑出入曹军之中如无人之境就令人信服,让人惊叹作者的艺术想象力。
例如,作者写孔明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情节,是因为司马懿熟知孔明谨慎,不肯弄险的特点,因此,空城计能吓退司马懿,此情节令人信服。全书此类情节很多 ,不-一例举。
[三],作者超凡脱俗的理念,通贯全书
1,历史观
作者在全书开宗明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作者的历史观,这一历史观无疑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分” 是因为小人当道,朝政腐败,人民困苦,于是群雄并起,争霸天下,最后走向统一,到达“合”。满足人民安居乐业,企盼和平的时代要求。
新的统治者,会总结“分”的经验,作些政策的改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统治者又会腐败,小人当道,于是,重新燃起战火,重新“分”,最后又走向统-,进入又-轮“合”。
2,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以人为本,得人才者得天下,是作者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
刘备集团在得孔明之前,有目标,无谋略,无策略,无定位。到处流窜,无根据地。
直到三顾茅芦,得孔明后,才有根本改变。孔明分析天下大势,定下取荆州,占西川,成三分天下,然后北伐中原,统-中国的谋略,刘备集团才一步步走向发展壮大。
人才有了,谋略有了,就有生机与发展,小说中,刘备是个求贤若渴的明主。真实的生活中,说不定刘备还要给孔明3个月,或者半年的试用期。
作者突出孔明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作者“得人才者得天下” 的人才观。
曹操与袁绍开战前,作者曾通过谋士郭嘉,分析了袁绍十败,曹操十胜的对比,“,,,,,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誊,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p115】
从表面看,袁绍兵多将广,曹操处于相对弱势,但是通过深入分析,曹操却具有十胜的潜在优势。
官渡之战,表面看是两军对阵,实际上是两个人,曹操与袁绍的博弈。
通过两个人的对比,胜败在战前己确定了。
通过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以人为本的观念。
全书此类例子很多,需要有心人细细品读,体会。
3,政治观
根据当地政情,灵活运用法制宽严。刘备取得西川,领益州牧后,命孔明制定法律。法正说;“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孔明说;“君知其-,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孔明这段依法治蜀的思想,实际上是作者要表达的政治观,就是要根据当地的政情,灵活运用法度宽严,不能照搬历史经验。显示出作者对政治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直到今天,仍然有巨大的实用性。
作者也借众多失败人物,表达了错误的政治导致失败的教训。刘璋就是因为“暗弱” 政治而失败。袁绍是因为政治繁礼多仪,政失于宽,外宽内忌,多谋少决,专收名誊等诸多弊病而失败。作者总结的这些失败的经验,对今天的人,仍然有巨大的教育意义,现实意义。
4,军事观
义战与非义战,义战是苻合原始儒家国家理念的战争,非义战则是犯上作难,不苻合原始儒家理念的战争。
作者在书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重在写人,重在写谋。
作者的军事观是,知已知彼,出奇制胜,将不在勇而在谋,兵不在多而在精。
作者的军事观与孙子兵法是一脉相承的,全书描写的几次典型大战,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吴蜀夷陵之战,战胜者都是出奇制胜,就是在敌方意想不到而又致命的方面发起攻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作者强调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例如,吕布是全书中武艺最高强的,因无谋略,最终被曹操所杀。
张飞开始不用谋,后来用谋,义释严颜,-路顺利,到达目的地。
孔明北伐时,用离间计,使魏主削去司马懿兵权,从而蜀军节节胜利,后来魏主重新启用司马懿,挡住了孔明的北伐行动。
司马懿谋略与孔明相当,因此,孔明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有人说,孔明是一步三计,全书写谋,占有较大篇幅,充分展示战争中谋的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5, 作者破除中,晚期儒家负面等级观, 庸俗的势利观, 对国人“窝里斗”, 也有揭露。
作者描写的英雄人物, 大多数都是底层人士, 如刘备是织席贩鞋的小商贩, 张飞是杀猪卖肉出身, 孔明是农民, 自学成才。关公, 赵云也是底层人士。
这些出身底层人士, 却做出惊天地, 泣鬼神的英雄业绩.,相反, 一些出身王公贵族的人, 却是不堪一击的无用之辈, 如出身名门贵族的袁绍, 袁术等人。
群雄讨董卓时, 孙坚为先锋, 孙坚挥军直杀至敌人关前, 孙坚-面派人给盟主袁绍报喜, -面派人向袁术催粮. 袁术的谋士说;“ 孙坚乃江东猛虎, 若打破洛阳, 杀了董卓, 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 彼军必散。”
袁术采纳. 不发粮草。 孙坚军无粮, 又被袭寨, 只得退兵。
第六回, 曹操追董卓, 战于荣阳, 大败而回。 绍令人接至寨中, 会众置酒, 与操解闷, 饮宴间, 操叹日;“…… 今迟疑不进, 大失天下之望, 操窃耻之。” 袁绍无言可对, 既而席散。
曹操见袁绍等各怀异心, 料不能成事, 自引军投扬州去了. 会盟就此不宣而散。
“窝里斗” 传统从古至今, 生生不绝。
6, 罗贯中尊重历史, 尊重生活真实, 尊重人物性格逻辑, 不为图解某种学说, 理念而改变人物结局. 保持史学, 文学作者应持立场。
具体表现在作者突破中,晚期儒学负面的束缚, 尊重生活真实, 写出真实的人和事。 全书描写众多儒生, 有些是死抱教条, 不知变通的人。 有些则是书呆子。 有的是卖弄聪明, 招来杀身之祸的人. 如扬修.。
总的看, 儒生干不了大事, 仅只能依附于某个集团生存。
孔明被写成充满智慧的“神”, 结局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关公被写成义气充天的圣人之神, 还是被东吴杀死。
曹操被写成奸雄, 道德败坏, 结局还是虎据中原, 为曹魏乃至后来的晋国打下基础。
[四],全书写人为主,结构精巧,脉络清晰,虚实得当,语言贴切,文采灿烂。
1,作者坚持写人,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杂,数百个人物,数十个典型人物,每个人的个性,心理,言谈举止,皆不相同。
例如,三顾茅芦,前二顾,刘备遇到的几个儒生,都各有特点,这些特点又和人物的人生信条息息相关。
袁绍和袁术,都是出身王公贵族,但性格,语言各不相同,最终命运也不同。
作者在写人物时,准确的把握人物的特质,主要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加之适度的外貌及动作描写塑造人物。
正是作者把握了人物的特质,从特质出发,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动作就顺理成章,呼之欲出。 实写人物,虚写事件,这是作者的-大特色。
作为长篇小说,人物众多,常常犯的错误是,同类型人物雷同,事件淹没人物。
作者既塑造了众多主要典型人物,而每个人物又各不相同,个性鲜明,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创作能力。
2,作为长篇巨制,如何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是全书结构艺术的重大难题。
作者采取突出主线,话分两头,疏密有致,铺垫得当的结构艺术方法。
主线突出刘备集团在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时代背景下结盟兴起至灭亡,三国归晋这条主线,以魏,吴为辅线,交错叙述,起承转合。 因此,脉络清晰。例如开篇写动乱,自恒,灵二帝开始,再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作者在描写人物,叙述事件时,很好的运用了铺垫伏笔的方法。铺垫太多,太远,显得繁杂,读者易忘。铺垫太近,又显唐突,生硬。
例如,邓艾出场前,就通过夏侯霸之口,先对此人有所渲染,使读者有初步映象,后来这位人物的出场,就不会显得突兀,而是自然而然。
曹操喜爱关公的义气和武艺,任凭关公过五关,斩六将,仍放关公寻刘备去,有大恩于关公。所以后来,在华容道上,关公放走曹操就顺理成章,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符合事件发展逻辑。此类例子很多,不多举例。
作者在每章结尾,都留下一个疑团,待下章再解开此疑团,如此一章扣-章。
全书结构突出主线,疏密有致,铺垫得当,显示作者乃高超的结构艺术大师。
3,文学是语言艺术,过分讲究语言华丽,会华而不实,不讲究语言的精美,会味同嚼腊。
语言的运用技巧,考验着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作者妙用语言,而且恰到好处。作者深通语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这条创作原则,因此,作者着力用语言去刻画人物特质。
例如,书中写华容道关公放曹操一段。.....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时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齐冲将过去。
云长回身时,曹操己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此段写关公矛盾,复杂的心情及动作表情何等维妙维俏,生动传神,动人心魄。
语言准确,形象逼真,人物性格鲜明,跃然纸上。
此种实例,全书甚多。
全书诗词很多,表达了作者的评价与感叹,堪称上品佳作,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学及语言修养。
[五],三国演义有哪些百年以来未被各代学者发现的败笔?
通俗小说,常使用传奇的创作方法,以增加小说对读者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出乎意料之外,不在情理之中,就是小说的败笔。
小说第一百二十回写.....晋兵大举进攻吴国,吴主孙皓大惊。常待岑昏献计说;“江南多铁,可打连环索百余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紧要处横截之,再造铁锥数万,长丈余,置于水中。若晋船乘风而来,逢锥则破,岂能渡江也?”
孙皓大喜,传令拨匠工于江边连夜造成铁索,铁锥,设立停当.....
.....晋国龙壤将军王睿率水兵顺流而下。前哨报说;“吴人造铁索,沿江横截,又以铁锥置于水中。”
王睿大笑,遂造大筏数十方,上缚草为人,披甲执杖,立于四周,顺水放下。
吴兵见之,以为活人,望风先走。暗锥着筏,尽提而去。
又于筏上作大炬,长十余丈,大十余围,以麻油灌之,但遇铁索,燃炬烧之,顺臾皆断。两路从大江而来,所到之处,无不克胜.....
晋军用大火炬加麻油烧铁索,温度根本不可能烧断铁索。烧红铁索都很困难,烧红不是烧断。
大火炬加麻油顶多能烧红铁索,况且江上风大,火焰会四处飘散,温度更难升高。
因此,小说中写大火炬加麻油烧断铁索情节,明显失去真实性,是小说的败笔。
因为此段情节不是主要情节,不易引起读者,学者的注意,所以-直以来,未被发现。
写于2008年5月第一稿 2016年6月改写第二稿
标签: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