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酸汤子的历史。

纵横百科 201 0

  满族祖居白山黑水之间,长期以农、林、渔、猎为业,生产力很低,因此对满族饮食习惯有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至今本溪地区的满族人民仍待留着比较完整的饮食风俗习惯。

在满族人民生活当中主食最喜爱的粟类即小粒米,一般为粘米,如糜子(大黄米)、粘谷(小黄米)稗子、谷子(小米)等。

  其中尤其爱吃的是大黄米、小黄米等粘食品。如粘粒糕、油炸糕、粘饼子、粘豆包、豆面折子、苏叶饼、牛舌饼、宛砣子、菠萝叶饼、发糕等。这当推是满族人最为传统的风味食品。

炒面和炒米也是本溪地区满族的传统食品。炒面和炒米都是满族人方便的劳动工作的间食,也是儿童们的零食。

酸汤子,这也是满族人民传统风味食品,这种食品由本溪地区兴起,延长至宽甸、新宾、通化,直至长白山一带地区的主食,后来不但满族人喜爱吃,而且汉族等民族也都吃起来了。

在满族人食用的副食品中尤以猪肉为主,兼吃牛肉和野生动物,其它牲畜一般是活不杀、死不吃。

  杀猪时最讲究的是吃血肠,因此流传一句话是“忙不忙,吃血肠”。吃猪肉时不炒菜,而是大锅熟肉块,放菜也就是切一些酸菜,用盆或大碗满满盛上围坐在一块吃。所谓的片肘花,至今是传统的做法。至于后来的扒肘、焖肘等均为近代厨师传来的。

在辽宁的东部,有一种特别的饮食,那就是酸汤子,这种食品由本溪地区兴起,延长至宽甸、新宾、通化,直至长白山一带地区的主食,后来不但满族人喜爱吃,而且汉族等民族也都吃起来了。

  不过可不是谁都能品味了的哟。

酸汤子的面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的做法是把玉米在水里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后用磨磨成水面,再用细纹布袋将水面里的粗渣子过滤掉,然后把过滤后剩下的细面放在缸里进行发酵,到有点酸味的时候捞出来,就变成汤面了。

酸汤子是在辽东地区的满族长期食用的一种风味食品。玉米简单做法就是大楂子和贴玉米饼子,汤子面的做法比较麻烦,所以只有勤快人家才做汤子面。

现在做酸汤子来调剂生活或者品偿风味了。酸汤子制作过程:

先烧开半锅水,再把汤面搓成几团放到水里轻微煮一下,捞出来,准备工作就算做好了。

  先炸锅(爆锅)哧汤,汤开后,将汤子面放在双手里,将汤子套(一薄铁片卷成一小铁筒,一寸半长,大头比手指略粗,小头比手指略细)放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将面用力挤到锅里,挤一下,蹿出一条,面全挤完后再下些嫩白菜或菠菜之类蔬菜,加盐和调料煮熟。不过,要想得到又长又匀的汤子也是一个技术哟。

现在这酸汤子不仅在满族的庄户人家能吃到,到城里的满族风味饭店里也可以点到这种食品。吃惯了大鱼大肉,冷不丁吃顿酸汤子再就点小咸菜或者青菜什么的,还真对味。吃下的是金黄的面条,吃出的是多彩的生活。

米叉子(音cha)-原料和制法与酸汤子略同,只是将发酵后磨成的水面滤渣后再经沉淀,上层为淀粉,下层则为馇子面,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头粗细条状,可煮、可炒。

“酸汤子”有很多种吃法。单就汤来说,就有清汤、浑汤之分。清汤是将汤条捞出后,拦以蔬菜或佐料,而浑汤则是把汤条和汤混合盛出。为了使“酸汤子”更好吃,在做汤时,有意将葱花、肉丝、海米、蘑菇、油盐等佐料放入汤中,做出来的“酸汤子”更具风味。

  “酸汤子”还可以像“扬州炒钣”那样与肉丝、蛋片、蕨菜茎、葱叶等同炒,炒出来的“酸汤子”色泽悦目,香味扑鼻,营养丰富。

“酸汤子”是经过天然发酵,不需任何添加剂制成的;最大特点是爽口、调胃、营养丰富,当腹内生火、食欲不振时,吃一碗“酸汤子”,就会五脏舒朗、食欲大开,有通脾健胃、消乏解渴的功效。

制酸汤条要经过几道工序,先将玉米碴浸泡半月之久,上磨磨成水面,再用布袋挤净水分,放在阴凉处,想吃的时候就取一些放在盆里,用手揉搓好,就准备做了。攥汤条要有一定的技术,先去盆里取一团面放在沸水锅里煮,等外面的一层煮熟了,取出和盆里生面和在一起,就可以攥了。

  拇指上戴着白铁皮制的汤套,汤套是个小喇叭形,戴的时候喇叭大口朝手心方向,那喇叭就固定在食指和拇指间了,两指捏紧,捧起一团面放在戴汤套的手上,用另一只手挤压面团,面条从喇叭孔中漏出,尺把长筷子粗的汤条就形成了。灶下细细的火,使锅里的水不停地翻滚,那两只手不停地在锅上忙活,只一会功夫,水面就浮出一层煮熟的汤条,随着翻开的水,汤条如无数条金龙翻腾于云里雾里。

  让人垂涎欲滴。一边攥一边用笊篱捞在一个盛清水的盆里面,浇上菜卤即可食用了。

标签: 满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