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再活二十年,怎么统一三国?看我非穿越历史小说

纵横百科 151 0

  首先我不是演义党,里面对诸葛亮近乎神话了,但是当我看了真实的历史后,觉得诸葛亮比演义更加伟大。

  我一直对诸葛亮北伐这个问题耿耿于怀,觉得很多人看了一点书就来黑诸葛亮,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千百年来各种推崇诸葛亮,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臣子忠诚,而是绝对军政全才(政治100分,军事90分入武庙)+道德楷模,连被搞下的政敌都是心服口服。(仅仅忠诚楷模的话,千百年多的是,绝对不会单传扬诸葛亮)

  诸葛亮代表了中国古代“士”的最高标准。

  蜀汉在他治理下,是三国唯一朝政稳定,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权。说穷兵黩武的去看看武侯祠的香火,四川千百年来有过多少政权,不是真心对老百姓好,能够供奉这么多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态度比怎么打嘴炮都有力的多。有些嘲讽诸葛亮的真的得多看点前人历史评价,不用多,看百度百科都行。诸葛亮军事能力更是绝对一流,治军严谨,善于训练士兵和军事发明,以一人之力扭转刘备病逝后的蜀中精锐尽失的不利局面,将蜀中新兵训练为精锐之师,以一州之地抗击强魏,还能来去自如,虽然因为粮食、地理和国运问题最后没有成功,但是有志之士都知道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换谁在诸葛亮的位置上保证还能比他做的更好呢?

  我看了各种历史资料(正史三国志和后世补充的其他资料),觉得诸葛亮多活二十年绝对有可能统一,所以也不打嘴炮了,亲自动手写了一部小说。

  手机阅读地址:下载阿里的书旗app《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手机公众号:大雕讲故事

  不用多,真的,看开头第一章就知道我为啥说诸葛亮有可能统一了。

  当然,诸葛亮能不能统一这个事情很多都是个人看法,大家真的没有必要吵来吵去啊,我写的小说也是我个人想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大家也不要相互指责对方的观点不靠谱,多些相互尊重吧。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去看看我的小说再评论。

  祝大家心情愉快。

  第一章 梦遇诸葛亮

  长夜漫漫,我在窗台昏昏欲睡。

  迷迷糊糊地,仿佛进入了一片光亮中,只见一个背影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风姿飘逸,正是诸葛孔明。

  我有点恍惚地上前拜道:“拜见孔明先生。先生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令人钦佩之至。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转过身来回礼,“我云游至此,谬赞了,我实为天下苍生,可惜大业未成,深感惭愧。”

  我有点愤愤不平地说:“后世有些不知所谓者,说先生为一己之恩,穷兵黩武,是愚忠。以一人之力,妄图逆转历史潮流,是不识天数。”

  诸葛亮摇着羽扇微笑着说:“后人多不知我,的确,我是想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天下子民。如果大汉果真不可扶,于天下百姓再无益处,我诸葛亮也绝不是为了个人声名,去尽愚忠而弃天下于不顾之人。

  我大汉立国四百多年,虽然到桓灵二帝,朝政腐败,灾难频频,引得天下大乱,但是大汉留下了一套成熟的治国体系和纲常伦理,只需用人得当,君贤臣明,还是能够重回盛世。

  相反,曹魏虽然地广民多,但是他们以权臣窃居立国,得位不正,曹丕又以九品中正法保证士族利益收拢其心,虽一时得逞篡位称帝,但时间一久必定皇权旁落,士族崛起。曹魏其身不正,纲常失道,无君臣之道,父子之情,兄弟之义,怎能要求臣下尽忠,父子兄弟相和?日后怕是会争先仿效,或悖主弑君,或手足相残,如此天下必定再次大乱,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而东吴以武立国,素无恩信,只得频频赏赐拉拢功勋宿将,致使江南士族强盛,武将世袭兵卒私有,如此一来自保有余,战则无功,北伐一再失利。况且孙氏立国三代,都无安邦利民之心,只想称霸中原。孙权更是首鼠小人,素无道义,有此人在,天下更是不得安宁。

  正是因为我看透了魏吴的狼子野心于天下无益,我才力主讨伐。恢复大汉基业,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之道。只是世人看不透利害,不知我心罢了。”

  我听完佩服地五体投地,拜道:“原来先生有如此大义用心。先生仙逝之后,司马氏篡位,虽然短暂统一中原,可是却带来了百年五胡乱华的人间惨状,后南北长期割据对峙,天下民不聊生,可知先生的预见高明。”

  诸葛亮摇了摇头叹息道:“终究是我没有成功,才贻误苍生。”

  我起身继续说:“后世之人还说先生不知兵,治军为长,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先生所长。魏延的子午谷之计竟然搁置不用,导致北伐无功。”

  诸葛亮听完哈哈一笑,“不是我不懂兵略,是我肩负大汉重任,不敢轻易冒险。我也知兵法云兵者诡道,须正奇相合。只是兵法还说过,善于用兵的人,首先需要先立于不败之地,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常胜者总是在战前经历了周密的分析、比较,认为占据了更多有利的条件,战则必胜,之后才交战。而常败者总是思虑不周,认为有机可趁就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

  我屡次稳扎稳打,徐图以陇右为根基再进中原,就是这个缘故。魏是大国,良将众多,与高手过招,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昔日我不纳魏延子午谷之计,便是觉得我军可乘之机不足,贸然攻下关中长安而又难以坚守,实在是不智。

  为将者,在乎的是城池夺取、战斗的胜负,而为帅者,更需长远考虑。我军如此,虽然难以速胜,却也不至于速败,只需徐徐进取,等候时机。但可惜天不假时,如果再给我十年之期,我定能恢复中原!”

  我听完再作了一揖,“先生之心有识者皆知。先主主政时期先主刘备的精兵猛将死伤殆尽,甚至连早期南中的叛乱都无力镇压。

  可是不出数年,先生就将蜀军训练为天下精锐,打的兵马钱粮数倍于蜀的司马懿畏蜀如虎,坚守不战。虽然司马懿有养寇自重的嫌疑,但是如果可以一战,司马懿绝不会一直坚守,自是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

  后世王朝追封先生为武兴王,入武庙与韩信、孙武等兵圣并列,便是明证。只是无知之人只晓成王败寇,不解其中深意。”

  诸葛亮作揖回拜说:“我毕生愿望只想匡扶天下,但求无愧于心。今日云游至此,不想遇一知音,已经足矣。我没有鬼神之能,也不是完人,天日昭昭,我的用心,后人自有评说。”说罢化作云烟消失不见。

  我缓缓地睁开了眼,原来是一场梦。

  回想梦境,我喟然叹息,先生,五丈原代表着你北伐意志的终结,也是乱世得到救赎的最后机会。

  你的愿望我会换一种方式帮你达成。

  我会让世人看到一个有志于匡救天下的时代伟人。

  于是,我提笔有了下面的故事。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如果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标签: 三国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