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事记

纵横百科 255 0

俄罗斯大事记

伊凡四世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凯撒),俄罗斯国家诞生。

1570年,伊凡四世洗劫了一直有独立和共和倾向的诺夫哥罗德,估计有上万人蒙难。

1552年,伊凡四世屠杀大批男性居民,奴役妇女和儿童,推倒清真寺吞并了喀山汗国。

1583年,俄罗斯在利沃尼亚战争战争中被利沃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1569年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瑞典、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击败,失去了波罗的海大片领土。

1584年,伊凡四世病逝,儿子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继位,史称费奥多尔一世。

1589年,莫斯科都主教区升格为牧首区,莫斯科取代君土坦丁堡成为东正教的中心。

1591年,费多尔一世的同父异母兄弟,有王位继承权的季米特里,被费多尔一世的舅兄、摄政王戈东诺夫鲍里斯·戈东诺夫秘密杀害。

1598年,费多尔一世病逝绝嗣,全俄缙绅会议推举鞑靼贵族出身的摄政王戈东诺夫为俄罗斯沙皇。

1604年,莫斯科丘多夫修道院的修士格里高利·奥特列皮耶夫自称是伊凡四世的儿子季米特里,在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的支持下攻入俄罗斯。戈东诺夫派出督军舒伊斯基抵抗,素以实际却放纵奥特皮耶夫向莫斯科挺近, 大量对戈东诺夫不满的大贵族与流亡农民也加入了他的队伍。

1605年,沙皇戈东诺夫中毒死亡,儿子费奥多尔·戈东诺夫继位为沙皇,但很快被支持自称季米特里的奥特列皮耶夫的旧贵族杀害,奥特列皮耶夫假冒季米特里登上了沙皇宝座。

1506年,舒伊斯基宣布奥特列皮耶夫假冒季米特里,在莫斯科发动叛乱,杀死奥特列皮耶夫,被支持者们推举为俄罗斯沙皇,史称瓦西里四世。

1607年,瓦西里四世镇压了俄罗斯农奴起义,巩固了统治。

1608年,波兰以季米特里并未遇害而是逃往波兰为由,支持伪季米特里(史称伪季米特里二世)攻入俄罗斯,瓦西里四世的军队节节败退。

1609年,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三世率军入侵俄罗斯,宣布废黜伪季米特里二世,并向莫斯科挺近。

1610年,伪季米特里二世被手下的鞑靼臣子射杀枭首,不久波兰军队攻入莫斯科,舒伊斯基下诏宣布退位并被波兰人囚禁,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三世自己兼任俄罗斯沙皇。

1612年,波兰军队被俄罗斯贵族们召集的军队驱逐。

俄罗斯大事记

哈伊尔一世

1613年,全俄缙绅大会选举米伊凡四世皇后阿纳斯塔西娅的侄孙哈伊尔·罗曼诺夫做沙皇,史称哈伊尔一世。

1614年,沙皇米哈伊尔一世镇压了伪季米特里二世妻子戴玛丽娜·姆尼舍克与幼子叛乱,将戴玛丽娜·姆尼舍克下狱死,将其4岁的儿子吊死。

1617年,米哈伊尔一世被迫与瑞典签署边界条约,以失去波罗的海出海口为代价换回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等5座城市。

1618年,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三世派弗拉迪斯拉夫领兵进攻莫斯科,被守城军队击退。后来沙皇米哈伊尔一世与波兰签署和平条约,俄罗斯割让给波兰大片领土,换取波兰承认米哈伊尔是俄罗斯沙皇。

1632年,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三世去世,俄罗斯趁机西进,但在斯摩棱斯克城下被波兰军队击败。

1635年,俄罗斯帝国开始修筑克里米亚长城以防御克里米亚汗国。

1645年,沙皇米哈伊尔一世病逝,长子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即位。

1648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因被波兰贵族侵夺土地长时间申述无门,愤然率领8000名哥萨克在第聂伯河下游起义,迅速席卷乌克兰全境,年底攻占基辅城,赫梅利尼茨基自封为全乌克兰统领。

1649年,赫梅利尼茨基与波兰签订了《兹博罗夫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为独立行政区,建立一个实质上独立的哥萨克公国。

1651年,波兰再次出兵,乌克兰军队战败,波兰占领基辅,重新统治乌克兰。

1654年,赫梅利尼茨基同俄国代表在佩列亚斯拉夫签订了乌克兰同俄国合并的条约,换取俄罗斯出兵进攻波兰。俄罗斯军队不仅收复了俄罗斯西部的失地,而且占领了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之间的白俄罗斯地区和部分立陶宛地区。

1656年,俄罗斯与波兰签署和平条约,波兰承认俄国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658年,赫梅利尼茨基的继承人维霍夫斯基宣布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国家,波兰宣布拒绝承认俄罗斯兼并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引发新一轮俄波战争。

1659年,俄军重新占领乌克兰,维霍夫斯基逃亡波兰,俄国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地位。

1660年,波兰与鞑靼联军连续击败俄罗斯,乌克兰沿着第聂伯河分为西乌克兰与东乌克兰,分别被波兰和俄罗斯控制。

1667年,俄罗斯与波兰签署停战协定,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归属俄国;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部归属波兰,俄波战争结束。

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罗维奇因病去世,长子费奥多尔即位,是为费奥多尔三世。

1681年,第一次俄土战争结束,土耳其承认第聂伯河以东的东乌克兰属于俄罗斯领土,基辅也被划入俄罗斯版图,俄罗斯渔民有权在第聂伯河上从事捕捞和晒盐等经济活动。

俄罗斯大事记

彼得一世

1682年,费奥多尔三世病逝绝嗣,是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伊凡五世与彼得一世分别立为第一沙皇、第二沙皇,他们的姐姐索菲娅公主摄政。

1687年,俄罗斯第一所高等院校即希腊学院在莫斯科创办,这是莫斯科神学院的前身。

1689年,彼得一世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射击军叛乱,废黜摄政的索菲亚并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控制着实权。

1695年,彼得一世率军3万远征土耳其的亚速,随后在顿河河畔的沃罗涅日建立造船厂,很快建立起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

1696年,共治沙皇伊凡五世去世,彼得一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唯一的最高统治者。

1697年,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争取建立并扩大反土同盟,同时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

1700年,北方战争爆发,俄军在纳尔瓦初战失利后,进一步进行军事改革,发展军事工业,以利再战。

1703年,彼得一世在涅瓦河口大兴土木,开始建立新都圣彼得堡。

1709年,彼得一世在波尔塔瓦战役中,指挥俄军歼灭瑞军主力,扭转了战局。

1712年,彼得下令将沙皇的宝座从莫斯科搬到彼得堡,俄罗斯正式迁都彼得堡。

1714年,彼得一世亲率俄国舰队前卫在汉科角海战中击败瑞典舰队,取得海军建立以来第一次胜利,彼得自任海军中将。

1718年,彼得一世处死反对改革的唯一成年的儿子阿列克谢皇太子。

1721年,俄罗斯与瑞典签订《尼斯塔特和约》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一世被枢密院封为“大帝”和“祖国之父”,王后叶卡捷琳娜被尊为皇后,俄国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723年,彼得一世在侵略波斯的战争中夺取里海西岸和南岸部分地区。

1724年,彼得一世的皇后叶卡捷琳娜被正式加冕为副王。

1725年,彼得一世突然病逝,没有指定继承人,皇后、副王叶卡特琳娜在情夫缅希科夫等人支持下继位为沙皇,史称叶卡特琳娜一世。

1726年,俄国与奥地利结成反法同盟,同年设立俄罗斯科学院。

1727年,叶卡特琳娜一世病逝,彼得一世的12岁的孙子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继位,权力掌握在权臣缅希科夫手中。多尔戈鲁基公爵等保守派在彼得二世支持下废黜缅希科夫,朝政被多尔戈鲁基家族、纳雷什金家族、列普宁家族等保守派势力把持。

1728年,彼得二世下诏把皇宫移回莫斯科,并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冕大典。彼得二世仍旧不理朝政终日游乐,所有政务则委托多尔戈鲁基公爵处理。

1730年,15岁的彼得二世因天花逝于克里姆林宫,罗曼诺夫家族男性谱系至此绝嗣。彼得二世的堂姑母,伊凡五世之女,彼得一世的侄女,库尔兰女公爵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被贵族拥立为女皇。

1732年,女沙皇安娜一世将皇宫迁回彼得堡,并隆重宣布恢复它的首都地位。

1739年,安娜的侄女嫁给了布伦瑞克公国的统治者安东·乌尔里希公爵,次年他们的儿子伊凡诞生,被安娜女皇指定为继承人。

1740年,安娜临终时把情人拜伦和重臣奥斯特尔曼伯爵二人召进皇宫,指定两个月大的伊凡为皇位继承人,指定拜伦为摄政王,次日安娜因痛风病过世。拜伦拥立婴儿伊凡为沙皇,史称伊凡六世。拜伦很快被伊凡六世的父亲布伦瑞克的安东尼·乌尔里希公爵策划的政变中被捕,流放西伯利亚。伊凡六世的母亲安娜·利奥波尔多芙娜被选为新任摄政王。

1741年,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在情夫法国大使拉谢塔迪侯爵和御医莱斯托克支持下发动政变登上了皇位,史称沙皇伊丽莎白一世。

1642年,伊丽莎白一世册封情人、乌克兰歌手拉苏莫夫斯基为伯爵并嫁给拉苏莫夫斯基。

1743年,俄罗斯在战争中击败瑞典,占领了一小块原属芬兰的土地。

1754年,伊丽莎白一世开始废除国内关税,设立贵族银行和商人银行,组织国际贸易的公司。

1755年,伊丽莎白一世创建莫斯科大学。

1758年,俄罗斯军队在七年战争中占领了东普鲁士首都柯尼斯堡,横扫整个东普鲁士。

1760年,俄奥联军重创腓特烈二世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占领了普鲁士首都柏林,普鲁士处于崩溃的边缘。

俄罗斯大事记

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去世,未婚且无子嗣,由她的外甥,彼得大帝的外孙普鲁士人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王室的彼得·路德维希大公继承皇位,史称彼得三世。彼得三世立即与普鲁士签署和平条约退出战争,归还整个东普鲁士以及七年战争期间占领的所有土地,转而与普鲁士结盟。让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神奇逆转局势击败奥地利。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特琳娜在情夫利哥里·奥洛夫等人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彼得三世自立为沙皇,史称叶卡特琳娜二世。

1763年,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病故,叶卡捷琳娜二世迫使波兰议会选举亲俄贵族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新国王,加紧控制波兰。

1767年,叶卡特琳娜二世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772年,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俄罗斯占领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以及部分拉脱维亚,面积9.2万平方千米、人口130万。

1774年,俄罗斯在对土耳其战争中获胜,迫使土耳其签署《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国脱离土耳其宣告“独立”。

1775年,叶卡特琳娜二世镇压了普加乔夫起义,开明改革开始收缩。

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将克里米亚划为俄罗斯边区,正式置于俄国政府管制下。

1792年。俄罗斯再次击败土耳其,迫使土耳其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和格鲁吉亚,俄罗斯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

1793年,俄普两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协议,俄俄罗斯占白俄罗斯(包括明斯克)、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大部、立陶宛一部,面积2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 万。

1795年,俄普奥三国将波兰剩余的国土全部瓜分,俄罗斯占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库尔兰、沃伦西部、西乌克兰大部,面积12万平方千米、人口120 万。

1796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病逝,儿子保罗继位,史称保罗一世。

1797年,保罗一世颁布新的皇位继承法,规定沙皇的长子是皇位法定继承人。

俄罗斯大事记

1801年,保罗一世在他新建的圣米迦勒城堡的房间中被一伙被解雇的官员谋杀,他的长子亚历山大继承皇位,史称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一世恢复了贵族的特权,宣布大赦逃亡的农奴,赦免或平反流放犯人,解除了贵族子弟不准出国留学的禁令,恢复从欧洲的贸易进口。

180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行政细化,推行部委制度,各部大臣由皇帝本人任命。

1803年,亚历山大签署自由耕作法,试图逐步解决限制俄罗斯发展的落后的农奴制度,规定农奴可通过赎身手段获得自由。

1809年,俄罗斯击败瑞典迫使瑞典割让芬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兼任芬兰大公。

1812年,俄罗斯击败土耳其迫使土耳其签署《布加勒斯特和约》,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同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遭受严重损失。

1813年,俄罗斯从波斯手中夺取阿塞拜疆。

1814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1822年,亚历山大一世下诏宣布共济会为非法,禁止共济会在俄罗斯的活动。

1825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病逝,他的三弟尼古拉根据遗嘱继位为沙皇,史称尼古拉一世。尼古拉一世一继位就镇压了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6年,尼古拉一世接见了刚刚从流放地归来的普希金,宣布现行的书报审查制度不适用于普希金本人,普希金有完全的创作出版自由。

1829年,尼古拉一世加冕,宣布自己是波兰国王。

1831年,俄罗斯镇压了波兰起义,尼古拉一世宣布取消波兰王国的自治地位,波兰被分割成为几个省并入俄罗斯。

1837年,俄罗斯建成了俄罗斯的第一条铁路,尼古拉一世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个火车司机。

1848年,尼古拉一世应奥地利帝国的请求,向匈牙利派出10万人的军队,镇压了拉约什·科苏特领导的匈牙利争取独立的起义,从而防止了奥地利帝国的分裂。

俄罗斯大事记

1855年,尼古拉一世在克里木战争败局已定时服毒自杀,长子亚历山大继位,史称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俄国被迫签署《巴黎条约》,被迫把多瑙河口及南比萨拉比亚归还给摩尔达维亚,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在黑海都不得保有6艘以上800吨的轮船和4艘以上200吨的船只,也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

1858年,俄国乘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际,以武力威胁清政府签署《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获得海参崴这个不冻港,以扩展其于西太平洋的影响。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

1863年,亚历山大二世出兵镇压了大波兰起义,把波兰王国降为俄罗斯的一个省。

1864年,俄国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北地区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确定了俄占中亚地区的东部边界。同年俄国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加索战争,将高加索地区彻底并入俄罗斯版图。

1865年,俄国征服了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国1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基本确立对中亚的统治。

1867年,俄罗斯和美国签订条约,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阿拉斯加。

1871年,在伦敦和会上,俄罗斯终于推翻了1856年在俄土战争中战败后签订的条约,取消了俄罗斯禁止在黑海拥有海军舰队等不利条款。

1873年,俄国与普、奥组成了“三皇同盟”。

1875年,俄罗斯和日本在圣彼得堡签订条约,日本承认南萨哈林岛为俄罗斯领土。

1878年,俄罗斯击败土耳其兼并南比萨拉比亚和摩尔达维亚,黑海沿岸的巴统等地并入俄罗斯版图。

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却遭遇恐怖袭击遇刺身亡,亚历山大二世次子亚历山大继位为沙皇,史称亚历山大三世。

1884年,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奥斯曼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瑞典王国、丹麦王国和挪威王国举行长达104天的柏林会议,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确定了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

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沙皇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法俄结盟。俄国借助法国的输血,工业化蒸蒸日上。

1892年,法俄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军事协定,共同反对德国。

俄罗斯大事记

1894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逝世,长子尼古拉继位,史称尼古拉二世。

1895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联合法国、德国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

1896年,尼古拉二世与李鸿章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俄国以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为借口,企图使清政府接受自己的控制;俄国军舰取得驶进中国任何口岸的权利;俄国取得在黑龙江、吉林修筑铁路(中东铁路)的权利。

1897年,沙俄派兵舰侵占了中国的旅顺和大连。

1900年,俄国参加八国联军,绞杀中国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斗争,并乘机占据中国东北。

1905年,俄罗斯国内爆发革命运动,被迫与日本签署《朴茨茅斯和约》,将侵占中国东北的部分利益转让给日本。

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形成了英法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同德奥同盟国帝国主义集团对峙。

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一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灭亡,由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所领导的临时政府所取代。

1918年,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处决。

标签: 俄罗斯 波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