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纵横百科 100 0

本文为历史真实案件记述,旨在:

「破解犯罪心理,捍卫人间正义!」

「探查人性阴暗,杜绝犯罪发生!」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老汉惨死清朝嘉庆年间,因为腐败以及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农民不得已放弃耕种,在山间建起房子,靠山吃饭。

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山林下,住着大约十多户山民。他们大多都是被逼无奈,从而放弃农耕来到山间。

在这些山民中,有一对邻居家经常发生口角,一户姓王,一户姓刘。当然,他们的争吵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不过王家人丁单薄,不仅没有子女,在王老汉的老伴去世之后,就剩下他自己,所以每次争吵的时候不免有些吃亏。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一次吵架之后,王老汉连续五六天都没有出门,邻居刘家人感觉很是奇怪,于是刘老汉便让大儿子前去查看并叮嘱儿子,说两家人虽然经常吵架,但毕竟是邻居,若出了事情,远亲还不如近邻。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然而当刘家大儿子来到王老汉家并推开房门后,就被眼前的一幕吓得瘫软在地。只见王老汉倒在已经干涸的血泊中,且没有了头颅。

刘家老大使出全身力气爬了起来,一边往家里跑,一边大喊王老汉死了。

刘家人连忙前来查看,也都被眼前的一幕吓得够呛。

刘家大儿子想要报官,可马上被父亲制止,因为他们弃耕种而做山民,所以一直被官府歧视,若告官的话,无异于引火烧身。

所以刘家人凑了些钱,买了一副棺材,将王老汉葬于山中。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侄子要人在王老汉被安葬后的第三天,王老汉的侄子前来看望叔父,恰巧遇到刘家老大。于是刘家老大谎称王老汉因病去世,他们已经帮忙将尸体安葬。

侄子一听叔父病逝非常痛苦,然后跟着刘家人到叔父的坟前祭拜了一番。刘家人看到王家侄子如此的伤心,觉得非常可怜,于是又凑了些钱财给了王家侄子。

王家侄子千恩万谢之后,带着钱财离开了。

可没过几天,王家侄子带来好酒好菜,说要好好谢谢刘家人的帮助。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刘家侄子忽然提出,要将叔父尸体运回原籍安葬。当然,由于尸体携带不便,他会将尸体烧了,取了骨灰后再送回家乡。

刘家人一听就慌了神,因为原先说王老汉是病死,一是避免王家侄子误会,二是免去了许多麻烦。若现在打开棺椁,王家侄子发现王老汉没了头颅,该如何解释呢?

然而刘家人越是阻挠,王家侄子越是执拗,最终还是打开了棺椁。

当王家侄子看到这一切后,马上断定是刘家人杀了叔父。就这样,刘家人被告上了衙门。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惨死狱中知县听闻是人命案子,马上带领仵作前往。果然,当打开棺椁之后,一具无头尸首赫然躺在棺木之中。此外,还在刘家的屋后,找到了已经埋于地下的凶器。

知县马上将刘家人全部押走,带到堂上审讯。

刘家人按照事发经过诉说了一番,可别说王家侄子不信,就连知县都不相信。难道是王老汉自己砍掉自己的头颅,然后将凶器埋于刘家屋后不成?

此外,若不是刘家人做贼心虚,为何不报官?又为何谎称病死?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两家人本就有仇,若王老汉的死和他们无关,为何出钱出力将其埋葬?还给了王家侄子一笔钱财?这明显就是做贼心虚,为了掩人耳目。

可面对这些问题,跪在堂下的刘家人只是一个劲磕头喊冤,拒不承认杀了人。

眼见刘家人不招供,于是知县命人用刑,从刘老汉开始每人用荆条抽打10鞭,周而复始轮流抽打,差役打累了再换一名,直到所有人都挨了30荆条后,刘老汉和大儿子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便承认是他们杀害了王老汉。

既然承认杀人,那就要交出头颅,可刘老汉二人是不忍家人受苦才挺身而出的,他哪里知道头颅藏在何处?结果每个人又被各打50荆条,但还是没有找到头颅。

知县无奈,只能将刘家人全数关进牢房。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那时候县衙的监狱条件极为恶劣,所以清人有诗云:

“一入圜扉绝可怜,求生何计死徒然,谅难三宥全开网,空有千愁孰解难”。

简单点来说,只要进了监狱的大门,就到了求生不容易,死了也没有人管的地步了。

刘家人进入这样的监狱,能够有什么好下场?没有多久,刘老汉和二儿子就病死在了狱中。眼看刘家人真是要永无翻身之日了,却没想到,新任知县上任,给他们带来了转机。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出现转机新任知县按例要复查前任审理的案件,当翻阅到这起无头尸案的时候,他发现了诸多的疑点。

首先,王家侄子为何执意要将叔父的尸体送回老家?虽说有落叶归根的习俗,但人们更讲究入土为安,何必要挖坟掘墓,如此的大费周章?更何况叔母也是葬于此处,为何仅仅要求带叔父的骨灰,而置叔母的坟墓而不顾呢?

其次,棺材内的尸体没有头颅,刘家人和王家侄子为何认定尸体就是王老汉?

而最为重要的是,刘家人已经认罪,他们也知道必死,那么为何死罪都不怕,却死活不交出王老汉的头颅呢?

很显然,这起案件疑点重重,其背后必有隐情。

为了解开案件的真相,知县想到了一个妙招,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第二天,知县按例复审此案,一干人等也都被带到了大堂。

然而众人刚刚跪下,知县惊堂木猛地一拍对着刘家人怒斥道:“本官已经了解到实情,今天如果你们不从实招来,必定将你们立毙杖下。”

知县话音刚落,只见十余名皂吏手持刑杖触地,并高声应和,顿时回声满堂,阴森森的吓人。

知县接着说道:“王老汉的头颅你们到底藏在何处?速速讲来,否则别怪本官无情。”

刘家人曾经受过严刑的考验,此时已经非常惧怕,但确实不知头颅何在,只说埋葬的时候,王老汉的头颅就已经不见了。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刘家人本以为知县会继续逼供,没想到知县转过头来对着苦主王家侄子说道:“刘家人都说不知道,那么你肯定是知道的,快速速讲来,否则大刑伺候。”

尽管王家侄子矢口否认,但知县却硬说他知道此事,甚至说自己已经知道王老汉就是他杀的,如果不说,那么就杖毙于堂前。说罢,知县命人将王家侄子按倒在地,准备开打。

其实知县就是诈一诈王家侄子,并不是真的要打。因为按照大清律,官员随意杖毙平民,那可是大罪。

可王家侄子不懂这些,眼看知县要动真格的,他连忙求饶并说出了真相。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真相大白王家侄子眼看要动大刑便马上大喊:“大人莫要动刑,其实我叔父根本没死,此时就在我的家中。”

此话一出,那可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到了,“死人”复活了?

而知县早就对王家侄子有所怀疑,他利用刘家人因前任县令动用私刑的震慑力,反其道哄诈王家侄子,王家侄子知道大刑的厉害,惊怕之下自然会说出实情。

随后知县命人带着王家侄子将王老汉抓捕归案。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既然王老汉没死,那么无头尸体是谁呢?

原来曾有一名男子,不知道是何许人也,在山间独自赶路,赶上了大雨就误打误撞地来到了王老汉的家中避雨。见大雨不止,天却要快黑了下来,男子便恳求王老汉让他住宿一晚,并答应给些住宿费。

恰巧这个时候王三路过此地,见大雨倾盆,就来到叔父的家中避雨。

不过王家侄子进门之后,发现男子携带着沉重的行李,知道有此人肯定携带了许多的钱财,加上叔父和邻居总有过节,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一石二鸟之计按照他的计划,第一步将过路人杀死,拿走其身上的钱财,然后将叔父的衣服穿在尸体上,随后将其头颅砍下并将尸体扔在家中。而凶器则趁着雨夜,偷偷埋在刘家屋后。

第二步,王老汉跟着侄子连夜回家,并在路途上找个隐蔽的地方丢下头颅。

第三步,过些时日他假装来探望叔父,然后想办法诬告刘家,只要官府找到了凶器,那么刘家人就是浑身长满了嘴,也说不清了。

当他偷偷将计谋说给叔父听后,叔父非常高兴,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实施了整个计划。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可没想到,刘家人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坏,不但好心将尸体掩埋,并且还给了他许多钱财,这让王家侄子有些心软,于是回家和叔父商议。

然而他们已经杀人越货,如今是骑虎难下,加上往日和刘家人对骂的场景浮于眼前,王老汉咽不下这口气,最终还是让侄子将刘家人告上了衙门。

案件终于真相大白,刘家全家也是抱头痛哭,他们哭的是新任知县怎么不早点来,他们哭的是,已经枉死的刘老汉和二儿子,他们哭的是真相大白,也终于洗清了冤屈。

可面对王老汉和其侄子的,将会是非常严重的刑罚。

清代奇案:老汉惨死,认定邻居是凶手,知县智破案,老汉死而复生

天理昭彰按照《大清律》的规定,叔侄二人犯下杀人越货加诬告他人至冤死狱中两条大罪,应该从重处罚,因此知县最后判处叔侄二人枭首示众。

而前任糊涂知县,也被新任知县弹劾,按照《大清律》的规定,前任知县最后被上级判处革职,并发往乌鲁木齐军前效力。

故事虽然结束了,但知县的断案能力让人啧啧称奇。其实现在许多人都崇拜被虚构出来的福尔摩斯,岂不知,他的聪明才智,其实都是源自于像新任知县这样的断案高手。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清官,能官,才使得人民的生活得以保证,尊严得以捍卫。

尽管历史对于这个新任知县的记载甚少,但仅从这一个案件就可以看出,此人必定是一位好官。而好官在封建时代的下场往往比较凄惨。反推过来,之所以这位知县的记载甚少,相信也是后来不畏权贵而惹上了麻烦,最终寂寂无名吧。

当然,这个历史案件再一次提醒世人,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你并不知道他们手中拿的是丰盛的饭菜,还是致命的毒汤。

参考资料:《古代奇案》

标签: 清朝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