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却只冷冷说了四个字:国贼已除

纵横百科 42 0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过无数的名将,但能被称为“兵仙”的,唯有韩信一人。

“背水一战”、“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如果战争是一门艺术,那韩信就是楚汉之争中最高产的艺术家。然而,这位兵仙却没能为自己换来一个圆满的结局。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萧何和吕后骗到宫中,诱杀于钟室内,年仅35岁。

回想十年前,正是萧何的月夜挽留,才让韩信有了在大汉挥洒才华的机会,说他是韩信的伯乐也不为过。但为何到了最后,他又要对韩信痛下杀手呢?

故事得从韩信这个人本身说起。

韩信带兵 多多益善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韩信携剑入伍,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然而,这位未来“兵仙”的求职之路,却并不顺利。

他先是加入了项梁的部队,却没得到什么表现机会。项梁死后,项羽继承了他的势力。在项羽手下,韩信的地位略有提升——他被提拔为执戟郎中。这个职位相当于项羽的亲卫队员,韩信因此有了更多和项羽接触的机会。

他多次找准机会,向项羽进言献策。

但项羽一向刚愎自用、任人唯亲,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听取一个保安队长的意见的。

眼见领导根本不把自己当回事,韩信非常沮丧,刚好此时他听说西边的刘邦是个能识人用人的好老板,于是他果断辞了职,加入了汉军。

可没想到的是,刘邦也瞧不上他,只让他当了一个小小的仓库管理员。

但好在萧何慧眼识英才,他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说此人是“国士之才”。

刘邦起初是不信的,但架不住萧何信誓旦旦地担保,于是,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个面试的机会。

在这次谈话中,韩信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战略眼光。他反对张良等人提出的韬光养晦的战略,主张应该趁着蜀地三秦立足未稳,主动发起进攻。

要知道,当时刘邦的军队刚刚吃了大败仗,很多将领都跑路了。韩信这个想法,不仅是打了张良等人的脸,也意味着全军将承担非常大的风险。

但刘邦从韩信的计划中看到了夺取天下的希望,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

然而,如果说韩信在军事上是个巨人的话,那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可以说就是个幼童的水平,这一点,在刘邦荥阳之围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

代理齐王与“真齐王”

汉军拿下蜀地后,东出伐楚。刘邦命韩信向北方进军,自己则率军直扑项羽老巢而去。

韩信一路势如破竹,仅花了一个月,就灭了魏、代、赵三国,随后又胁燕定齐,几乎把这场北伐打成了自己的个人秀。

而另一边,他的老板刘邦就比较惨了,当时,他正被项羽的部队围困在荥阳,情势十分危急。然而就在这时,韩信给刘邦写了一封信。

韩信在信中说:如今齐国已经拿下了,但是这里的人素来不服管教,又与楚国接壤,为了长治久安,我韩信申请当个代理齐王。

本来封个王而已,不是多大的事。刘邦一路打过来,之所以能得到诸侯的支持,就是靠得封王的结盟方式。况且以韩信的功劳来讲,封个齐王绰绰有余。

但是,韩信在这个时候写信请赏,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两样了——在刘邦看来,韩信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你不答应给我封王,我就不派兵就救援你。

刘邦哪里受得了这个,当即破口大骂。但好在张良陈平等人拉住了刘邦,劝他暂且答应韩信的要求,等解了围再说其他。

韩信就这样如愿当上了“齐王”,在他看来,自己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这个“齐王”的位置迟早是自己,自己写那封信,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封早不早晚不晚的信,让他失去了刘邦的信任。

功高震主 不反也得反

公元前202年,项羽垓下自刎,楚国覆灭。韩信看着身后飘扬的汉旗,内心激荡不已。

“‘万人敌’倒下了。如今,我已是世人公认的‘功高无二,略不出世’。什么张良、萧何,以后在我韩信面前都要略逊一筹。”

此时,他心中只剩下一个疑问:

“陛下会如何奖赏我呢?”

韩信不知道的是,刘邦同样也在苦恼这个问题。

如果仅以功劳大小来说,就算给韩信再封个王也不为过,然而,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再说了,这家伙如今兵权在握,再给他封地,那不是就是给自己培养敌人吗?

刘邦找来萧何,但他同样也没有什么办法,反倒是劝刘邦,要注意韩信“功高盖主”。

于是,韩信不仅没有等来封赏,反而被解除了兵权,封地也从齐国改到了楚国。

按道理说,聪明人到这个时候都应该明白过来了——这明显是皇帝已经生出了猜忌之心,如果还想活下去的话,就该收起尾巴,低调做人了。

但韩信偏不,他带着私军在楚地四处巡游,到处找那些当年瞧不起自己的人耀武扬威。还和项羽的旧部钟离眜搞到了一起。

这样的表现就已经不是“幼稚”了,而是“愚蠢”了。没多久,一封举报信就送到了刘邦的手中。刘邦假借巡游之名,率军来到楚国召见韩信。

此刻的韩信完全没了军事大师的冷静和果断。他既想发兵叛变,又觉得自己并无罪过,于是,他听了身边人的谗言,把钟离眜的脑袋砍了下来,带着前去参见皇帝陛下,以表明自己是被小人蛊惑的。

但刘邦根本不理会这种小孩子的把戏,他命人将韩信五花大绑带回洛阳。随后削去王位,改为淮阴侯。有一天,刘邦去看韩信时,看似随意地问道:“你看我能领多少兵?”

韩信答道:“陛下能领十万。”

“那你呢?”

韩信笑着答道:“如果是我,多多益善。”

这话口气太大,刘邦都被他逗笑了,“这么说来你带兵比我厉害,那你为什么还要给我打工呢?”

韩信一时间大脑飞速运转,“陛下不善于带兵,但是善于用将,臣不善于用将,所以只能给陛下当臣子。”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而且陛下你是天选之人,这不是人力能决定的。”

从这番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韩信这个人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自信。同时,他在政治敏感性上面是有所欠缺的——什么叫我不善于用将所以只能给陛下打工呢?这话反过来理解岂不就是如果我善于用将那就没你刘邦什么事了吗?

自此,朝堂上的人纷纷和这位“国士”划清界限,不再与他往来。唯有萧何还会与他互通书信。

韩信对目前的处境十分不甘心,决心做最后一搏。恰好陈豨被任命为代丞相,即将出发去驻守边疆,于是来和韩信道别。

韩信趁机说:“如今你手握精兵,驻守一方,而刘邦多疑,若是再有小人再旁谗言,你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啊。不如现在谋反,我将在京城内接应你,这天下近在眼前。”

陈豨信以为真,回去后果然兴兵谋反。

可没想到是,韩信家臣的亲戚走漏了风声,韩信谋反的事情被吕后得知了。

吕后招来萧何,萧何听完了整件事之后,立刻就明白了:韩信如今是不死也得死了,若是他有犹豫,可能会祸及己身。

于是,他和吕后联手,以庆贺陈豨伏诛为由,将韩信骗进了长乐宫。随后,他亲眼看着刀斧手从钟室内杀出,将淮阴侯乱刀斩死。

看着老朋友的尸体,萧何冷漠地丢下了四个字:“国贼已除。”

在死前,韩信依然大喊着后悔没有在齐国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但他不知道的是,以他的政治能力,即使自立为王,也不会是刘邦和萧何的对手——因为他的死,从他给刘邦寄出那封信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