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至少两次把继续当皇帝的机会扔进了垃圾桶!

纵横百科 76 0

  崇祯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继续当他的皇帝,可是由于他本人性格上的权限,他走上了死路。

  保住他和他的明王朝的最好办法就是南迁,把京城迁到南京。李自成老哥的主力雄踞西北,而山东以南是没有像样点的农民军队伍的。如果崇祯学习南宋,至少可以保住半壁江山。

  崇祯也很想南迁,但自己又不愿背上丢弃祖宗基业的罪名,于是鼓动大臣提出南迁的议案。

  南迁可以保住明王朝的半壁江山,但生死确实也是要背负骂名的,这个骂名,崇祯想让大臣背。

  但是大臣却装聋作哑,好容易有人提出了南迁的提议,却有人建议崇祯留守北京,让太子去南京。这个主意非常损,意思就是崇祯你就以身殉国吧,我们保你儿子继续当皇帝。

  这是崇祯最不愿意听到的方案,当时大怒,再也不提南迁的事情,选择了在北京等死。

  大臣们明明知道崇祯的真实想法是南迁,为什么这麽不给崇祯面子呢?

  原因还在于崇祯的性格比较变态,生性多疑,刻薄寡恩。自己不肯担任何责任,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大臣。

  如果哪个大臣提出南迁的建议,大家随崇祯到迁都南京后,崇祯一定会把丢失祖宗基业的罪责推到这个大臣脑袋上,下场可想而知。

  为什么李自成进北京后,很多大臣都表示愿意归降一个西北的农民,这跟崇祯的刻薄寡恩有很大关系。

  崇祯的第二个机会来自李自成。

  李自成从来就没想过做皇帝,他的目标是做西北王。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农意识: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李自成打进北京就是为了回到家乡人前显贵,从来没想过如何治理天下,如何做一个皇帝。

  所以才有李自成进京烧杀掳掠,京城百姓无不恨之入骨,由一代英雄沦落为流寇蚁贼。

  李自成却不知道,揭竿而起当老大自古以来就是个不归路,没有在家乡安享富贵的可能,大一统的思想告诉我们,天下没有二主,这个游戏一开始就注定是你死我活的。

  李自成的大军列队在北京城下,他却没有立刻攻城,而是选择了与崇祯议和。条件是崇祯还做他的皇帝,而他李自成做西北王。

  对于崇祯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可是崇祯又一次放弃了机会。

  原因还是崇祯希望大臣们提议:同意议和。

  与李自成议和对于皇帝来说也算丢面子的事,所以这个提议要由大臣发起,黑锅也应该由大臣来背。

  大臣们早就对崇祯的伎俩再熟悉不过了,谁也不肯出头。而且李自成进京,大臣们不一定死,通常情况下投降就可以了,而只有皇帝死的概率比较大。

  崇祯看见大臣不上当,自己宁可吊死也终于没有做出同意议和的决定。与其说崇祯选择了尊严的死,不如说崇祯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灭亡。

  其实崇祯完全不必上吊。

  在崇祯上吊之前,李自成从来没想过杀死皇帝,甚至都没想过把皇帝赶下龙床。他希望的仍然是崇祯继续做他的皇帝,而自己做个西北王就可以了。

  李自成对崇祯的自杀,很诧异,也很不解。

  李自成做不了皇帝,从另外一件事上能够看出来。

  这件事跟一个美女有关,不错,你猜对了。就是那个“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的陈圆圆。

  抢走了陈圆圆,抓了那位“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的吴三桂的老爸的,是权将军刘宗敏。

  李自成对待吴三桂的态度起初还是比较诚恳的,但是他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军权旁落,事实上在李自成军中,刘宗敏拥兵自重,完全可以和他分庭抗理。

  尽管李自成对权将军对待吴三桂家人的做法很不满意,但是却是毫无办法。

  李自成不是朱元璋,不仅没有朱元璋平定天下,做天下之主的气度,甚至在军中的权力也是有限的。这一点,他很像洪秀全。

  当时三十三岁的管宁铁骑之主,吴三桂,正值风华正茂,可以说他对陈圆圆的爱情是真挚的。

  突然其来的明王朝覆灭,让吴三桂无法尽忠。父亲被蚁贼抓去拷问,又让吴三桂无法尽孝。陈圆圆被人抢去做老婆,更让青年时期的吴三桂感受到无法忍受的痛苦。

  把吴三桂说成十恶不赦的汉奸,我个人认为是不公平的。

  吴三桂和他的三万关宁铁骑,面对李自成的十万大军,选择了背水一战。寡不敌众,吴三桂无奈之下向满清请兵。他并没有想到投降而是请兵。辫子军抓住了历史赐给他的最好机会,将大军屯于山海关外,逼迫吴三桂投降。

  当吴三桂站在山海关城头,眼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关宁铁骑兄弟将要被蚁贼屠戮殆尽,无奈选择了向满清投降。

  在满清贵族与蚁贼流寇之间,吴三桂选择满清贵族。至少满清贵族还是讲信誉的,不会无缘无故抓降将的老爸,抢降将的老婆。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