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刘备败回白帝城,忧愤成疾,自知不起,急将丞相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永安宫。诸葛亮将十七岁的太子刘禅留在成都,自己带着九岁的鲁王刘永、八岁的梁王刘理赶到白帝城。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写道: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刘备在永安宫临死前告诉诸葛亮,刘禅如果可以辅佐就辅助,如果不能辅助就取代他。刘备的此番言语究竟是出自肺腑之言,或是在玩弄权术测试诸葛亮的忠心,至今历史尚存疑。
不管刘备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们知道,即便是太子刘禅无能,刘备还有两个儿子,即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他俩都是有机会继承蜀汉帝位的,所以刘备的话几乎是没有可信、可行的。
历史记载,刘备亲生的有三子两女, 长子刘禅、次子刘永、三子刘理,二女在刘备南逃至长坂时被曹将曹纯所俘下落不明。不过,除了亲生的三个儿子外,刘备还有一个养子刘封。
自古皇位传承就是一个难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自周朝开始就有所谓“立嫡不立长、立贵不立贤”的传统。
刘备的法定继承人是嫡长子刘禅,如此简单的事情,刘备却犹豫不决,可见对嗣君的选择他是十分谨慎的。
养子刘封,本名寇封,罗侯寇氏之子。自幼父母双亡,家道早已中落。一表人才、器宇轩昂、气力过人的刘封被落魄荆州的刘备喜爱,被收为养子。从此,他鞍马不离刘备,随同转战荆州,攻夺两川,后来又同孟达率一旅之师,自取上庸,一生虽然未建殊功,也称得上是最早跟随刘备立基开国的勋臣。但是,刘备称汉中王时只授刘封副将军之职,并且不是随期伴驾,而是遽命他远戍山城上庸,抵御曹魏的虎狼之师。
知子莫如夫,爸爸最了解儿子。嫡长子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说刘备的心里最清楚。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刘禅多读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 》、《 六韬 》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书的金句让他学习,又让他拜名家伊籍为老师学习《左传》,可谓是刻意培养、用心良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禅的平庸无能日渐显著,这令刘备很是头疼。
刘备曾经私下问二弟关羽继承人的人选,没想到关羽竟然勃然大怒说“立嫡不立庶,这是个自古以来的道理!您问我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刘封要安排到远远的地方去,不然将来会骨肉相残!”关羽的话严重动摇了刘备打算立刘封为太子的想法。而且关羽反对刘封的态度,蜀中人人皆知,川中降将孟达曾说:“汉中王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也就是说“刘封继承,关羽不高兴。”
不死心的刘备又去问丞相诸葛亮,如果诸葛亮支持刘封,那么刘备可能会继续坚定信心,然而诸葛亮的态度比关羽很坚决,反对立刘封为太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关羽围襄樊,多次要求刘封、孟达派兵相助,但被刘封、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一年后,刘封、孟达失和,孟达率领部曲投降曹魏。
《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写道:
刘封到了成都,入见汉中王,哭拜于地,细奏前事。玄德怒曰:“辱子有何面目复来见吾!”封曰:“叔父之难,非儿不救,因孟达谏阻故耳。”玄德转怒曰:“汝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听谗贼所阻!”命左右推出斩之。
刘封逃回成都,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以不救援关羽为罪由,赐死刘封。
其实,刘封虽然比刘禅强,但刘封做太子也是不合适的。
其一,他是将才不是帅才,可以冲锋陷阵,扈驾勤王,却做不到坐镇三军,治国安邦。
其二,他是养子不是亲子,可以是贵族但不能是继承人,否则就会被视觊觎帝位的小人
其三,“立嫡不立庶”的宗法制度难以逾越。
既然刘封不是太子的理想对象,而且他本人也没有密谋夺位,刘封虽然没有率上庸之兵去救援关羽,但罪不至死。
刘封临死大喊一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当初,孟达在劝降刘封的信中说到“足下失据而还, 窃相为危之”,意思是说既然东三郡就是刘备为你准备的最后政治归宿, 现在东三郡都丢了,你已失去最后的落脚点,回到成都,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最终孟达的预言成真。
刘封之死,始作俑者就是以唯才是举、以名臣贤相流芳百世的诸葛亮。
我们来看一看诸葛亮的一番操作:
当廖化奔成都细奏前事,刘备首先考虑的是“吾弟休矣”,而诸葛亮却说“刘封、孟达如此无礼,罪不容诛”,挑动刘备杀刘封。
当刘备派人召刘封回来,诸葛亮生怕刘封惧罪叛逃,赶忙献上欲擒故纵之计,表面上升刘封为绵竹郡守,好来个瓮中捉鳖。
当孟达叛蜀汉,刘备派诸葛亮起兵捉拿,诸葛亮却派刘封以区区五万兵力清剿孟达,结局是无论刘封胜败皆是被杀。
刘封罪不当死,诸葛亮这样逼死他,未免过于残酷。可见诸葛亮的心机何其毒!
诸葛亮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表面上是欺凌孟达、不救关羽,其真实的原因很阴暗。因为刘封刚烈勇猛,诸葛亮知道将来刘备死后,他是很难制服驾驭的。杀了刘封既可以离间父子关系,又可以处理日后的心患。
《三国志》记载:刘封临刑前望天长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备听了为之而流涕,痛悔不忍杀之,但诸葛亮执意劝刘备必须杀。《三国志》还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陈寿一语道破了诸葛亮不择手段、急于谋害刘封的天机!
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封的特殊身份加之刚猛的性格,始终是刘禅顺利继位的潜在威胁,是自己主政蜀汉的潜在威胁,是动摇刘备集团根基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刘封必须死。
在诸葛亮的眼里,刘禅不是庸主,很赞赏刘禅的才智、气量和积极学习的态度,认为他作为接班人是胜任的。然而在诸葛亮死后,刘禅统治的后期,他奸谗不分,重用宦官黄皓等人,造成朝政混乱,致使姜维自危,长期屯兵在外,连年伐魏,过度耗费国力,终于亡国降魏。
诸葛亮打击政敌、排除异己给蜀汉政权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的事实。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