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的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就常理而言,诸葛孔明作为一代人杰,生下的儿子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诸葛亮独子诸葛瞻是个废物庸才呢?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诸葛亮力挽狂澜,恐怕蜀汉在“夷陵之战”后就会顷刻覆灭。刘备临死前,也知道仅靠刘禅是守不住蜀汉基业的,所以才将蜀汉政权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辅政刘禅时期,蜀军数次北伐,虽未取得战果,但也成功地为蜀汉政权续命。然而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再也没人能够挽救倾颓的国势。面对国家的摇摇欲坠,蜀汉众臣开始将希望寄托于诸葛亮独子诸葛瞻身上,希望他能像其父一样挽救蜀汉于危局之中,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肩负重任的诸葛瞻名不副实,只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
为什么说诸葛瞻志大才疏、名不副实呢?这其实要归结于其父诸葛亮的教育方式。诸葛亮教子与司马懿教子迥然不同,司马懿喜欢把两个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带在身边教导,从行军知识到政治素养,随时都在言传身教,这才使得二人能够在司马懿死后,能够继续把柄曹魏国政,甚至取而代之。诸葛亮由于常年领军北伐,长期在外奔波,自然就顾不上教授诸葛瞻兵法权谋。回到成都后,他对诸葛瞻的教导也多侧重于品德方面,从他的《诫子书》中就可看出。说起来,诸葛亮之所以不像司马懿那样将儿子带在身边教导,一方面是因为儿子年幼,在诸葛亮病逝之时,诸葛瞻才不过八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嫌。诸葛亮自己已经位居丞相高位、执掌蜀汉军权,还被尊为“尚父”,如果这时候再悉心教导儿子,把诸葛瞻调教得和自己一样精通谋略兵法,难免会被怀疑父子二人有不臣之心。
也正是诸葛亮的这一选择,使得诸葛瞻不能成才,即使其品德和典学过人,但终究还是志大才疏之辈。自幼缺乏军事教导的诸葛瞻成人后,凭借父亲余荫跻身为蜀汉高官,结果将他的种种缺陷暴露无遗。据史料记载,诸葛瞻在参与蜀汉朝政时,经常与诸葛亮选定的继承人姜维意见不合,目光短浅的诸葛瞻屡次在朝臣面前指责姜维北伐毫无作用,只是在白白浪费蜀汉国力。殊不知,只有北伐才能使矛盾重重的蜀汉政权内部团结起来。或许北伐是慢性自杀,但不北伐显然会死得更快。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魏军攻至蜀中要地剑阁时,成都方面才反应过来,急忙派遣诸葛瞻与黄崇(黄权之子)等人前往迎敌。黄崇等人向主帅诸葛瞻建议,蜀军应该凭借险要山川固守剑阁关,以待姜维援军,万万不可出关与邓艾在平原决战。结果诸葛瞻却拒绝了黄崇等人的提议,坚持要率军出关与邓艾决战,没有实战经验的诸葛瞻自然是被身经百战的邓艾杀败,一路丢兵弃甲,逃往绵竹。
邓艾遣使前去劝降,心怀忠义的诸葛瞻还没等使者说话,就毅然决然地将其斩首。首级送回魏军大营后,诸葛瞻不顾伤病,亲自上城督战,邓艾麾下大将邓忠前来挑战时,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出战将其大败。邓艾一怒之下,命魏军强攻绵竹,绵竹城破后,诸葛瞻父子二人自刎殉国,此时诸葛瞻不过36岁,其子诸葛尚也不过19岁。假使当初诸葛瞻没有出关迎战邓艾,而是坚守剑阁不出,等待姜维来援,恐怕邓艾伐蜀就不会成功。由此可见,诸葛瞻的军事素养实在不敢恭维,但其以死殉国的血性也着实令人动容不已。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