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

纵横百科 182 0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公元前5世纪末,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看到朝廷日益衰败,于是辞官,骑着青牛,西出函谷,过隐居生活去了。他应关令尹喜之请,遗五千文,即《老子》,又名《道德经》。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首次把“仁”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来。孔子有“弟子三千”,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书)者合称“七十二贤人”。孔子晚年在鲁国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春秋》、《周易》、《礼经》和《乐经》,除《乐经》失传外,其余的“五经”一直流传自今。孔子73岁时病逝,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行由弟子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宋国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墨子被称为“布衣之士”,他著书立说,创立了墨家学派,成为当时唯一可以和儒家抗衡的显学。墨子的主要思想和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倡导“兼爱”、“非攻”等主张,他的言行和思想被弟子记述于《墨子》一书中。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世称“南华真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他的思想著作,完整的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它即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孟子与其弟子共著《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荀子

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赵国人。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之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唯物主义集大成者,提出了“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与其弟子有《荀子》一书,共10卷,32篇,其中以《劝学》、《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末期的哲学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出生于韩国(主要区域在河南省)贵族家庭。韩非子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政策,主张中央集权,因建议韩王变法未见用,于是发愤著书,写成10万余言的《韩非子》一书,其中具有代表性文章是《五蠹》《说难》《显学》《孤愤》《法定》等篇。韩非子的思想著作传到秦国后,秦王大为赏识。但他昔日的同学李斯等人对其进行陷害,韩非子被迫自杀。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著名哲学家,在当时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并为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所沿袭。董仲舒的思想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为一,形成封建神学体系。著作有《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继承了“二程”(程颢、程颐)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朱熹的中心思想为“理气论”,他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朱熹死后,他的思想被奉为官方哲学,在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一生著述甚丰,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易学启蒙》、《通书解说》等。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世称船山先生,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在哲学上有着突出贡献,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吸取当代新兴”‘质测之学“的成果,求实创新,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时代条件所允许的高度。王夫之特别批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论点,认为只有人欲得到合理满足,才合乎道理。王夫之一生著述颇多,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诗广传》、《老子传》等。

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

标签: 古代思想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