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一年除夕夜,一代名将岳飞在大理寺狱中遭棒棍猛击身材胁,最后在乱棍中壮烈牺牲。
这一年,岳飞39岁,南宋举国上下悲痛万分......
但始终存疑的是,岳飞手下明明有10万岳家军,人人都以“尽忠报国”为荣,先忠后国,为什么最后十万军队不仅救不出一个岳飞,还有袖手旁观之势?
难道真正害伤岳飞的,是自己人?当奸臣秦桧说出那句:此上意也。众人才猛然惊醒,原来害伤岳飞的人,是这么一个“了不起”的角色。
嫌疑人之宋高宗赵构
尽管民间盛传害伤岳飞的主谋是秦桧,但事实上,真正的生伤大权并不全在秦桧手上,还有宋高宗赵构手上。
不巧的是,赵构早就对岳飞起了疑心,想着法子杀掉岳飞。但岳飞一直对地方忠心耿耿,赵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就是岳飞的“忠”
人人称赞岳飞的“忠心”在赵构看来,这只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始终握住手柄,那这把刀就是刺伤敌人的利刃,如果握反了,那这把刀就是刺伤自己的罪魁祸首;
岳飞就是那个不容易被拿捏的刀刃。在赵构看来,岳飞的忠只是对地方忠心,并不是绝对对自己忠心,所以为了这个地方,岳飞还会对宋徽宗、宋钦宗忠心。
岳飞写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除了表达他带兵打仗的目的是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在金国受屈辱的二圣接回宋
说起来,赵构的皇帝位置其实是他捡漏回来的。
当年靖康之变发生时,恰巧赵构外出务工,等他回来的时候,宋徽宗和宋钦宗已经被俘虏了,所以赵构才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帝。
赵构心想,岳飞带兵抗金,宋徽宗和宋钦宗就有很大概率回家,这样一来三人怎么相处呢?二圣会不会一回来就要重新争夺皇位呢?这是赵构最担心的,毕竟他坐这皇帝地位置还没捂热呢,还不舍不得让出去。
第二个原因就是岳飞在外的声望比自己还高
对于一国之君来说,一个将军的声望比自己声望还高,并且岳飞还掌握着兵权,这是大忌之忌。
换句话来说,只要岳飞想挣脱缰绳起义,赵构自己不仅不得人心还没有兵权,属实危险。
这种情况前车之鉴一抓一大把。
公元1129年,苗傅和刘正彦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兵变,他们试图用兵变让赵构把皇位让给皇太子赵旉,束手无措之下赵构只能先让出皇位再另谋出路。
后来赵构四处打点才召集各地将领平息了这场兵变。
从这件事之后,赵构就非常忌讳武将,更何况岳飞手下有10万的精兵善将。
退一步来说,即使到时候岳飞不会发动兵变,但他手下的人呢?赵匡胤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第三个原因:赵构与岳飞在观点上有矛盾
赵构一心图乐,他认为自己已经在军队上花费了大价钱,地方财政也因此赤字了,所以他的观点是主和;
但岳飞却不是认为统治者可以享乐,南宋并不太平,金军一直发起战争,金军入侵之处寸草不生,人民生活民不聊生,这些都是赵构看不到的,或者说是视而不见;
甚至在南宋军队获得优势的情况下,赵构还主动派人去议和,心甘情愿把地方的土地割给金人,并且还向他们承诺每年会向他们进贡25万白银;
而岳飞是典型的主战代表,他对南宋军队的实力报有很大的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岳家军必能靠实力把金人打跑,根本没必要委曲求全。
在这些原因的加持下,说赵构是真正害岳飞的人一点不为过。
嫌疑人之张俊
关于伤害岳飞的最大帮凶是张俊这个问题,其实人们的看法各有千秋。
张俊与岳飞早在绍兴七年的“淮西军变”产生过很大的分歧,两人因此结仇;也有人认为“解韩世忠兵权”一事,岳飞强烈反对张俊的做法,张俊才开始记恨岳飞的;甚至还有人说张俊是妒忌岳飞声望比他高,所以才参与了伤害岳飞的行动....
诸如此类的说法无穷无尽,但如果真正了解张俊这个人,那么你就会知道他如果为了伤害岳飞,让自己背上一辈子的说名,不值当!
虽说张俊与岳飞一同抗金,但他们的目的却大相径庭。
上面说到岳飞抗金,是为了南宋,为了解救二圣,而张俊呢?张俊抗金,是想从宋高宗赵构那里获取更多政治资本;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开封后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张俊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为自己铺路;
他果断拿出五百骑拥护赵构让他称帝,为了让自己的形象印在赵构心里,他对着赵构就是一顿彩虹屁。说赵构是宋钦宗的弟弟,哥哥不在了,弟弟理应结果帽子管理地方。
赵构听闻这话,觉得甚有道理,于是赵构称帝后,张俊就成了功臣,被封为被封为御营前军统制,简单来说就是赵构的心腹。
这还只是第一步,张俊的第二步,就是保住赵构的统治,只有这样才能同时保证他的荣华富贵不间断;
宋高宗赵构想与金开战,张俊知道这件事后,连夜告诉赵构自己想出战的想法,当宋高宗懈怠下来想求和时,张俊同样是第一个响应休战的人....
所以张俊到底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余以为这得看宋高宗赵构的心情。说到这里,大家对张俊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他就是一个为了荣华富贵不惜一切的人,甚至让他追随主和派秦桧,推行乞和新规,制造伪证把岳飞冤进监狱的人。
后来他甚至为讨好主子,大费心思安排了豪华筵席,筵席之丰盛,一直被后人称为我们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
嫌疑人之岳家军
对于岳家军,许多人都跑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岳家军”的“岳家”两个字,一看就是岳飞自己组建的私军,所以没能救到岳飞,还说什么尽忠报国,实在太可爆笑。
事实上,10万岳家军并不全是一个组织,这里面有四个大部分:
1、跟随岳飞南征北战的精锐亲军,主要以背嵬军为主。岳飞在宗泽手下时,身边人马只有千把人,他们一路跟随岳出生入伤,久经沙场让他们与岳飞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仅是岳家军的元老,还是绝对精锐的骨干;
2、以牛皋为代表的朝廷“岳家军”。“岳家军”中一共有22名统制,其中最为勇猛的是牛皋、董先、徐庆三人。而这三人中牛皋和董先是朝廷连带整支军队拨给岳飞的;
甲午,诏李横、翟琮、董先、李道、牛皋并听岳飞节制,以图后效,仍令横等即江州屯驻。——《宋史》
朝廷拨给岳飞的牛皋、董先、李横、李道、翟琮五支军队后,岳家军的人数直接达到了3万人。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其实岳家军中大部分兵力都来自朝廷,并非全都是岳飞的私兵。而岳家军的说法也只是一种习惯称谓。
3、平定杨幺、曹成等叛军所吸纳的人马。当时杨幺盘踞在洞庭湖人口密集地带。岳飞平定杨幺叛乱后,下了命令不得伤害俘虏。然后又从十几万民众中挑出青壮年五六万人编入队伍。
由此岳家军的规模达到了十万,且军队的主体是平民百姓。
当时岳飞率领岳家军把金国主帅打得连连败退,金军对岳飞的恐惧,无异于孙悟空对五指山的恐惧。所以当赵构提出要议和时,金人就提出了要岳飞的命作为交换的要求;
众所周知,秦桧和金人是有利益勾搭的,所以他为了自己功名利禄,就开始暗中买凶设局伤害岳飞;
公元1140年,岳飞奉命第四次北伐,只是正当岳飞将金军打得落花流水之时,他收到了十二道金字牌。
这是来自宋高宗的金字牌,他措词严厉找急忙慌让岳飞赶紧班师回朝。岳飞虽然束手无措,但他是绝对服从命令的,只是没想到这么一走,他的十年功劳毁于一旦...
岳飞带着岳家军班师后,秦桧就用重金收买了岳飞的两个部下,一个是王俊,另一个是王贵, 让他们参与到伤害岳飞团队中。
一切准备就绪,秦桧私自设立了公堂,后又传了假圣旨,用尽一切办法把岳飞父子收入监狱。
在监狱中的岳飞受尽折磨,但他从未屈服,并且脱下衣服,露出后背“尽忠报国”四字,在场的众人肃然起敬,不知情的他们已经完全相信岳飞肯定不会造反的。
只是这个时候,秦桧已经把“岳飞造反”的罪状告诉了宋高宗赵构。
其实一些忠臣也站出来为岳飞喊冤,但赵构哪里听得进心里,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满足金人伤害岳飞的要求,后来赵构嫌心烦,还直接把求情的官员处伤,或者革职。
一国之君都已经做得那么明显了,其他人还怎么敢乱来呢?
但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岳飞造反的确凿证据,所以岳飞一直被关押着。百姓们知道岳飞是怎样的人,于是纷纷组织为他写诉状,为他喊冤。但这有什么用呢?
所有的诉状都放在秦桧手里,根本到不了皇帝手上。但凡有人问秦桧为何下如此毒手?秦桧都会说:此上意也。
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宋史》
再说,即使到了皇帝手上,他真的会因此放过岳飞吗?
岳家军袖手旁观的原因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岳飞被处伤。
十万岳家军救不出一个岳飞,关于他们为什么袖手旁观,或许是下面的原因:
1、忠心耿耿的岳家军被调包
岳飞知道赵构一直不信任自己,但他一心为国,所以从未想过要叛国。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任由皇帝一点点削弱自己的力量。在岳飞被关押后,想替岳飞出头的幕僚全数解散,剩下一些只有贼心没有贼胆的。
2、群龙无首,一盘散沙
岳家军中有很多跟着岳飞出生入伤的嫡系部队,都被秦桧分散到各个地方,他们想聚在一起商量都没机会。秦桧这个奸臣,甚至为了不让牛皋报复自己,特意用毒酒将他毒伤。
3、岳家军本质已是宋朝军队
上面说了岳家军有很大一部分是朝廷拨给岳飞,他们受岳飞尽忠报国思想的影响,绝对服从皇上,所以即便知道岳飞是含冤而伤,他们也不能有其他作为。
就这样,岳家军在秦桧和赵构的各种阴谋中分崩离析。
一代忠臣,也成为了政治的棋子。好在精忠岳飞和他的尽忠报国,被百姓赞誉至今,并且组成了“精忠报国”。这就好似给人感觉:岳飞已不人世,但处处都有岳飞。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