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就是五代十国后,中原汉人的一个睡不醒的噩梦,实现燕云十六州回归中华版图的还是元朝。能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不像题干所说,看某个人的能力,它首先要满足两大前提条件:内部是否具备综合实力;外部是否具备被征服的可能。满足这两个条件,柴荣的个人才能才有意义,否则都是空谈。
柴荣个人曾经定下“十年定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规划,可惜老天只给了短短五年时间,就让他英年早逝。那么,假如上天真的给柴荣三十年时间,柴荣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吗?我的个人观点是:不可能!
柴荣的个人才能,是否具备收复十六州的要求五代十国,虽然只有五十多年时间,但却涌现了好几个有杰出才能的皇帝,比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汉太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以及周世宗柴荣。他们都有机会实现统一全国,建立强大帝国的个人条件,但都因为种种原因,天不遂人愿。
要论综合实力,柴荣无疑是这几位杰出帝王中的翘楚。柴荣是典型的文武全才,他是唯一一位,当了皇帝,还能亲自提刀冲锋的五代皇帝,虽有不得已的成分,但关键时候豁得出去的勇气,绝不是一把人可比的。
柴荣的军事才能:
柴荣的军事才能,在他的第一次亲征就体现出来。即位之初,面对北汉和契丹的入侵,连宰相冯道都讥讽他跟李世民无法比,战场上七十余位大将逃跑。在如此困境下,他能毅然决然地亲临战场,并镇定地指挥,近乎散沙的部队,打了一个漂亮的完胜。
击退入侵后,柴荣立刻改革兵制,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边裁汰冗军,一边以赵匡胤张永德等为核心骨干,组建了强大的禁军和边军。
在认清形势后,柴荣将他的统一步伐,首先瞄准了西蜀和江南。显德二年,连克西蜀,得七州之地。显德三年至五年,连续攻伐南唐,收复江北十余州,逼得南唐去帝号称臣。显德六年,北伐辽国,四十二天获三关三州。
柴荣的治国才能
相对于军事才能,柴荣最突出的还是他的治国才能。五年间,他大兴人才选拔,甚至亲自考核生员;他改革刷新吏治;他均定天赋,开拓漕运;他修订法律,大兴文教。
这些工作,很多关键点,他还亲力亲为。比如选拔人才,生员的策论,他要亲自看。经使馆建设和刻印,他都要亲临视察。
五年间,他一边亲征,一边治国,亲力亲为,工作强度堪比超人,连朱元璋都得服他。
以柴荣个人的才能,我认为给他足够长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做到收复燕云十六州。
后周的内部条件,能否满足收复十六州的要求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首先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所以,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柴荣接受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
这个策略至今仍有争议,北宋也是采用的“先南后北”,这跟当时的环境有关。中国经历唐末战乱,又经五代十六国纷争,中原及北方经济基础几乎被摧毁,很难支撑大规模的战争。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必须要统一南方,靠南方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这就是柴荣征西蜀和南唐的原因。从南北军事实力对比,假以时日,统一南方不是难题。
除此而外,后周的军事实力和人才储备,也是足够的,柴荣手下,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和一大批善于治国的文臣。正是这批人,成就了赵匡胤的大宋天下。
所以,假以时日,柴荣也可以做到,让内部条件满足收复十六州的要求。
当时的天下环境,是否有被征服的可能那么,外部环境是否具备呢?做不到!
相对于其他两个条件,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的。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周面临的敌人是北汉和契丹,北汉虽小,但与契丹连成同盟,成为契丹对付后周的桥头堡。
柴荣在位的时候,正是辽国初期最混乱的时候,在位的皇帝,是人称“睡王”的辽穆宗耶律璟,是辽国内部宗派斗争最惨烈的时候。
柴荣在显德六年,突然改变了“先南后北”的策略,发兵征讨辽国,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机会。可惜四月发兵,六月份就因柴荣病倒而被迫撤军,当月,他就驾崩了。
这么看来,假如柴荣不病,是否有机会呢?事实上,辽穆宗面对后周大军,都做好了放弃燕云十六州的打算。
不过,我个人认为,即便柴荣不病,也没机会。辽穆宗在柴荣驾崩后的第二年,彻底平定了内乱,已经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后周了。
燕云十六州,东起蓟州,西到朔州,绵羊几千里,要想在辽国动乱的空隙,拿下十六州根本不可能。南面的几个州好打,东面的六州就是契丹人的门户,契丹人肯定不会轻易奉送。西面的四州在北汉的眼皮底下,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后周行动,他们不作为。
事实上,三十年后,西北还有一个崛起的大麻烦——西夏。北宋就是在辽国和西夏的夹攻下,耗尽了国力,始终无法梦想成真!
综上所述,假如给周世宗柴荣足够的时间,即便他个人能力再强,即便后周国力再强大,他们的对手辽国的强大,会成为柴荣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不可能!天时,非人力所能为也!
标签: 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