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位61年,前半期主要在打仗,晚年又陷入官场腐败,为何还被称为千古一帝?

纵横百科 139 0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放在他所处的时代。康熙八岁登基,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

因为他的父亲顺治是突然离世(一说为出家),所以康熙并不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接下了皇位。

虽然顺治在临终前托付四大首辅辅佐康熙,但是这四人也并非是同心同德,况且当时康熙年幼(想想我们八岁的时候在干些什么),其时清朝也刚入关不久,朝局并不是很稳定。

理解了这些基本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评价康熙。

关于第一个问题:康熙前半期主要在打仗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些战争的情况。

平定三藩的战争历时九年,范围波及大半个中国,应该是康熙时期耗费时间最多,影响也最大的一场战争了。

其次,三征噶尔丹,进兵西藏,打击沙俄,出兵收复台湾,这些都算是康熙时期比较重要的战争了。

从战争的合理性上看。

平定三藩,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况且三藩首领都是前明降将,再加上民族差异等问题,三藩不平定,日后只会再生变故。

这一仗虽然打得很辛苦,最后的结果也只能算是险胜,但是,如果当时不打,就相当于是埋下了一颗炸弹,是早晚要爆炸的。

其他战争的目的也大致相同,无非是为了巩固国家统治,并且,这些战争都是发生在容易滋生变故的边疆地区,都是关于国家主权的重要问题,不可不打也不得不打。

其中,尤其要提到出兵台湾的战争,这使中国第一次对台湾实行了有效控制,自此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基础。

酷爱历史的毛主席是这样评价他的:

康熙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第二个问题:晚年陷入官场腐败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康熙时期的主要政治和经济制度。

康熙亲政后,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

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

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南怀仁记载他巡视时“亲切地接近老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时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他尽力撤去一切尊严的夸饰,让百姓们靠近,以此向臣民展示祖先传下来的朴质精神。”

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此外他还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

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发展经济。

康熙帝废止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

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

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

对于已交过“易价银两”的,可以从来年的常税中冲洗。

康熙秉持“藏富于民”的思想。

他在陕、云、贵、川、粤等省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蠲免钱粮丁银、通赋,其中重大蠲免计32次,并从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免天下钱粮。

他下令“凡遇蠲免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使佃农也能得到好处。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清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

从这些政策中可以看出,康熙确实制定实施了不少有效的政策来促进国家的发展,而且,腐败的问题也是发展的一种反映,但是在当时国富民强的背景下,发展掩盖了很多问题,导致当康熙发现这些问题是自己已是力不从心的老者。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112人。康熙最后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则勒限赔款。不过,在后期当康熙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时,也没有放任不管,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临终时有没有对雍正提到腐败的问题,但是从雍正登基后的一系列举措来看,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承父皇的遗志。

总结劳民伤财的战争和晚年的吏治腐败,确实是康熙时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放到历史的大环境下去看时,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除了看到不好的一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康熙注重汉学,重用了不少汉人,配享太庙的张廷玉就是康熙时期提拔的;他巧妙的处理了与汉、蒙、回、藏、维吾尔等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民族的大发展与大融合;他通过一系列战争,解决了许多领土争端,大体确立了中国近代版图;他注重西学,推广西医,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发明微积分的法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想要入籍中华,也是源于他对康熙的崇拜,他评价说:

现世皇帝康熙就是这么一个空前伟大的君主。他对欧洲人颇怀好感,但起初还是不敢违反辅政臣僚的意愿,以国家法规形式公开允准基督教在中国自由传播。直到他亲政之后,方才办到这点。事实证明,正是康熙这一雄才大略才使得欧洲的技艺和科学更换地输入中国。仅此而言,我认为康熙帝一个人比他所有的臣僚都更具远见卓识。我之所以视他为英明的伟人,因为他把欧洲的东西与中国的东西结合起来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在所处的时代,结合当时的环境去思考,否则就会有失偏颇。总体来看,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还是有道理的。

分读,一个专注于研究历史的优质账号。欢迎广大历史爱好者关注、交流哦!

标签: 康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