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宇文化及宁愿杀掉隋炀帝,也不“挟天子以令诸侯”?

纵横百科 30 0

别小看“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道技术含量极高的开卷题,当年袁绍一看题目就晕了,连答题的勇气都没有。

就凭宇文化及的那点脑浆子,你拿这么高深的题目给人家做,分明是不安好心,欺负智障患者嘛。

宇文化及是隋炀帝铁杆心腹宇文述的长子。说起来宇文述虽然品行不咋的,但能文能武,眼光毒辣,算得上人中枭雄,可他的三个儿子却很“水”。

第三子宇文士及凭借出色的马屁功夫,以及妹妹的美貌,获得了唐高祖李渊的信任,在大唐获得了新生。

李世民很看不起这家伙,曾经当面指责他是“佞人”,宇文士及却厚颜无耻地答道:“如果没有我这样的人,您虽然贵为天子,又有什么乐趣呢?”

就这副德行,宇文士及已经是宇文三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位了。

老二宇文智及自幼凶顽,好勇斗狠,蒸淫丑秽,无所不为。“蒸”就是指这家伙把脏手伸进老爸的“后宫”了,这事后来被他老婆向宇文述举报了。宇文述恨得牙根痒痒,如果不是宇文化及回护,宇文述早就将这个逆子杀了一百遍了。

宇文化及也不是个好饼,他比宇文智及有过之而无不及,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尚有几分人性,没有“蒸”老爸的女人。

隋炀帝为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领东宫千牛位,因此跟隋炀帝有很深的旧交。这份交情成了宇文化及不法的资本,这家伙犯罪跟家常便饭一样,多次被罢官,搞得隋炀帝不厌其烦。

后来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一起,与突厥人做起走私交易。隋炀帝终于怒了,“囚之数月,还至青门外,欲斩之而后入城,解衣辫发,以公主故,久之乃释。”

为了给这哥俩一个教训,隋炀帝下旨将他俩废为奴隶,赏给宇文述。

就这份羞辱,一般人都没脸活下去,哥俩以顽强的意志,活活靠死了“奴隶主”。宇文述死后,隋炀帝念及旧情,赦免了哥俩,还任命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将军,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

谁能想到,隋炀帝的好心,却引发了一场“农夫与蛇”的故事。

弑杀隋炀帝,是一次计划外的行动

大业十三年,李渊从太原起兵,攻陷了长安,并宣布废黜隋炀帝,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谁都知道,这是个翻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早晚李渊会取代杨侑坐上龙椅。

消息传到江都,禁军炸开了锅,有个叫司马德戡的武贲郎将对同事元礼、裴虔通说:“长安那边,李孝常投降李渊,因为这件事皇帝杀了李孝常的两个弟弟。咱们的亲人都在关中,说不准也投靠了李渊,万一如此,咱不都得挨刀吗?你们看,如今果毅们都因为担心这种事,纷纷逃跑了。”

元礼和裴虔通慌了:“那可咋整呢?”

司马德戡说:“跑呗,咱组织起来干一票,捞足了金银财宝后一起回关中,法不责众,皇帝也拿咱没辙。”

好主意,于是以司马德戡三人为核心,串联起一大帮禁军将士。由于人数太多,保密性就很差,连宫女都知道。有个宫女主动向隋炀帝汇报,却被隋炀帝以多管闲事为由杀了。

此时的大隋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隋炀帝已经变成了鸵鸟,眼不见心不烦,反正他也不想回关中了。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迁都丹阳(南京),保住半壁江山。

皇帝当鸵鸟,禁军将士们更加肆无忌惮,搞得人尽皆知。当然,宇文智及也得知了禁军集体逃跑的计划。

这家伙脑子活络,他找到司马德戡:“跑个球啊,你们前面跑,皇帝后面追杀,能跑多远?明明是千载难逢的大富贵机会,却被你们瞎浪费了。听我的,干掉昏君,创帝王之业。”

司马德戡一听,哇塞,贵族就是贵族,思想就是有高度,行,哥们跟你干了。

宇文智及说,我不行,咱让宇文化及当带头大哥。就这样,宇文化及稀里糊涂地被推举为头领,逃跑计划也变成了弑君夺位。

包括宇文化及在内,这些人都是禁军将士,隋炀帝养了一群家贼,不死都没天理。就这样“江都兵变”爆发,隋炀帝被杀。

从事件的过程来看,这完全是一场目标很不清晰的行动,临时起意的成分很大。虽然在宇文智及的提议下,参与者有了政治目标,但这个目标很模糊,根本没有可行的方案支撑。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很高深的战略,它至少涉及几个问题:有没有可行性?要分几步走?终极目标如何达成?有哪些风险和机遇?

无论是司马德戡,还是宇文智及、宇文化及都没想过这些问题,纯粹是强盗的打劫心理。

此天子非彼天子,诸侯不吃那一套

宇文化及虽然智商缺损,但还没笨到不会抄作业。关中的李渊已经给他打样了,以葫芦画瓢呗,于是他们也立了一个傀儡,隋炀帝的侄子秦王杨浩,宇文化及以大丞相掌握实权。

这不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呵呵,看着很像,其实不然。

人家李渊从来就没想过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他之所以立杨侑过渡,一是观察天下形势,避免成为打击的对象,毕竟东边还有王世充在;二是隋炀帝还在世,用孙子对付爷爷,李渊躲在身后,借力打力。

宇文化及呢?根本没搞懂李渊的精髓,闭着眼睛抄作业。你杀了隋炀帝就成了别人的靶子,杀了隋炀帝立杨浩也就毫无意义,这个作业抄得不伦不类。

李渊为何不玩“挟天子以令诸侯”?很简单,此天非彼天子,此诸侯也非彼诸侯,不能东施效颦。

当年汉献帝这个天子有人认,无论是唱黑脸的董卓,还是唱红脸的袁绍、曹操,他们都承认汉献帝的合法性。

甭管东汉军阀们怎么撕巴,但都声称自己是汉献帝的忠臣孝子,都用大汉年号,都任大汉官职,都以“重振汉室”为旗号。所以,汉献帝这面旗帜虽然不如抹布,但他依然是有象征意义的旗帜。

隋炀帝呢?不好意思,当时天下除了王世充等极少数势力还认他,其它武装都公开打出了反隋的旗号。

李渊举兵时,天下有48家反隋力量,以地方豪族和流民组织为主,也有部分地方官员,他们或称王,或称皇,甚至有了自己的国号、年号。到隋炀帝被杀时,格局武装的数量更是多如牛毛。

天下诸侯都不认这个天子了,你“挟”的不就是一个废物吗?能用他来“令”谁?

所以,凡事要究其本质,不能光看表象,瞎抄作业往往会闹出天大的笑话。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把瘾最重要

假如天下人还认可隋炀帝,恐怕宇文化及也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格局。

是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需要大格局,一般人做不了,连袁绍都不行。当初沮授提出这个策略时,袁绍觉得很麻烦,把皇帝弄到身边谁听谁的?

所以袁绍的格局就很低,眼睛就盯在了他与汉献帝的关系上。人家曹操就不一样:这玩意儿还是麻烦吗?我说的不就是他说的嘛,我说话他盖章不就行了,别看广告看疗效呐,袁本初你真傻!

宇文化及的想法根本与格局无关,谈格局太抬举他了,他的想法就是:“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当初将龙袍赏给杨浩就是一个错误,要不然还能多显摆几天呢。至于这玩意儿是不是要命的枷锁,那就顾不上思虑了。

于是在流亡的途中,他迫不及待地杀了杨浩,将龙袍套在自己身上。岂不知,杨浩虽然不能当旗帜,但是可以给他挡子弹啊。这倒好,杀了杨浩,宇文化及只能亲自当靶子了。最终死得那么惨一点也不意外。

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在杀了杨浩后,宇文化及沐猴而冠,裹挟着萧皇后一行四处游荡。此时,他们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军人们想回关中,至于谁当皇帝跟他们无关。宇文化及这会儿是皇帝了,李渊不可能跟他分享关中,怎么办?

那就只能就近抢一块地盘呗,这无异于虎口夺食,周边除了瓦岗寨,还有王世充、窦建德以及唐军,还有王薄等割据势力。

于是宇文化及像一只过街老鼠,被人从河南追到河北,又在魏州被人围殴,连突厥人都插了一杠子。天下武装从来没有如此“团结”过,一个人活成这种“等级”,也真够尿性的。

结果宇文化及做了窦建德俘虏,他与宇文智及,以及他们的儿子全都被杀得光光,脑袋还被特快专递,送到了突厥。

回过头来看一下,宇文化及弑君夺位,整个过程就是一出幼儿园水平的闹剧,非要用“挟天子以令诸侯”考验人家,玩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