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华东野战军解放上海时,在巷战中牺牲颇重,主要原因是为了完整接收这座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总前委严禁攻城部队使用火炮。由此上溯至12年前的淞沪会战尾声阶段,侵华日军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因为《八佰》中抗日将士坚守的四行仓库矗立在苏州河北岸,而南岸就是英美等国的“公共租界”,日本人既不敢用飞机轰炸也不敢动用重炮攻击,否则一个不小心击中南岸就会引发国际纠纷,用日本人自己的话说:“帝国还没有做好向全世界宣战的准备”。
四行仓库建筑坚固且位置特殊
所谓四行仓库是指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楼,是由大陆、金城、盐业和中南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遂有此名。既然是银行用来存放贵重物资的,用小脑想想也知其坚固程度。大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高25米,始建于1931年,是当时上海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四行仓库的南岸就是租界区,日本人无论是重炮还是重磅炸弹都不太敢用,一旦出现误炸就可能惹毛美英等国,恐怕这也正是蒋介石希望出现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这里在之前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一直是孙元良的88师师部,弹药物资储备充足,是极好的防御要塞。
四行仓库壮士并不足800人之数
淞沪会战打到1937年10月末的时候,日军新组建的第10军在杭州湾实施登陆,淞沪地区70万中国军队面临腹背受敌全军覆没的危险,战略撤退已是必然。蒋介石之所以在淞沪大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引起列强干涉,为掩护主力部队撤出和继续吸引国际关注,他命令前敌总指挥顾祝同留下第88师在苏州河北岸继续战斗。
这基本就是送死的任务,第88师师长孙元良严重抗议,而顾祝同曾经担任过88师前身“第2师”的师长,也不希望断送了这支嫡系精锐,可蒋介石的命令又必须执行。经过磋商,顾祝同决定留下88师的一个团殿后,孙元良认为四行仓库放不下那么多兵,自作主张留下了一个加强营,即88师262旅524团一营,加配属部队共计452人,以该团中校团副谢晋元为指挥官,号称“八百壮士”。
四行仓库守军乃是德械师精锐部队
黄埔一期的孙元良虽不善战,可是麾下的第88师却是真正的黄埔党军嫡系,也是第一批的三个德械师(第36、第87、第88师)之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最关键的是对日作战经验丰富,早在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该师官兵就曾在张治中的率领下增援十九路军,叠挫日寇凶焰。
这三个师(加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与其它近20个调整师不同,那些都是装备仿造武器的“德式师”,而第88师是真正的“德械师”,轻重武器基本是从德国进口,军官多出自中央军校,战斗力很强。从组建之日起,就驻扎沪宁地区对日战备,日本人遇到的确实是个硬茬子,而事实证明,日军一旦失去海空以及炮火优势,中国军队根本不怵鬼子兵。
日军也不可能动用30万大军攻击
整个淞沪战场,日军的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加一起也不足30万人,并且第10军从杭州湾登陆后根本没有到过苏州河北的上海市区。攻打这样一座占地面积仅有0.3公顷的大楼,即便是三面包围,空地站满了也塞不下3万人,如此规模的战术行动,日军最多动用一个联队几千人足矣。
从10月27日到31日的四天战斗里,占据有利工事的524团一营在轻武器对射中,击毙鬼子200余,伤其数百,击毁坦克两辆,而自身伤亡仅仅37人,这是真实的历史,当然不是什么“抗日神剧”,是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的一次特殊战斗。最后在美英等国压力下,谢晋元率部退入租界,军事委员会给所有官兵通晋一级,谢晋元则由中校团副晋升上校团长。
节选谢晋元写给孙元良的亲笔信片段:“晋元誓不轻易撤退,亦绝不做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前,全营官兵必向寇取偿相当代价,决不负师座,不负国家”!评语就一句话,他们做到了。
标签: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