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只能被扫进垃圾堆?中国君主立宪制的尝试,为何失败了?

纵横百科 51 0

在人类的封建文明史中,集权君主制是最典型的政体,君主制也是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最久的政体形式。

17世纪后,欧洲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试图扩大自身政治权益,君主的权威受到极大挑战。

温和派别认为可以保留君主,但必须使其成为没有权力的虚君。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最早的君主立宪政体。

▲英国光荣革命

激进派别则认为应当直接推翻君主,甚至不惜将君主贵族直接“物理毁灭”。法国大革命后也曾产生过是否建立君宪的讨论,最终是路易十六被“断头”,法国建立共和制。

▲处决路易十六

19世纪的中国面临列强入侵的危局,摆在中国面前的是两条道路,要么学习英国、日本实行君主立宪。要么像法国、美国那样剔除君主建立共和。

▲民国初年的五色旗

清朝统治者自然不想被推翻,清廷决定效法西方,从制度方面开展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以实现国家富强。这是清末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型改革。

▲清朝第一届责任内阁

1901至1911年,清廷内部因“立宪”问题分化对立,进而演变成激烈的政治冲突和权利争斗,清朝君主立宪制尝试失败。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共和。

持续十年的清末新政,为何君主立宪问题迟迟无法取得进展?君主立宪制,为何无法挽救清朝的国运?

▲清朝资政院(议会)内景

一、王朝日落

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以相权为代表的官僚权力被不断压缩,皇权愈发强大。

明清两代,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大臣集团完全臣从于皇帝的权威。

▲朱元璋与明朝官制

清朝初年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拥有实权的八旗贵胄对国政有着极大影响。

清军入关后,延续议政王大臣的同时,清承明制设立内阁,但皇帝们设立南书房等机构逐步加强皇权。

▲康熙与清朝官制

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设立军机处。此后军机处逐步发展成清廷处理军国政务的核心机构并完全听命于皇帝,君主专制愈发稳固。

1842年,清廷在鸦片战争惨败。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失败的原因。

大部分人只看到了浅层次的军事差距,清廷自身也以此入手,于19世纪60年代展开了洋务运动,仿照西方建立近代军工体系、建立近代外交机构、教育机构,并向西方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成果之一——江南制造总局

还有一部分士人看到了中西方深层次的制度差距,如郑观应、陈炽、黄遵宪等人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西方政治制度。

他们发觉欧洲许多国家的君主制已经脱胎换骨,英国更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掌握实权,失去权柄的君主成为虚君,但无上地位得以保留,也能够为资产阶级提供政治地位的认定和贵族荣誉,二者共同促进英国走向国力巅峰。

▲大英帝国

而法国则直接推翻君主,确立人民主权地位,实行共和制。

君主制在中国实行两千余年,所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改革派士人中更被认可。

郑观应(清末“四大买办”之一),他在《救时揭要》等著作中大力陈述西方君主立宪制的组织形式和优点,“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提出清廷应当建立君主立宪。

▲郑观应

陈炽等人旅居香港,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着更直观的认识。陈炽等人认为英国强大的原因是实行君主立宪,“将权力交与议会,君民一心”。

郭嵩焘、黄遵宪等人是清廷最早的驻外公使,在欧美的生活工作,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君主专制对中国发展的限制。

▲清末外交

郭嵩焘提出“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设立巴力门(议会)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敝”。

19世纪下半叶,就在清廷轰轰烈烈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的同时。清朝的巨贾、开明士人以及部分官员已经认识到学习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他们逐步形成了立宪派势力。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等起义给清廷统治造成极大危机,为了缓解朝廷内部的满汉矛盾,获得汉人督抚的支持,满族贵族不得不对湘军、淮军系统的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加以重用。

▲汉人督抚控制的湘军

随着汉人督抚权力的增强,他们也不再满足于原来满人专制的格局,意图通过政治改革重新分配权力,而君主立宪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清权贵不想放弃权力,当时的满族不足全国人口的1%,他们担心一旦实行君主立宪,满族君主会彻底被汉族为主的社会抛弃。19世纪60至90年代,清廷对立宪呼声采取了忽视态度。

▲慈禧

清朝推行洋务运动的同时,邻近的日本也在1867年推翻掌握封建政权的德川幕府,并于次年展开西方化的明治维新。

19世纪80年代,由改革派武士转型而来的日本资产阶级快速成长,他们通过与日本天皇合作,获得政治地位,二者结合推动建立日本的君主立宪制。

▲日本明治天皇颁布宪法

实力壮大的日本产生了称霸东亚的野心,不断加强自身武装,试图挑战清朝并夺取朝鲜等地权益。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洋务运动成果化为一炬,曾被看做蕞尔小邦的日本狠狠地将清朝的大国颜面踩在脚下。

▲甲午战争

甲午战败后,清廷内部出现了向日本学习的呼声,认为日本能通过建立君宪政体实现自强,中国可以仿照日本的模式。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也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

许多留学生也改以日本为目的地,除文化相近,方便学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进而实现富强,这一点也对中国留学生产生极大吸引。

▲戊戌变法由立宪派推动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让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让中国背负了9.8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辛丑条约》的签订让国人对清廷失望至极,以孙中山为首的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认为,要实现中国的富强,必须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

▲签署《辛丑条约》

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成立同盟会,致力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家。在共和派看来,君主立宪并非国家富强的唯一选择。当时的列强中,法美等国就实行共和制,他们成熟的共和经验也被孙中山等人借鉴。

推翻君主建立共和,将“家天下”变为“公天下”,无论是美国的总统制,还是法国当时的议会制,都照样能让国家强大。

▲19世纪末法国共和政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此后几年里,同盟会相继在惠州、湖南、广州等地组织武装起义,但均以失败告终。

▲同盟会

内忧外患中,清廷认识到与其被共和派推翻,不如与立宪派妥协,清末最后一场改革——清末新政,由此拉开序幕。

清廷立宪是被动推行的,与英日等国的国情差别巨大。英国贵族自1215年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至1688年“光荣革命”,君主权力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缩小,形成了虚君传统。

日本天皇在12至19世纪中被武士的幕府政权架空,未形成强大的封建君权,反倒是明治维新后需要资产阶级的支持来稳固权力。

▲日本君权弱小

反观中国,古代封建集权不断加强,强大的君权给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造成了极大阻力。

从1840年被强行打开国门,清廷在一次次的列强入侵中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但传统观念的束缚让清朝统治者和保守派官僚不关注君主立宪的呼声。

满汉矛盾也让清廷惧怕因君主立宪而丧失利益,这种不情不愿的立宪改革注定难有成效。

▲清末危局

二、“立宪战争”

庚子国难后,大批保守派因反对洋人而离开权力中枢,改革派开始在朝廷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为了应对巨额赔款以及推进改革,清廷首先对财税进行改革。

甲午战争前,清廷每年税收和之处稳定在8000万两左右。但到了1903年,清廷岁入1.04亿两,支出1.34亿两。随着北洋新军建立,路、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清廷的财政赤字每年都在扩大。

▲清末铁路系统

共和派对清廷推行的改革并不满意,孙中山在《社会主义的分析》里写道:“清朝以少数人压制我多数汉人,故种族革命以起。”

共和派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作为突破口,不断发动武装起义,意图唤醒民众推翻清朝的热情。

▲1911年黄花岗起义

清廷内部支持君主立宪的呼声也不断加强。满清贵族试图用“民主改革”的旗号来愚弄民众,以延续爱新觉罗家族的政治寿命并维系自身政治利益。

对此,清廷做出了预备立宪的表态,光绪帝于1905年7月颁布了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大臣出洋考察的上谕,五大臣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以为立宪之预备。

▲五大臣出洋考察

五大臣认为法国的共和制、英国的虚位君主都不适合清朝,反倒是德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因保留了君主崇高的地位和任命官员等权力,不完全算“政治吉祥物”,这样的“有存在感”的君主立宪制最适合清朝。

五大臣看到了清朝与欧美、日本等国的差距,其关于立宪及设立责任内阁的奏请受到清廷重视。

▲21世纪,日本天皇出席国会开幕式

政治改革必然涉及权力再分配,预备立宪启动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围绕政治权力的再分配展开激烈斗争,致使政潮迭起。

1906年9月,清廷中央官制改革启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欲借机裁撤军机处,按照立宪国家成立责任内阁,由他的盟友庆亲王奕劻出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自己做副总理大臣,以此控制清廷政治中枢。

▲奕劻

此方案一出,立即遭到满族权贵醇亲王载沣、以及袁世凯的政敌、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瞿鸿禨的坚决反对,反对立宪的官员们认为君主权威不容挑战。

1907年,清廷发生“丁未政潮”。岑春煊、瞿鸿禨等人参劾庆亲王,致使袁世凯的亲信、黑龙江巡抚段芝贵遭撤职查办,庆王之子载振被免去农工商部尚书一职。

▲岑春煊与瞿鸿禨

袁世凯和庆亲王则联手将岑春煊排挤出京,继而贿买御史,参劾军机大臣瞿鸿禨“暗通报馆……分布党羽”,致使瞿鸿禨被革职。

奕劻-袁世凯集团与岑瞿集团的斗争,看似是关于是否建立责任内阁的争论,实际上是清廷各个集团为争夺实权而进行的争斗。

▲清末士人“立宪请愿”

丁未政潮最终以奕劻和袁世凯的获胜而告终,但立宪政治改革引发的权力斗争并未因此归于平静。

除了清廷各个政治集团的“借题发挥”,满族统治者也不想因为立宪而失去至高无上的权力,满汉冲突则严重制约着立宪的推进。

丁未政潮平息后不久,老道的慈禧就进行权力再分配,她将袁世凯兵权削去并调离北洋,改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明升实降。

▲北洋新军是清末新政主要成果

以陆军部尚书铁良、负责官制改定的荣庆为代表的一大批满蒙官员对君主立宪政体也是全无好感,认为是汉官偷梁换柱取得权力的幌子,因而对立宪大加反对。

1907年6月,慈禧太后乘罢黜瞿鸿禨军机大臣之机,任命醇亲王载沣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以此达到既制衡庆、袁权势,同时又加强中央和满族皇族集权。

▲载沣

从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决定“预备立宪”,到1907年立宪派与反立宪派斗争引发的“丁未政潮”,清廷立宪兜兜转转两年间,并未取得任何成果。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世一系,同时宣布“十年后实行立宪”。但这只是清廷做的表面文章,意图缓和立宪派的情绪。

▲《钦定宪法大纲》

从1901年新政开始,清廷的“预备立宪”就困难重重。清廷各派的政治斗争;满汉官员的观点对立;慈禧等皇族加强皇权的企图;共和派的强烈反对,一系列原因让立宪处于“停摆”状态。

1908年11月,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清廷权力中枢大换血,一度被搁置的立宪问题迎来转机。

▲光绪帝的崇陵

三、大梦一场

两宫去世后,因光绪帝无子,他3岁的侄子溥仪登上了皇帝宝座。因年幼,由其父醇亲王载沣(光绪帝之弟)摄政。

慈禧去世前,为使权力平稳过渡,将资格甚高的庆亲王奕劻支出京城。载沣摄政后,又以“足疾”为由,将他素来厌恶的袁世凯赶回了河南老家。支持建立责任内阁的奕-袁集团瓦解,以载沣为首的少壮派满族皇族掌握了最高权力。

▲赋闲在家的袁世凯

清廷为推进军事、经济等改革,不断增收赋税。1905到1910年,清廷岁入从1.02亿两增加到2.96亿两,支出却从1.37亿两增加到3.33亿两,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面对清廷竭泽而渔般的盘剥,民众苦不堪言,对清廷统治愈发反感。汉官为首的改革派也不满于满族权贵把持权力,立宪法、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的改革目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压力之下,载沣为首的少壮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立宪进程,试图缓和民间的反对声浪。

▲清末民众生活困苦

1909年10月,除新疆以“教育不足”为由暂缓办理,清廷在各省开设咨议局(共21处),是为省级议会准备机构。

1909年底,各省咨议局进行了议员选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选举,具有进步意义。

▲江苏咨议局(今南京市湖南路10号)

但咨议局在权限上并不等同于地方议会,其决议案必须由督抚衙署下设的会议厅审查,缺乏议会的直接立法权限。除此之外,中央层面的议会开设迟迟没有进展。

立宪派对此并不满意,1910年2月,各地督抚相互通电商谈要政,督抚们认为内阁与国会是当前救治时弊的关键。

▲湖北咨议局(今武昌起义纪念馆)

随后,立宪派官员积极活动,趁势发起国会请愿运动时,云贵总督李经羲、两广总督袁树勋、黑龙江巡抚周树谟等人先后上书速开国会。

年轻的醇亲王载沣难以应付,更不好一下子得罪这么多的地方大员。

1910年9月1日,清朝资政院(议会)举行第一次开院礼。议员200名,钦选、民选各一半。由于新疆未参与选举,故民选议员减少2员,钦选也相应减少2人,第一届资政院员额196人,满族皇族溥伦出任首任总裁(议长)。

▲溥伦(左一)

资政院和地方咨议局一样,并非职能完善的立法机构,军机处处处制约资政院的权力。满族君主贵族仍是国家政权的主导,因此资政院议员们仍不断要求“开设国会”并建立责任内阁制,实现真正的君主立宪制。

面对督抚的奏请设立内阁和立宪派发起的国会请愿运动,外加资政院与军机处的权力争斗,清廷出于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必须考虑国会与责任内阁问题。

▲第一届资政院选举

1911年,隆裕太后下旨废止军机处,实行内阁制。同年5月18日,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的第一届责任内阁正式成立。

庆亲王内阁总计13人,但满蒙贵族却占到了9人,其中7人还是皇族。而占人口多数的汉官却只有4个内阁名额,且多为学部、邮传部职务,军政大权均被满族阁员把控。

▲庆亲王内阁

立宪派对庆亲王内阁的设立极为不满,认为是满族贵族假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各省咨议局对庆亲王内阁也进行了联名反对。部分立宪派极度失望,甚至倒向共和派。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多省发布通电脱离清朝管控,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辛亥革命

面对革命浪潮,庆亲王内阁无力应对,摄政王载沣也难以调动战力最强的北洋新军。

清廷被迫准许北洋新军的灵魂人物袁世凯出山。1911年11月16日,成立仅182天的庆亲王内阁倒台,袁世凯接任内阁总理大臣,组建清朝的第二届内阁。皇帝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被逐出权力中枢。

在11名阁员中,仅理藩部大臣达寿出身满族,汉族官员成为袁世凯内阁的绝对主体。

▲袁世凯

袁世凯一面命北洋新军适当弹压革命党人,同时与其展开谈判。而在清廷内部,袁世凯夸大革命党实力,表示北洋新军无力彻底镇压,只能在清室退位的基础上,尽可能保障满清皇族利益。

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室隆裕太后无力反驳。1912年2月12日,6岁的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终结。

▲《清室退位诏书》

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北洋政府建立。清朝失败的立宪运动最终葬送了自己,共和派战胜了君主立宪派。

清室退位后,仍被允许居住在皇宫之中,皇帝及贵族尊号一并保留,大总统对其待以外国君主之礼。北洋政府每年拨付400万银元,作为退位清室费用。

▲1917年,溥仪在太和殿

清末的立宪运动延续近10年,是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后清朝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近代化改革。

相较于英日等国,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和强大集中的皇权成为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巨大阻碍。

满族贵族不愿意放弃权力,在立宪时间和过程上不断虚以委蛇。保守派官员为了保住政治地位,对君主立宪制大加伐挞。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清廷立宪的速度。

▲清末资政院议员合影

而满族作为统治民族,满汉之争始终存在于立宪之争中,满族担心大权旁落并遭到清算,汉官则不满于人口占绝对少数的满蒙贵族长期把持核心权利。

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让清廷使用未能主动向君主立宪制靠拢,立宪举步维艰,而清廷的腐朽和盘剥让共和派的不断壮大。

清朝没有英日那种适宜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国情,法国等国成熟的共和制又为中国提供了摆脱君主的另一种政治选择,最终,无法排解自身种种矛盾的清朝最终倒在了立宪的道路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