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如果不英年早逝,后周能恢复唐朝时期的疆土吗?

纵横百科 163 0

根据情况来看,就柴荣时代后周政权的实力,很难击败辽国,收复汉唐故土。

柴荣如果不英年早逝,后周能恢复唐朝时期的疆土吗?

契丹帝国或者说辽王朝的建立,要比柴荣登基早数十年。

耶律阿保机于925年(辽·天赞四年,此时柴荣只有4岁)闰十二月亲征渤海。他次年攻下渤海扶余城,旋即围忽汗城(即上京龙泉府),渤海王大諲譔无奈投降。至此,立国229年的“海东盛国”渤海国灭亡。之后,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东契丹之意),以其子耶律突欲为东丹王。

契丹吞灭渤海国,极大提升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水平,加深了其汉化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吞灭渤海国,让契丹人拥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唐代模式的官僚体系,契丹的封建化进程大大加速了。至此,可以说,耶律阿保机终于构建好了这个以游牧国家的组织、体系、性质、传统为基础,囊括长城沿线农耕社会、跨种族、跨地域的“双元性”复合型契丹帝国!

柴荣如果不英年早逝,后周能恢复唐朝时期的疆土吗?

总之,阿保机“尽有奚、霫(古族名,并于奚)之地”又南掠中原、东灭渤海。算上被其继承者耶律德光从后晋手中夺取了燕云十六州。在柴荣的时代,契丹的疆域已是东临大海,西抵阿尔泰山,北至西伯利亚,南至今河北中部及山西西北部,并拥有人口约四百万。

经济上,契丹虽然可分为南农北牧的两种类型,但就全境来说,畜牧业占据着首要地位。契丹在适宜放牧的草原上建立国家牧场(群牧),任命契丹大臣为群牧官。加上战争中掠夺的马匹,契丹国“群牧滋繁,数至百有余万。”同时,因为大量汉人与渤海人的被劫掠和引入,契丹的农业得到了大发展,不仅南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户口丰殖”和“年谷屡稔”,北方地区也逐步开始了半农半牧的转化。

在手工业中,矿冶、特别是冶铁发展很快。阿保机初年,曾率兵南掠“幽、蓟,师还,次山麓,得银、铁矿,命置冶”。之后,由于底单占领了铁矿蕴藏丰富的渤海地区,更促进了冶铁的发展。契丹在“东京置户部司”以总坑冶,并在盛产铁矿的东京道东平县“置采炼者三百户”,还以渤海俘户在上京道置长乐县,“户四千,内一千户纳铁”。同时,随着渤海技术的传入,契丹冶炼锻铸技术亦不断提高,有的工艺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柴荣如果不英年早逝,后周能恢复唐朝时期的疆土吗?

政治上,契丹国以契丹贵族为主体,并联合汉、渤海、奚等族的精英分子参与统治。耶律德光则继承了其父遗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在中央设置了北、南两套机构。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的称为“北面官”,统治汉人、渤海人的官吏,称“南面官”。南面官大致沿袭唐制,中央有枢密院、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和翰林院等机构;在地方上为州县。

军制上,契丹“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军队有正军和家丁之分,奴隶、部曲只能当家丁。每一名正军配备打草谷、守营铺的家丁各一人。铁甲、马具、武器由兵士自备。契丹军队以御帐亲军最核心,即阿保机当年挑选骁健精锐者组织的“翰鲁朵”亲兵。此后,述律皇后“摘蕃汉精锐为属珊军;太宗益选天下精甲,置诸爪牙为皮室军”。这些人构成辽国的常备军,大约数万人。契丹亲王、大臣还带有私兵,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契丹、奚、渤海各部落首领还统率自己戍区的军队,为部旗军。总兵力可达数十万。

总之,辽王朝这样的半游牧半农耕政权,既有游牧民族的善于骑射、全民皆兵和战争成本低的传统优势,又拥有农耕民族的生产力强、组织度高、政权粘度强和经济多样性的新优势。因此,其既有大量优秀的轻骑兵;还有以手工业为支撑的重装骑兵,如著名的“铁林”骑兵;以及大量相对可靠、适应性的步兵。另外,多样性的经济使其有更强的战争潜力和对经济封锁的承受力。而中原体系的官僚制度还保证了其政权的韧性,使其不会如以往的游牧政权那样,仅仅因为一次惨败而分崩离析。

柴荣如果不英年早逝,后周能恢复唐朝时期的疆土吗?

所以柴荣以一个还未统一中国的后周政权,很难去撼动这样的一个强大敌人。

柴荣之后的赵匡胤,虽然军事能力也很强,但也不得不选择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通过“雄州和议”,与契丹人保持一个相对和平的关系,试图通过谈判手段收回燕云,至少是让北宋王朝积蓄力量以备将来。

由此看来,就柴荣时代,后周是没有足够力量去收复汉唐故土的。

标签: 后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