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3月10日是文绣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文绣的亲戚们急于挽救这个没落的家庭,擅自把文绣的玉照放进了选秀妇女的照片里。然而,末代皇帝溥仪看到了四幅少女的照片,并将她们围起来。在当时的四幅美女照片中,除了文绣之外,还有一位长相像仙女的婉容,她就是后来的溥仪的皇后。
为什么溥仪把它放在一个优美的圆圈里,看起来像凤姐的文绣,真的得到了溥仪的喜爱?真的是溥仪视力差还是他叛逆?为什么溥仪认为四个人都一样?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溥仪的视力无关。原因在镜头上!1922年,最好的相机,德国9×12cm老折叠式相机,只能拍8×10.5cm干版,DAG镜头,焦距13.5cm,光圈f/6.8。
熟悉摄影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参数很低,基本上可以看到所拍摄照片的轮廓。原来,当时相机的像素是模糊的。溥仪看到这么多女孩子的照片,就随便选了一张。这就是文绣。从那时起,文绣就被锁在金丝雀般的金笼子里。文绣,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喜欢读书、写作和安静。
虽然溥仪首先描绘的是文绣,但由于种种原因,她未能成为皇后。1922年底,紫禁城在一场诡异的庆典中迎来了17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和他的小妾的婚礼。这里的“小妾”是14岁的文绣。最重要的是,婉容的性格和相貌都比文绣好。因此,大婚之后,婉容赢得了溥仪的青睐,而文绣显然被忽视了。
从目前三人的大量照片来看,文绣在三人的婚姻中并没有过得很好,因为她脸上很少有笑容。同时,婉容和溥仪之间的关系似乎也相当和谐。溥仪与婉容不仅经常看外国电影,骑自行车,摆弄照相机等,还经常用英文情意绵绵地通信。在情感上被忽视的同时,文绣也和婉容一样,遭受着无性婚姻的折磨。溥仪无能一直是众所周知的公共秘密。
在这种情况下,文绣和婉容自然会感到孤独。至于溥仪不能做人情的原因,服侍溥仪的清朝末代太监孙耀庭曾说:“溥仪是水路不走走旱路(喜欢同性)”。这样,从文绣的角度看,这段婚姻只能给他起到“贵妃”的虚名,这自然预示着她之后的离婚革命。
“革命”有“诱因”。文绣离婚的诱因,除了与皇后的不和和无性婚姻外,还是一种直接诱因,就是文绣自己的想法是想离婚。任何时候,一个人都需要勇气才能脱离表面上的生活。可以说,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的文绣,并没有想好未来该如何生活。但有一件事她已经明白了:比现在好。经过周密策划,文绣乘机于8月25日下午3点与姐姐文山逃跑,并命令司机驾车前往天津共和饭店。下车后,她住进了37号房间。
陪同他的太监很困惑。当文绣秀让他回去告诉溥仪,“文绣要告皇帝,决定和他离婚”时,他大吃一惊,赶回靖远向溥仪汇报。溥仪吓坏了,立即命令文绣回来,但他终于扑到了空中,文绣已经转移了位置。溥仪很快就收到了文绣的律师信:“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独抱,愁泪暗流;备受虐待,不堪忍受。今兹要求别居,溥应于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实行同居。否则唯有相见于法庭。”
如果溥仪不想上法庭怎么办?当然是私了。最后,经双方律师协商,文绣最终同意了溥仪的条件:给予文绣5.5万元赡养费,私下离婚。1932年,离婚的第二年,文绣回到北平母亲身边,恢复了“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福佑街的私立中小学当了语文和绘画老师。
文绣能过上这样稳定的生活,但不久,她的原名叫额尔德特·文绣,之后大量的人全来看热闹。随即,记者和好心人蜂拥而至,但在文绣的带领下不得不辞职,与姐姐隐居。1953年9月17日,文绣在家里做事时,忽然倒地身亡,根据相关研究,文绣很可能死于心肌梗塞。文绣死的时候仅仅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