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制是我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尧舜禹之间的权力禅让,标志着禅让制的正式形成。
关于上古时期禅让制的真实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禅让制自始至终也没有成为权力交接的主流方式,但禅让制确实是一种政治理想,是生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文明果实。
尽管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事迹表述得很清楚,很具体,但还是有很多人对“禅让制”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提出:“尧舜的禅让,是假说,是一些浅陋之人谣传的”,荀子不相信禅让制的真实性。
而法家的韩非子更是直接否定了禅让制的存在,《韩非子.说疑篇》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逐桀,武王伐纣,四个人都是以人臣的身份弑杀自己的国君。”在韩非子看来,尧舜禹之间权力转移,不是禅让而是武力逼迫而成。
韩非子的观点尽管有一定的依据,但并不可信。在《十过篇》中,韩非子又说:“尧禅天下虞舜受之……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
也就是说,他又承认了尧舜禹禅让的真实性。在同一本书中,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只能说明韩非子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而罔顾事实。
到了近代,康有为认为禅让制是孔子托古之说,并没有客观依据。历史学家顾颉刚则认为,禅让制是墨家为了宣传他们自己的思想教义而主观臆造出来的。杨宽则认为禅让制来源于神话传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尽管有不少人质疑“禅让制”的真实性,但更多的人还是相信“禅让制”的存在,一致认为禅让制确实是在历史上出现过的。
而事实确实如此,从出土的竹简文物中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比如湖北荆门出土的竹简中,就有关于尧将帝位禅让给舜的文字记载。
《容成氏》篇甚至对尧舜之前的帝王禅让也做了记录。这些记录充分说明,禅让制不仅真实地存在,而且早在尧舜之前就有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只是延续以前君王的禅让传统而已。
《史记》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部史书,也是最具权威性和可信度的一部史书。在《史记》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全面地看到禅让制的来龙去脉。
尧传舜
尧是一位仁德的君主,他考察百官,任用贤能,让各个部族和睦相处。随着年龄的增加,尧决定寻找合适的接班人。
本来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的,那就是尧的儿子丹朱,一些大臣也认为丹朱可以继承帝位。但尧认为丹朱的才德不足以担当此任,就没有传位于丹朱。
大臣们又推荐了共工,尧同样没有用。直到后来,尧才听从大臣的建议,让鲧去治水。鲧用了九年时间去治水,却没有成功。
最后众人向尧推荐了舜。舜的父亲是个盲人,性格很粗暴,母亲和弟弟对舜很不好,甚至想害死他,但舜却用自己的孝悌之心,打动了家人,不仅维护了家庭的和谐,而且让家人远离了邪恶。
尧想对舜进行考察,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想以此来考察舜的德行。结果,舜让尧的两个女儿很好地遵守了妇道。舜还对官员们进行了细致周全的考核,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
尧对舜的表现很满意,他认为舜的能力很强,考虑问题很周密,曾经说过的话也都能做到,这一点对君主来说,是很重要的。于是,在三年之后,尧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了舜。
尧死之后,舜并没有贪恋权位,他决心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但此时的舜已经深得民心了,诸侯们根本没有理会丹朱,而是继续来朝见舜。舜认为这是天命,于是正式登上了天子之位。
舜传禹
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尧死之后,舜登上帝位,来到文祖庙,打开四门,广纳言路。
接班人的问题,也成了舜考虑的主要问题。跟尧一样,舜也向大臣们征求意见,让大臣推荐贤德。
众人向舜举荐了禹,而禹就是前面鲧的儿子。鲧用了九年时间,没有取得成功,现在他的儿子又继承父业,继续治水。
舜让禹治水,是对禹的重用,也是对禹的考察。除了禹之外,舜还挑选了另外二十一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
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舜没有决定将帝位传给禹,而是想通过对不同后备人才的考察,最终选出合适的人选。禹能最终南面天下,关键是他通过了舜的人事考察。
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禹带着助手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遍行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解决了黄河水患这个根本性的难题。
禹还带领人民开疆拓土,将华夏民族的疆域不断地扩充。
最关键的是,禹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拥戴,四方的诸侯与宾客都因此而恭敬舜。
舜的儿子商均也没有治国的才能,所以舜在生前便将帝位禅让给了禹。舜死之后,禹又把天子的位子让给商均。但商均是不被大众认可的,他们认可的天子只有一人,那就是禹,禹只好再次接过权杖。
禹传子启
禅让制从尧始,以禹终。禹是从舜的手中接过帝位的,他同样想把帝位传给有才德的人。
本来有一个很好的继承人选,他叫皋陶,可是皋陶活的时间很短。禹只好把帝位传给了益。
传位之后没几年,禹就死了。
禹死之后,益把君主之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自己躲到山里去了。一来老百姓对益还没有足够的信服,二来启很有才德,已经深受百姓的拥戴,最终启便登上了帝位,成为夏朝的开国之君,禅让制划上了句号。
尽管禅让制已经被史料所证明,但有两个情况必须要说明。
禅让制是建立在君主后继无人的前提下
不管是尧传舜,还是舜传禹,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儿子商均是不适合继承帝位的。
尧说自己的儿子凶顽,不具备治理天下的才能,所以与其让天下人受苦,不如让丹朱一个人受苦。
所以,尧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才德兼备、深得民心的舜。舜的儿子商均,虽然本性并不恶,但却才能平平,同样不能担当大任。
如果尧的儿子和舜的儿子都像禹的儿子启一样,既有才能,又有众人的拥戴,那就不可能出现尧和舜把帝位禅让给别人的情况。所以说,禅让制并不是约定俗成的固有制度,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机缘巧合的结果。
禅让制是建立在被禅让者德才兼备的基础上
与其说禅让制是因为禅让者的胸怀与格局,不如说禅让制是因为被禅让者的才能与仁德。
尧为什么把帝位禅让给舜?就是因为舜深受人民推崇,而且通过了尧的长期考察。当尧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舜已经名闻天下了。
他在父亲凶顽,母亲愚昧,弟弟狂傲的家庭里,凭借着孝行,维持了家庭的和睦,并且让家庭远离奸邪。
当四岳向尧推荐舜的时候,尧并没有马上就信任舜,而是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考验。尧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观察舜是如何让自己的老婆遵守妇道之礼的。接着又让舜整顿百官。
结果在舜的整顿下,百官遵纪守法,都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连四方的诸侯和宾客都表现得非常恭敬。经过这些考察,尧才最终决定在文祖庙把帝位禅让给舜。
即便尧已经将帝位禅让给了舜,但尧对舜的考察还没有结束,尧让舜代替他行使天子的职权,从而观察他的执政能力。
行使职权的舜,整顿政事,四处巡访,足迹遍及八方四地,不仅政事清明,考核有方,而且疏导河流,设立州府,真正让天下人都心服口服。
舜对禹的考察也是如此,甚至比尧的考察还要严格。刚开始的时候,在舜的心目中,有二十二个潜在的接班人。
他把这二十二个人分别安排到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想通过观察他们的实际表现,最终确定接班人的人选。
最终,禹在二十二个人中脱颖而出,他不仅解决了黄河水患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而且划定了九州的疆域,开拓了华夏的领土,并且深受天下百姓的爱戴。
正因为禹所取得的功劳和他所受的拥戴,让他最终从舜的手中继承了权力。
如果舜和禹没有足够的才能和仁德,就不可能得到帝位的禅让,也就没有了禅让制的可能。
特别是尧和舜死后,舜和禹都曾将帝位又让了出去,是天下的百姓不允许帝位再旁落他人之手,可以说,舜和禹是靠实力将帝位拿到手的。
史料已经证明,禅让制是真实存在的,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禅让制呢?
禅让制是有水分的
尽管禅让制确实在上古时期出现过,而且在后面的朝代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但禅让制并非真正的禅让制,它是含有很大水分的。
首先,这个禅让制仅仅发生在几个政治家族内部。从《史记》中就可以看出,尧舜禹虽然隶属于不同的氏族,但他们的祖先都是黄帝,所谓的禅让,只是黄帝家族内部的传承而已,并非我们常人理解的禅让。
其次,禅让制的实现是一种偶然而不是必然。原来的天子后继无人,或者儿子没有才德,不被众人拥戴,是一个前提条件,有真正贤德的人,可以经受住考验,最终取而代之,这是另外一个必备条件。
禅让制是一个美好的政治理想
禅让制为什么被记载下来,而且被儒家美化推崇,并在中华文化中留下了印迹?就是因为禅让制是一个美好的政治理想。
这种制度寄托了儒家,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一种希望,那就是,政治的权力可以通过才德而不是血统去继承。
结语:
禅让制是真实出现过的,但禅让制并不是一种可行的权力转移方式,它只是一种理想,禅让制的背后,寄托了中国人对于权力更替、交接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