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战役开始前明朝已有多人反对此战的时机和战术

纵横百科 10 0

早在萨尔浒战役开始前,明廷就有有识之士对这场战争战法和时机的选择上忧心忡忡,这其中也包括参战将领刘綎,但是这样的声音太微弱,直接被忽略了。

反对者之一,徐光启在战前就对杨镐的四路进兵策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他还断言尤其是杜松一路凶多吉少,恐怕要全军覆没,“时方东顾,四路进兵,光启疏上,此法大谬,策杨经略镐必败。且曰:‘杜将军当之,不复返矣。’”后来果真被其言中。

反对者之二,熊廷弼早在杨镐担任辽抚的时候就反对轻率浪战,面对辽东残破的情况,提出对内应该“高城深池,息民养士”,在边防上应该修边筑堡,以守为战。“因备陈修边筑堡之利十有五,以为用守为战,所以存辽。”他与杨镐在辽东防务上意见相左,最后被“坐勘家居”。

反对者之三,萨尔浒之战担任东路军主将刘綎,刘綎对此次仓促出兵深感焦虑,他在奏疏中指出了自己的担忧,提出了此次作战的军队训练不精,而自己的川军并未全部到齐,火器铠甲准备不全等弊端:“庙堂战守之议未定,将之责委未决,兵之分布未明,即火器铠仗车马未备,诸省征发未集,召募者未练,臣故所统旧将卒绎络未至。况今日主兵事者,中无成算,诚有可忧。闻警汹汹,危形若旦夕。而稍退,则处堂怡怡,竟置度外。应事过于张皇,绸缪疏于桑土,是宜虑而后动,战乃克胜。”结果却是“不报,促行急。”

除了以上三位外,反对者还有另外两路的主帅杜松、马林和兵部员外郎董承诏,尤其是董承诏指出辽事有六难“将多而难调、病弱而难用、饷久而难继、贼狡而难制、地险而难攻、将多而难调”,希望能从长计议,最后结果是啥?就是“不报”。

萨尔浒之战示意图

所以在萨尔浒之战前,战局形势就对明军不利。

萨尔浒之战最让人诟病就是兵分四路,四路军队相隔太远,而主帅杨镐却坐镇沈阳城遥控指挥,诸军难以联系和协调,给了女真军各个击破的机会;而杜松一路的兵力略多于其他三路,兵力平均分配,难以给敌军以重大打击。

关于这个兵力布置的原因有三:

一、参照了平播州杨应龙之役,将西南战场的成功经验搬到了东北,在平杨应龙的战役中,明军就是24万军队兵分8路,每路3万人,进行向心攻击,最后大获全胜。所以,这回不管不顾依样画葫芦再来一遍。

二、成化犁庭的成功经验深深的影响了明廷的高层,当年赵秉率领2万军队,兵分五路,摆平了建州女真。11万大军自然是绰绰有余,有一种天兵一到,努尔哈赤服诛的感觉:“成化间,李秉征建虏分五路,杨经略仿之为四路,叛建虏昔脆而今劲。”

三、之所以四路分兵,那是因为这回出征的明军体系不同,如果合为一路也是有可能导致大败的,宣、大调过来的杜松、还有东路军主帅刘綎以及辽东系的李如柏,不是赫赫有名的主帅,就是老资格,而主帅杨镐坐镇沈阳,又威望不足,不为众人所服气,如果合为一路,肯定大事不妙,这件事江西御史张铨就看得很清楚,提出杨镐这位主帅一定要严加约束,“李如柏、杜松、刘綎俱宿将,不相下,必天语严切,责成杨镐约束。”只可惜杨镐没那能耐。

萨尔浒之战示意图

所以,明廷这回兵分四路,选用分进合击之策,既有客观失误,又有无奈之举。

失误在于:第一、对以往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不顾辽东战场的实际情况,要知道八旗军的战斗力比苗兵强不说,其行军作战靠马匹机动,其突击力和运动战能力比杨应龙军强的多。第二、虽然对努尔哈赤实力增长有所认识,但是认识程度有所不足。第三、此次出征的军队体系完全不一样,合兵弊端甚大,难以指挥。

所以,萨尔浒战役是战前准备不足,战役策划如同盲人摸瞎马,这样根本就是胜算极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