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商汤于鸣条打败夏桀,成为天下共主后,并没有对夏族赶尽杀绝,而是将其遗民封到了“杞”。
“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留侯世家》
二里头文化 青铜牌饰商武丁时曾为“杞侯”卜卦,询问其是否生病,可见当时商王与杞关系非比寻常。
武丁时的卜辞: “贞杞侯蓺(yì),弗其祸凡有疾”
商祖庚时很重视杞地的农业生产,曾卜卦以问吉凶。
祖庚时的卜辞: “行贞王其田亡灾,在杞”
商祖甲、帝乙和帝辛的卜辞同样提到了“杞”地。
说明至少从武丁到帝辛这一时期, “杞”与商王朝联系紧密。
商王武丁时期 “土方入侵”涂朱卜骨刻辞周武王翦商后,寻觅夏禹的子孙,找到了东楼公,将其封于杞,来供奉夏后氏的祭祀。
“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陈杞世家》
陕西出土的史密簋内的铭文,记载了西周时期一场与“杞”有关的战役。
周懿王时,由于卢、虎、杞夷等联合到一起“广伐东国”,懿王命师俗、史密,调动齐师和附近的僰(bó)等少数部族组成大军,进行东征。
西周 史密簋(guǐ)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雄, 国小势弱的杞国,备受欺凌。
鲁国,就多次以杞国国君朝见鲁侯时,用“夷礼”,态度不恭敬,而讨伐杞国。
“入杞,讨不敬也”——《桓公二年》
杞国,不但要承受来自鲁国的怒火,还要对付莒国这样有野心的诸侯小国。
公元前719年,莒国发兵攻打杞国,占领了牟娄。
“莒(jǔ)人伐杞,取牟娄”——《隐公四年》
九年后,在鲁国的压迫下,杞国又屈辱地与莒国讲和,承认了莒国侵占牟娄的事实。
鲁昭公五年时,由于牟夷叛逃,牟娄又成了鲁国的领地。
“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昭公五年》
商后期 亚丑杞妇卣杞国为了躲避周围强国的侵扰,曾多次迁徙。
如公元前646年,为了帮杞国躲避淮夷的进犯,诸侯修筑缘陵城,把杞国迁了过去。
“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僖公十四年》
除了屡次迁都,杞国还通过与大国联姻的方式,以求在乱世中找到些许依靠。
于湛阪之战打败楚国,恢复晋国霸主地位的晋平公,便是杞国女子所生。
公元前544年,晋平公力排众议,并大会诸侯,助母族杞国修筑都城的城墙。
“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襄公二十九年》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攻伐兼并, 小微的杞国被楚国所灭。
“楚灭杞”——《史记·楚世家》
杞国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有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这一成语,比喻人对事物作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
如果结合杞国的国史, “杞人忧天”当是反映了杞国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历史背景,体现了杞人提心吊胆,担心国家会被灭亡,的一种忧患意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列子》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杞国在春秋列国纷争、战国群雄并起的浪潮中,存在二百五十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