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登基后变无为为有为,表面重儒实则儒法并用

纵横百科 91 0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其母为王皇后。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而且,汉武帝继承了“文景之治”的政治经济成果,可以说是一位在政治经济基础相当不错的条件下继承皇位的。

可是,在他初即位之初,他却没有能真正地执掌皇权,因为当时他的祖母窦太后还掌控着皇权,窦太后领着一帮老臣和外戚把持着朝政。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崩逝,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

但是,即便是汉武帝已经君临天下,但他仍然受到了两股力量的制约:一是朝中的老臣和外戚,王皇后、窦婴、田蚡等对朝政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二是分封在外的刘姓诸侯王,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是采取一些措施积极削弱分封的藩王,可是,当时做得并不彻底,也还不具备彻底削藩的条件,所以,留下的藩王依然对汉武帝所掌控的中央政府有抵触举动。

汉武帝很有雄心壮志,强化专制皇权是他的志向,上面的两股力量如果没有被削弱,他是不会甘心的。窦太后在世时,他当傀儡皇帝,窦太后崩逝了,朝中的老臣,还有他的母亲王太后,又要来对他指手画脚,这是他不能容忍的。对于汉武帝这样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来说,窦太后已崩逝,他专权的机会来了,他是不会再当傀儡皇帝的。按汉武帝的性格和志向,他是绝对不会再受制约于朝中权臣和各地的藩王的。

所以,汉武帝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有力地摆脱了后宫、外戚和朝臣对他的制约,他彻底改变了汉初及文景时期“无为而治”的治政风格,采取了儒家积极有为的政治策略,大力提高皇权专制,完善专制集权的治理方式,把皇权专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刘彻

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政策,消除之前消极的意识形态,并吸取新人才,用以对抗和替代朝中的老臣,培养新生力量,达到皇帝掌控朝政的目的;二是新组建了与“外朝”对应、对抗的“内朝”,借以削弱“外朝”(主要是丞相)的力量,让“内朝”来制约“外朝”,便于皇帝掌控,如此一来,原来的老臣、权臣就在朝中失去了影响力,皇权专制因此而得到强化。三是化强廷尉的权力,让廷尉成为皇帝监督和侦查朝中权臣和王公贵戚的有力工具,通过廷尉充分发挥司法机构的效用,强化皇权专制。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还是很有作用的,武帝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强势的时期之一,这也符合当时的历史趋势,对于巩固中央集权,促成汉王朝走向强盛起了相当的积极作用。下面具体分析汉武帝的三个重要措施。

第一,通过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政策,改变“无为”为积极“有为”,革新意识形态,抑制保守势力,启用儒生新力量,强化皇权。

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登基,是有些幸运的,原本,他非嫡非长,在景帝刘启的十四个皇子中,他排位第十,要成为皇位继承者是难度很大的,可是,刘彻运气很好,他的兄弟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相对来说,他是最适合也最有条件继位的皇子。

汉景帝的正宫皇后薄氏无子,而且也不受宠爱,景帝便根据“无嫡立长”的原则立了栗姬所生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也立刘彻为胶东王。原本以为刘彻就这样当一个王了,可是,后来的变化把他推上了太子之位。

刘启

这有他的母亲王夫人的功劳,也有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的功劳,因为这两个地位特殊的女人非常讨厌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以向景帝吹耳边风、疏远景帝与栗姬的关系等方式来打击栗姬,特别是在景帝刚废除薄皇后之后,这两个女人故意唆使大臣替栗姬请求立她为皇后,这惹怒了景帝,导致栗姬被贬,刘荣也失去了太子之位,使刘彻顺利被立为太子。

长公主的目的是把她的女儿阿娇嫁给刘彻,以加强她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而王夫人是想让他的儿子刘彻未来成为皇帝,她自己成为皇太后,便找机会像窦太后一样擅权揽政,有这两个厉害的女人帮刘彻,刘彻算是幸运的。

此外,刘彻的幸运还在于他的兄弟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太子刘荣被贬为临江王,因盖临江王宫殿侵占了宗庙土地被召见审问时因惊恐而自杀了。皇次子河间献王刘德虽表现得很贤明,集古书、招儒生、研学问,很文雅,可是,他却违反礼制,向皇帝进献八佾舞并议立三雍,行僭越之举,被皇帝责问后吓出重病,也死了。皇三子临江哀王刘阏英年早逝;皇四子鲁恭王刘余天生口吃,整日迷恋于搞建筑,看来是难成大器。不过,他还干了一件重要的事,因扩建宫殿,他在孔子老宅墙壁内发现了大批古文经书,有文化贡献。

此外,皇五子江都易王刘非好战,穷兵黩武;皇六子长沙定王刘发系程姬的侍女所生,身份卑微;赵王奸诈无比,好管闲事;胶西王喜欢男宠又凶狠残暴;中山靖王骄奢淫逸、玩乐成性;广川王平平无奇、庸庸碌碌;胶东王备受得宠却搞起了谋反;清河王碌碌无为又没有儿女;常山王蛮横放肆、屡犯律法。

刘彻的兄弟们都表现不怎么样,所以,这让刘彻幸运地取代了刘荣成为皇位继承人。

刘彻在皇子中是“老十”身份,即位后又被窦太后压制了一阵子,所以,在朝中他一开始是很难展开手脚推行他的政策主张的。

无为而治

特别是从文景时期延续下来的“无为而治”策略,所主张的是轻徭薄赋、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这样的意识形态阻碍了汉武帝推行他的政治策略。而且,朝中的老臣们已经习惯于坚守“无为而治”的治政方略,汉武帝想要有所作为,必须先从改变“无为”的意识形态入手。汉武帝想要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步是必须先走的。

正在此时,董仲舒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这建议正好符合汉武帝的要求,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决定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政策,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时期,汉武帝所需要的正是有助于大一统专制皇权的统治思想,所以,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学说以及君臣伦理观念等,更适合于这个想大有作为的新皇帝。

董仲舒的建议刚好为汉武帝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可以用儒家的学说来取代之前的道家理论,此时,窦太后已死,朝中已经没有支持道家统治思想的有力政治力量了,汉武帝可以比较顺手地以儒家的积极进取观念和大一统的思想来取代“无为而治”的治政策略。汉武帝找到了他所需要的有利于强化皇权专制的新的意识形态。

其实,从汉武帝执政开始,儒生入朝为官就开始被接受了,朝中的高官权臣为了迎合汉武帝也开始推荐儒生,比如,太尉窦婴、丞相田蚡就曾就荐举儒生王臧为郎中令,推举赵绾为御史大夫。而且,这些高官还开始褒扬儒术,贬斥道家,支持汉武帝实行政治改革。

窦‍猗房

只是,当时窦太后还在世,她对朝臣们褒儒贬道的言行十分不满。建元二年(前139年),她故意罢了朝臣们推荐的儒生王臧、赵绾的官,连保荐这两个儒生入朝的太尉窦婴和丞相田蚡也受到牵连,被窦太后免了职。

窦太后的崩逝,使汉武帝可以放开手脚来推行儒家的治政策略。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他亲自策问,而在这次策问中,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他的建议,这导致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

董仲舒的主要建议是: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应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这一建议。

此外,汉武帝还采纳丞相卫绾的建议,罢黜了一批不研究儒学而研究其他学说的士子们的贤良资格,如对于研究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学说的人,都不能再是贤良了。后来,若不研究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也被一律罢黜了。

其实,这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大张旗鼓地把“黄老之学”排除于官学之外,借此来打击朝中青睐于道家学说的老臣们。

公孙弘

与此相应,汉武帝开始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进入朝中任高官,比如,他将儒生公孙弘提拔至丞相的位置上,这在汉朝之前的朝廷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事。

此外,汉武帝还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有五十人被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

显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最重要的统治策略,这一策略分六个阶段推行,包括罢黜刑法、议立明堂、增置博士、绌抑黄老、制策贤良和任用儒吏。不难看出,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是一整套“三位一体”的系统政治措施:一是在思想意识上抑制“黄老之学”,推崇儒家学说;二是吸收儒生入朝为官,为专制王朝的建设筹备人才;三是重用年轻儒生,逐步淘汰有保守观念的老臣,摆脱老资格的大臣对皇帝决策的干预。

通过这一措施,汉武帝能摆脱老资格权臣和德高望重的宗室长辈的钳制,朝纲独断,强化皇权专制。

第二,通过建立中朝,削弱外庭公卿大夫的权力,强权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摆脱丞相等外朝大臣的牵制。

汉武帝是汉朝第七位皇帝,在他之前,如惠帝、文帝、景帝时期,有一个传统,即大多由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来担任丞相,可是,这一传统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已经不适应了。其中一个原因是老臣们观念仍然停留在文景时期的“无为”策略上;另一个原因是老臣们倚老卖老,总是看不惯汉武帝的改革方略。所以,这便造成了丞相与汉武帝的诸多摩擦,造成了相权与皇权矛盾的激化。

刘彻

在武帝统治时期,当丞相是非常危险的,经常轻则被贬被撤职,重则被流放被处死,所以,当时武帝朝很多大臣都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当心他们难保性命。

在汉武帝看来,丞相屡屡对他的政令不配合甚至极力反对,对此他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为了让自己的政令畅通无阻,他索性使出了一个新招,即另设了一个新的机构——“中朝”,让尚书台发挥重要作用。

“中朝”是对应于“外朝”说的,其实也就是内朝,用以抑制外庭。中朝的人员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组成。这与外朝完全不一样,外朝由公卿大夫组成,而内朝是皇帝的亲信,是皇帝很容易指挥的人员。

汉武帝设立中朝有两个重要目的:一是强化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在汉初,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经常有丞相参与商议,丞相甚至还拥有一定的参与议政决策的权力,而中朝建立之后,皇帝对于军国大事的决策就不必再与丞相商议了;二是利用中朝中的亲信、宾客来对付外朝的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等,内朝的官员资格浅、年轻,容易管理,汉武帝利用容易管理的官员去制约不那么听话的外朝官员,达到了强化皇权的目的。

汉武帝所建立的中朝,主要由三部分官员组成:一是尚书,即由皇帝身边掌管笔札的小官提拔起来的,后来,尚书的地位提高了,有了官署、官属和具体的职司;二是近臣,包括侍中、左曹、右曹、诸吏、散骑、常侍、给事中等,皇帝从他所亲信的九卿或其它官员、儒生中选拔他说信任的,给予他们以“侍中”“常侍”等名号,称为“加官”,这“加官”虽有衔无权,但因为有这头衔便能进出禁中,有资格参与机密大事的商议,所以,他们属于皇帝身边的人,有时皇帝会授予他们临时性权力,拿着旨意去批驳外朝大臣。三是将军,包括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等,这些将军大都是皇帝的亲信,他们由皇帝任命而去指挥军队,而战事结束后,又把军权归还给皇帝。这些将军往往还有参与机密事商议的资格,以将军的身份进入决策圈。卫青等就是这样的将军。

中外朝示意图

显然,中朝的设立使汉武帝实现了对于老资格朝臣特别是丞相的摆脱和控制,他利用中朝支配外朝,把丞相原来的权力收到了中朝,而中朝的官员一般是资历较浅、又是皇帝的亲信,他们便于皇帝的控制,所以,皇帝能直接支配中朝,不会出现决策分权的事。不过,这也为汉代后期外戚和宦官把持中朝埋下了祸根。中朝的设立使皇权专制集权制得到大大的强化。

第三,强化廷尉,实施监督密报措施,控制权臣,强化皇权专制。

汉武帝时,廷尉属九卿之一,廷尉有三大职责和权力:一是执掌天下刑狱,每年全国断狱总数要汇总到廷尉,由廷尉全面掌控,郡国若有疑难案件,要报到廷尉,由廷尉作最终裁决,廷尉还有权派员到地方去处理重要案件;二是廷尉对于“三公”所提出的判决主张,有权提出修改意见,廷尉可以根据诏令去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公大臣,这等于是掌握了生杀大权;三是掌握着礼仪﹑律令的修订权和解释权,这是很厉害的权力,可以充分利用律法武器,打击对手,为巩固皇权卖大力气。

汉武帝时,张汤就是一个非常严酷的廷尉,他先前只是长安狱吏,后来被提升为侍御史,在负责审理“三王谋反案”(即淮南王、平西王、江都王三个诸侯王谋反大案)时表现突出,张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把提拔为太中大夫、廷尉,后来还升为御史大夫。张汤是汉武帝的一把行法“利剑”,利用律法武器,为汉武帝抑制权臣,惩罚王公贵族,打击封地藩王。张汤备受武帝的恩宠,而汉武帝就是利用张汤这样的廷尉,制约和控制权臣、王公、贵戚,达到强化皇权专制的目的。

武帝朝虽说主要是以儒家思想治国,其实,应该是儒法并用的,内朝的设立是重用儒生的一项举措,而廷尉权力的加强却是依照法家的理论在治国,可见,只要是对强化皇权专制有益的思想,汉武帝都会很乐于拿来用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