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纵横百科 200 0

有明一朝,嘉靖是最后一位运用政治手腕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皇帝,而万历的政治智慧和决断能力与嘉靖相比,简直是不堪一提,有天壤之别。

嘉靖之大礼议,万历之争国本。实质上,争的是在明朝这个皇权制国家中,内廷与外廷,皇权与士权,君臣间的权力分配关系。也就是,谁能够执掌规则的解释和运行。

我们把这个两件事情的过程叙述一下,并逐步分析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君臣间的激烈斗争。着重说说嘉靖。以前,我从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的角度解读过嘉靖,今天从真实历史出发来做一番解读。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开始:

大礼议,议的是礼,什么礼呢?皇统帝系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的实质是皇族按照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建立世袭统治。始于夏,立于商,成于周,传于千秋。

按照周法,宗族中分大宗和小宗。周王为天子,是天下大宗。天子的嫡长子为储君,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而言,诸侯是小宗,而在诸侯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嫡长子是继承人,而他其他儿子分封为卿大夫,各领采邑。同理,对诸侯而言,卿大夫是小宗,但在卿大夫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因此,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而嫡长子继承制,则是宗法制的核心,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原则。

但是总有特殊情况发生,单一的嫡长子继承制就难以解决这些特殊情况,所以必须要有备用策略。   

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若无嫡子,则由庶长子继承皇位,其生母被尊加皇太后封号,而驾崩的皇帝正妻,也被尊加皇太后封号。   

二、兄终弟及

有时候皇帝的嫡长子尚幼,难以肩负起国家重任,为了避免政局不稳,所以也会有兄终弟及的情况。也是为了稳定皇家统治,避免发生内乱。

商朝时,两种制度并用,宋朝初期时也莫名其妙地采用过。

帝系世代相传,就是皇统。开国君王打下江山,开基创业,这就是“祖产”。无论用怎样的继承方式,必须要有血缘关系来维持。

嘉靖当皇帝合法吗?当然是合理合法的。

当年,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万贵妃独掌后宫,残害有孕宫中的嫔妃宫女。后来宪宗孝宗父子相认,孝宗被立为太子。明武宗朱厚照无子,孝宗绝嗣,而三代以内皇家族谱,只有朱厚熜符合继位的法统。

因此,嘉靖继承大统虽然特殊,但兄终弟及,以伦序立,这没有问题,完全符合“皇室遗产继承法”。比老祖宗朱棣要合法得多。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朱厚熜继承皇帝位,那是有正规文件的。

一、《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中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这是明朝的祖训,朱元璋的。本来咱没有教育那些三无明粉的法定义务,但为了避免他们瞎扯什么“守国门、死社稷”的狗屁祖训,导致犯下矫诏的不赦重罪,连累家人陪他一齐去菜市口伏法,所以有必要说一下)  

二、《武宗遗诏》

朱厚照留有遗诏:“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吾虽弃世,亦复奚憾焉!皇考孝宗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辞,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三、太后懿旨 

明武宗之母慈寿皇太后颁发的懿旨:“皇帝寝疾弥留,已迎取兴献王长子厚熜来京,嗣皇帝位,一应事务俱待嗣君至日处分。”

既然合情合理又合法,“大礼议”又是怎么回事呢?

即使有这么硬的文件,嘉靖上位也依然一波三折。

入门之争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司礼监、皇室和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前往安陆,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接见了使团,受太后诏,接受诸臣行礼,前往北京。

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双方发生了冲突。根据当时的首辅杨廷和的安排,要礼部用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

分析:如果没有认真分析,就着了大臣们的道了。从东华门入,是按照迎接太子的礼仪,那你就不是皇帝,是太子。是太子,就要认爹,等于是过继给了孝宗皇帝。就必须要有认爹的这套礼仪过程,就要办过继手续。办这些手续干嘛?就是让你的继承合法化。

但是问题来了,需要用办手续的方式来证明合法,那你原本是合法还是不合法呢?

朱厚熜虽然年少,但政治思想十分敏锐。当即拒绝,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我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办手续的。

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这是嘉靖的第一次胜利。嘉靖是有底气的,这事爱办不办,不办我回家去。大不过,我继续当我的藩王,你朝廷试一试让我回家?政局马上就是一片混乱。

为什么皇太后和群臣会屈服?太后肯定会让步,嘉靖上位,她仍然是太后。群臣也不能不让步,因为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这个责任是很恐怖的。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大礼议之争

正德十六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但是,皇帝没那么好当。孝武旧臣给了嘉靖一个下马威:

“当是时,廷和先后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

即位不久,嘉靖帝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

嘉靖很不乐意认爹,开始采取的是想逐步分化对方的方式,但毫无收效。

毛澄,弘治六年进士第一,与杨廷和等人都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皇帝派太监给毛澄磕头,给他金子。但毛澄不予理会,反而要求辞职“抗疏引疾至五六上”。

嘉靖皇帝不同意他辞职,“帝辄慰留不允”。

但嘉靖可不是善茬,他另有办法。满朝大臣,难道都穿一条裤子?先帝驾崩,新君初立,这是变局,而想通过这个变局改变自己政治地位的必然大有人在。

张璁就是这样的人。

张璁上疏站在嘉靖这一边,后面跟着支持嘉靖议礼观的官员也逐渐多了起来,虽然其中多中下层官僚,嘉靖却发现了其中巨大的机会,坚定了议礼的信心。因为他发现,自己手中有个大杀器――只有明朝皇帝才能拥有对《皇明祖训》的条文最终阐释权。

他既是运动员,还是个裁判员,能立于不败之地!

争论到底谁是爹?

就这事吗?没那么简单。咱们看看参与大礼议之争的各路神仙真正的的政治诉求和利益。 

杨廷和为首的旧臣们:

观点:孝宗是爹。

利益:维护孝武两朝旧臣们的原有利益,保持旧臣们原有的政治地位。

追求:君弱臣强   

以张璁为代表的新贵们:

观点:兴献王是爹

利益:维护嘉靖,处理好君臣关系,改变个人政治地位。

追求:打破旧有政治格局,革故鼎新。

张太后:

观点:孝宗是爹

利益:维护孝武两朝原有利益,保持原有政治地位。

追求:自己在后宫的地位稳固。   

嘉靖帝:

观点:我亲爹是爹

利益: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及合法性。改变旧有的政治格局。

追求:打造“君强臣弱”格局。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原来,谁是爹有这么重要啊!何止是重要,简直太重要了。按照前文说的那个宗法制度里得大宗小宗的问题来看:

嘉靖是宪宗庶子朱祐杬的嫡长子,他家这一系他是大宗,但相对于明孝宗和明武宗一系来说,他是小宗,是外藩。

但是,只要大家公认,孝宗武宗这一系的“绝嗣”了,那么,这个“大宗”就没有了。嘉靖登基,他所在的“小宗”就成为了“大宗”,天下大宗。嘉靖就由藩变帝、由臣变君了!

大家明白了吗?

杨廷和这群老臣们为什么千方百计地让嘉靖认爹,办过继手续,就是继续维持原有的“大宗”的血脉。   

杨廷和、张太后为首的“继嗣派”对《皇明祖训》这样解释:

张太后是大宗嫡母,嫡母的儿子可立,外藩是庶出。不办这个过继手续,就不合祖训,若登基,就等同于大明亡了。  

嘉靖、张璁为首的“继统派”是这样解释《皇明祖训》的:

原孝武一系大宗已绝,兴献王一系已经成为大宗了,嘉靖为嫡母蒋氏所生,是兴献王的嫡子,兄终弟及,完全合乎皇统,不需要办过继手续。

嘉靖登基,皇统未更,帝系已变。“继嗣派”的观点是:父死子继合法,亲终弟及为合法,藩王入统为非礼。 也就是“帝系变更”是非礼的。

嘉靖要论的就是这个“礼”。因为杨廷和“继嗣派”的理论从逻辑上有巨大的漏洞。

1、《武宗遗诏》已经承认了武宗无子绝嗣的事实,但没有提及继嗣,只说“兄终弟及”。

如果再讨论“继嗣”,那就等于是给明孝宗指定皇位合法继承人,那刚死去的明武宗朱厚照算怎么回事?这就麻烦了。

2、汉哀帝和宋英宗情况不同。汉哀帝和宋英宗在做皇帝之前就完成了过继手续,当过太子。他们继位是来自于父皇的圣旨。而嘉靖是通过“伦序当立”而继承大统的,与汉宋的情况不同。(明白嘉靖入门之争有多重要了吧)

3、认爹不合天道理法。 

明孝宗去世以后,嘉靖才出生,若为父子,难道是明孝宗于阴间得子?这不是悖逆天道吗?

若认爹,嘉靖为君,亲生父母为臣,母见子须行臣礼,这不是有违孝道吗?

嘉靖是兴献王的独子,“长子不得为人后”,若认爹,岂不有违人伦吗?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部提出继嗣时,嘉靖已是君主,以臣胁君, 岂不是有违礼法吗?  

“帝系变更”如果非礼,那燕王朱棣造反当然是非礼,既然燕王帝系皆不合礼,那么大家去寻访建文帝的后人“嗣皇帝位”去吧?

所以,嘉靖正是靠着自己继位独一无二的种种特殊性,击败了诸臣,取得“大礼议”最终胜利!   

嘉靖三年春夏之交,经筵讲官杨慎等率国子监生二百余人在左顺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大学士杨一清奏:“大明社稷危矣!”

“上大怒,命逮五品以下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悉下诏狱,拷讯四品以上及司务等官姑令待罪。”――《明世宗实录》

即然已占上风,嘉靖也不怕你这些大臣们耍赖皮。

就这样,大礼议从动口开始,而以动手结束。

大礼议之争获胜,嘉靖已树立皇权威严,乘胜追击。而一些大臣见风使舵,转向嘉靖,又有了“祔庙”、“移陵”之议。

以张璁、桂萼、席书为首的议礼新贵,又反对“袝庙移陵”,但大势已去,先前做了嘉靖击败杨廷和等人的马前卒,现在势力大减,哪能翻了天?收拾杨廷和有办法,收拾你个张璁更不在话下。严嵩就冒出来了。

嘉靖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 ‘大礼’之议,杨廷和为之倡,举朝翕然同声,大抵本宋司马光、程颐《濮园议》 。然英宗长育宫中,名称素定,而世宗奉诏嗣位,承武宗后,事势各殊。诸臣徒见先贤大儒成说可据,求无得罪天下后世,而未暇为世宗熟计审处,准酌情理,以求至当。争之愈力,失之愈深,惜夫。 ”――《明史·张璁传》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总结:

通过“大礼议”之争,嘉靖帝迅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收回了皇权,悟出了“驭臣之术”。从此他长袖善舞,施展手段,玩弄诸臣于股掌之间。

而万历皇帝的“国本之争”却远远达不到嘉靖的谋略和水平,被动应付,左支右绌,终落了下风,他的心机和手段实在差得太远。

标签: 国本之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