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被人给追地跑到了楚悼王停尸的地方,然后就趴在了楚悼王的尸身上。关于这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到有点儿诡异(或者奇怪)?
堂堂的一个楚王去世,难道不放入棺椁里面吗?楚王又不是穷得买不起棺材的穷苦老百姓,尸身就那么停放在那儿,这不太合乎情理了吧!说当时楚国就这么个风俗,那俺也不跟你抬。
那么就是吴起推开棺材盖儿,然后趴在躺在棺材里的楚悼王尸身上。棺材就那么大,吴起往尸身上一趴,楚悼王的尸身能露出多少来?就算露出一星半点儿的来,那也不能有七十多人都射中了啊!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看司马迁的原文: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做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大家都说吴起趴在楚悼王尸身上面,就是从这句“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来的。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伏之”在这里应该怎么个解释。
实际情况就是,吴起跑到楚悼王的棺椁那里,把楚悼王的尸身给搬了出来。接下来,要么就是吴起拿楚悼王尸身当了挡箭牌,要么就是躲在了它的后面。
“伏之”的情形,大概也就是如此。也只有是这个样子,楚悼王的尸身才能中上七十多箭。不然,解释不通啊。
那么问题又来了,吴起为什么会跑到停放楚悼王尸身那地儿?是吴起知道在劫难逃后的有意为之吗?
有句话叫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其实就是,吴起被人给追地到处乱跑,一不小心就跑到了楚悼王停尸的地儿了。吴起根本就没意识到那些人会对他下手,要不吴起为什么不提前跑路,非要等到人家对他发难时再跑?
说吴起知道自己在劫难逃,这是他临死之前留下的一个计策,其实也是有点儿硬扯。持这种说法的人呢,不外乎觉得吴起这种人,怎么也得留下点儿什么计策之类的吧。就这么窝囊地死了,有点儿对不住粉丝。
打个比喻,一个歹徒被警察追得无路可逃了,正好看见一个人,就把他给挟持住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啊,警察一起开枪,把歹徒和人质都给打死了。吴起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馀家。
当时参与杀吴起的那些人,事后大多都被继位的楚肃王给杀了。大家看一下,杀了七十多家,而且还是“夷宗”。这也会让人们觉得,这是吴起死前的计策生效了。
楚肃王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充分利用吴起被杀这件事儿大做文章。把七十多家全都给“夷宗”了,宗室大臣们的势力由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一个石头打下了好几十只鸟来,看来,真正高明的还是继位的楚肃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