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纵横百科 170 0

宋江是《水浒传》的头号主角,可谓文武兼备,统领梁山好汉非他莫属。若讲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恐怕失之偏颇。历来做统帅的,尤其是战乱时期的统帅,文韬武略是手下众人都不可企及的。

三国时期,一石之才被曹子建占去八斗,天下才子共分一斗,余下一斗被谢灵运穿越截胡,曹操恐怕一两都分不到。论武力,别说典韦许褚两夏侯,曹仁曹洪并五子,恐怕诸如史焕这等裨将都干不过。然而,曹操的文韬武略谁又能与之比肩呢?因而,吴用以及梁山所有武将都不是宋江的对手,心悦诚服的听从宋江调遣理所当然。

这些都是套话、大话,说宋江梁山之上文韬武略第一,得从原著文本中找出依据来,看看施耐庵先生是怎么说的。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宋江才能高出吴用几个层次济州府观察何涛破获了生辰纲大案,准备去东溪村捉人。这个时候,宋江出场,施耐庵在描写了宋江的状貌籍贯和家庭情况后,用了一大段文字来介绍这个人物:

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鎗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那么,吴用是怎么出场的呢?吴学究亮相比宋江早,是在刘唐投奔晁盖,与雷横在东溪村口斗朴刀的时候。当时,吴用暗中观察那个陌生人,看看二人斗了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败,便用一条铜链将二人隔开。施耐庵是这样介绍吴学究的: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没了,就这么简单。

毕竟,一个是县衙的押司,一个却是小小村庄的私塾先生,怎么能够相比?无论从学识水平,还是为人处世,以及卓文博识,世事洞达方面,吴用万不能及一。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说到这里,大概会有看官质疑了。施耐庵不是有一首赞赞吴用的词吗?确实,施耐庵在简要介绍完吴用后,有一首临江仙词专赞吴用的学识能力,是这样写的: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水浒传》的诗词同样是这部巨著一个有争议的版本问题,有观点认为,现在通行本中,很多诗词都是后来的文人加进去的,并非施耐庵原作。持此观点者,以金圣叹为甚,贯华堂本便删掉了很多赞诗赞词,以及不伦不类的四言八句。绿野老道赞同金圣叹的观点,也曾考证过这方面的疑问,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因不涉及主题,故而略去。在此,不妨基本认同吴学究的赞诗本来就有。吴用有赞词,宋江同样也有一首赞词,词牌也是《临江仙》: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宋江的《临江仙》是从高层次的意境来描述一个人,层次远比吴用的学业评语高得多。任凭吴学究如何厉害,宋江呼去保义,才能发挥作用。没有宋江,吴用只能做个私塾先生,搞些阴谋诡计、打打无名小卒而已。

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宋江文才秒杀吴学究不可否认,吴用的智谋是《水浒传》中第一人。但是,宋江上梁山前,吴用都干了些什么呢?

智取生辰纲,吴用显示了大智慧,成功的留下破案漏洞,逼迫晁盖上了梁山。石碣村打退何涛的追击,梁山上灭了黄安的官军。然后,传假信故意脱卯,再次逼迫晁盖下江州救人,彻底与朝廷对抗。吴用有雄才大略,绝对不会像晁盖那样混吃等死。然而,吴用却不敢做寨主,因为,他就是个军师。

宋江上梁山后,吴用才大展才华。在宋江的战略目标策动下,吴学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战术家。回到上面那首《临江仙》,说吴用“胸中藏战将,腹内有雄兵”,明显的浮夸吹嘘。宋江未上梁山,晁盖手下只有十一个头领,称得上战将的,只有林冲一人而已。喽啰大约千余,纵然是个个如狼似虎,阵势也雄壮不起来。宋江来了之后,这才让吴用有兵可调,有将可遣。吴用胸中的兵将,都是设计安放进去的。

假如把军师这一类才干统统归于“文才”,宋江秒杀吴用毋庸置疑。那么,若讲狭义上的“文”,谁又更厉害呢?不用问,还是宋江。只讲一件事,宋江便再次秒杀吴用。这件事就是浔阳楼题反诗。

所谓反诗,便是一首《西江月》词,一首七绝诗。这两首诗词千真万确是施耐庵的手笔,版权归施老,署名归宋江。那么,施耐庵为何不给吴用也来一首诗词呢?因为吴用没有这方面的才能,乡间教书匠,东溪村也没见出个什么人物,吴用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做学问上。“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胸有韬略者不一定就是饱学之士。宋江的学问也是很糟糕,但比吴用要强,至少深通声律。

因而,吴用很服宋江。押司哥哥想请朱仝上山,吴用便马上出计策,盂兰盆大会前,亲自下山,派李逵斧劈小衙内。宋江惦记卢俊义,吴用立即化妆成算命先生,诓骗卢俊义上山。很多计策,都是在宋江的思想下设计出来的,而且,多半是急中生智,吴用这得多用心。因为宋江的才华比自己高,吴用对待宋江就一个字:服!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宋江善将将虽然不能拿宋江比高祖,但确实如韩信所言,将领善将兵,主帅善将将。宋江的武艺到底有多高,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正如曹操不需要打赢典韦、许褚一样,宋江也不需要打赢梁山任何一位将领。何况,宋江的武艺还不至于那么糟糕。

书中说,宋江自幼爱好枪棒,是孔明孔亮的师傅。孔亮的武艺书中没有展示,但孔明却和呼延灼打了二十个回合才被擒下,已经很不错了。假如换做宋江与呼延灼打一回,三十回合还是可以支撑的。《水浒传》中还有周通、李忠、扈三娘跟呼延灼打过,前面二位也就十个回合之内就要逃命的水准,扈三娘打到十个回合以上,便被呼延灼一鞭将一丈青打回本阵。

韩韜与秦明大战,二十回合不敌,彭玘战花荣,也是二十回合力怯,这两员小骠骑与五虎将、八骠骑单挑,也就二十回合的水准,比孔明稍强一点。所以,宋江的武艺至少可以排进小彪将前五名。宋江的武艺并不低,但作为主将,哪有做先锋冲杀的?宋江没有与人单挑过,却不能说他武艺很差。

宋江善于将将,将将在于因才施策,以不同的需求满足武将的愿望,以共同的目标把武将团结在自己的麾下。比如,关胜、呼延灼、索超等朝廷武将,宋江降服他们的手段便是暂居水泊,专候朝廷招安。甚至,不惜以让位来收服降将之心。

有人说,这便是宋江的奸诈,这便是宋江耍权术。这就有点奇怪了。刘邦当初并不重用韩信,韩信要做假齐王,刘邦大怒。萧何给他出主意,不管韩信提出什么要求都答应,用人要紧。高祖于是封韩信真齐王,不过笼络韩信而已。高祖此举得到喝彩,宋江却要遭到谴责。典型的双重标准。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而且,宋江真的兑现了诺言,在兵败张叔夜之后,接受了朝廷招安。武松杀人太多,无奈只能落草为寇。与宋江分手的时候,武松表达了只有熬到朝廷招安的时候,才能寻找哥哥宋公明。梁山上所有的人都期待招安,宋江顺应了梁山武将的总体愿望,谁会不听他的?先且不论招安是否应当,宋江将将的能力却是十分高明的。

宋江对待部下,非常的真诚,绝对不像有的观点讲的那样,厚黑、阴毒。所有战将都听从宋江的号令,绝无二心。晁盖刚刚去世,梁山武将第二高手林冲连夜串联吴用、公孙胜,极力恳请宋江做寨主。宋江坐上头把交椅后,梁山之上“尽皆欢喜,拱听约束”。

为将者,就是要赢得军心,赢得军心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给予部队以共同的目标。梁山之上人人赞同招安,拥护“替天行道”。宋江便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首倡者和坚定的执行者,以此为目标,梁山所有战将均拱听号令。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宋江是梁山泊好汉“还道”导师洪太尉放走的妖魔,就是梁山泊108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是妖魔,便会兴风作浪,祸乱世道。我不认为这种祸乱是起义,或者是正义的造反。稍稍留意原著,就会发现,梁山上的好汉在上梁山之前,绝大多数都是作奸犯科之人。只有少数朝廷将领是在兵败之后,担心朝廷追责而权且在山寨歇马。而无论关胜、呼延灼,还是徐宁、董平、张清,也都是与宋江在龙虎山伏魔大殿被镇压了好几百年的“难友”。

既然是妖魔,而《水浒传》的主题又是“替天行道”。那么,这些道家放出来的妖魔就需要斩断魔心,还于正道。谁来领这个头,引导梁山好汉还道呢?施耐庵交代,这个人就是宋江。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回书,讲的就是梁山泊妖魔“还道”的故事。“还道村”这个地名一般都被忽视,实际上就是讲的妖魔还于正道这么个事。那么,施耐庵所谓的“道”又是什么呢?

《水浒传》的故事实际上是从五代末年的赵匡胤开始讲起的,宋太祖终止了五代战乱,为广大中原地区开辟了太平盛世。此举,得到了当世道家高人陈抟老祖与邵雍的赞赏。这两位牛鼻子为何赞许赵匡胤呢?因为宋太祖是天上霹雳大仙下凡。

道家认为,宇宙间最强悍的力量是雷霆,因而在天上成立雷部,是道家最具威慑力的机构,赵匡胤就是雷部的大神。后来,俞万春写反水浒小说《荡寇志》,就是以雷部三十六神将灭掉了梁山泊。俞万春是懂水浒的,所以,以道家大仙来灭掉道家妖魔,故事逻辑一点都没有问题。

赵匡胤顺天应人,结束战乱,开辟太平盛世,这便是“天道”,宋太祖就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替天行道之人。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因为宋仁宗误走了妖魔,则是道家放纵的108个替天行道的好汉。群魔乱舞肯定不行,必须有个首领。这个首领经道家最高阶神选定,就是及时雨宋江。那么,宋江会以怎样的方式引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呢?是不是投降招安啊?

施耐庵很难把握这个度,所以,九天玄女在交代宋江替天行道时闪烁其词。按讲,宋徽宗失道,替天行道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干掉这个无道亡国之君。但是,历史事实已经摆在那儿了,宋江聚义的规模并不足以像赵匡胤那样,替天行道,还天下以太平。因而,九天玄女既要宋江替天行道,又要他“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这便是施耐庵的矛盾之处。到底是为主还是为臣呢?

历史的真实是,宋江确实投降招安了。但是,绝不是续书《征四寇》写的那样,摇尾乞怜的投降宋徽宗。而是因为副将被擒,宋江义气为重,率众投降。之后,至少参与了征伐辽国与抗击金兵的两次大战役。这样,就兑现了宋江及梁山好汉“替天行道,辅国安民”的聚义目标。

目标明确便有跟随者,跟随者众多,便是好领导。领导,就是有跟随者的人。

不管怎样,宋江是道家指定的梁山妖魔还道的导师级别的人物。这绝对不是迷信,而是施耐庵的文本设计和演绎故事的需要,无论怎样的剧情,总得有个男主角吧。

书中的故事也确实如此,列位看官不妨仔细对照一下,梁山好汉上山之前和上山之后的表现,是不是逐渐向善变好了。这方面尤其是鲁达、武松、张横、张顺等等江湖好汉,前后行为的对比特别鲜明。

宋江文不及吴用,武不及众将,为何能统领梁山众好汉?

诸如此类,宋江文才梁山第一,武功虽然只能排进小彪将行列,但其文韬武略无人能及。何况,及时雨又是指定或者“空降”的一把手,梁山众人不服他服谁?

标签: 吴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