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西周早期的周王室,如果他们想要东迁,那绝对没什么问题,还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个时候的西周还是“天下共主”,对天下的掌控力度很强。
最早的西周王室也一直都想要东迁,甚至对此还多有筹划。
但因为西周建国初期,商族遗老和天下的其他方国们对西周并没有心悦诚服,所以西周对东迁一直都有着顾忌。
西周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谋划东迁的?
自周武王建国时期,他就开始了“谋划东迁”,并且还为此亲自规划并选择了东迁的地址。
后来周公旦继承了武王的“遗志”,他不仅调集人民,甚至还亲自前往监督工程的实施。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曾高度重视这个地方,并称此地是:
“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虽然洛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更是极佳,但南方的淮夷势力还很强大,因此周王室大多时候都是把洛邑当做一个“陪都”,而始终没有搬离镐京。
因此,在西周初期,周王们都在致力于解除淮夷的威胁,然后正式东迁洛邑,让周王朝的疆域更进一步。
那么按照西周初期,周王室的看法来说,迁都洛邑如果能够成功,绝对是好事一桩,为什么后来却出现了“无奈迁都”的事情呢?
PS:我国历史学界一直有这么一个论调,那就是周平王东迁,是周王室势力上的衰弱,也让东周再也没有可能恢复“天下共主”的地位了。
在地图上,大家如果不仔细看,都不知道周国在哪里。
1.最根本的原因:国力的衰弱
周平王之所以东迁洛邑,不是因为淮夷的威胁消失了,而是因为周王朝本来的地盘没了。
因为周幽王他老人家的“任性”,使得渭河平原的所有土地都被犬戎占完了。
而这个时期的周平王就是个“弱势群体”,东方的各个诸侯国不仅早就断了“朝贡”的念头,甚至连周王室本身都不怎么重视了。
虽然郑国、晋国还愿意给周王室几分薄面,但他们本身获得的土地可一点也不愿意分给周王室。
因此周王室东迁之后的土地极少,只有洛阳周围地区以及黄河北边的河内平原。
这个时候的周王室综合实力连一个中等诸侯国都算不上,又拿什么威慑诸侯国呢?
2.周平王本身就没有得到认可。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诸侯国对于周王室的好感几乎都被消耗殆尽了。
而且周平王还不是一个“正统”的“周天子”。
周平王被周幽王废掉之后,在西申国自立为王,并不断和周幽王发生“武装冲突”。
而且因为周宣王改革的原因,天下诸侯都对周王室没了什么好感。
综合上述原因,周平王的政权从一开始就不会得到诸侯的认可,更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脸色了。
而且不仅如此,犬戎之所以能够在渭河平原自由出入,西申国功不可没。
公元前771年,西申国联合犬戎,给了周幽王致命的一击,并将西周接近四百年的古都镐京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经此一战,“叛逆”的周平王政权正式战胜了不怎么好,但正统的周幽王政权,西周正式成为了历史上的消响。
3.周王室虽然不强盛,但内部却一直在内耗。
周幽王被打败之后,其余的周王室并不愿意臣服于周平王的“伪政权”,他们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成立了另一个周政权,并自称携惠王。
可惜携惠王和他的哥哥一样,也是个“不靠谱”的人。
在他的“倒行逆施”之下,本来拥立携惠王的两个诸侯国也选择了反叛,投靠了周平王的阵营。
在他的“倒行逆施”之下,本来拥立携惠王的两个诸侯国也选择了反叛,投靠了周平王的阵营。
后来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携惠王政权最终也成了个笑话,并覆灭。
综上所述,周王室想要去哪里都不重要,洛邑也一直没有变过,只不过周王室的实力发生变化后,天下就不再是那个天下了。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