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转折点,源自于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也造就了晚清重臣——林则徐,一世威名。然而,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当时为何只有林则徐出头,哪些晚清重臣,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一流,到底在干什么!
说起这个问题,小编就要说一下,大家一定要注意事件发生的时间。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
在这之前,尽管大清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可是两国之间的贸易,一直都是清朝占据优势。英国占据印度之后,就发展罂粟的种植,从而提炼出鸦片,源源不断的输入中国市场,想以此打开中国市场,扭转这种贸易逆差。
道光皇帝,还不算昏庸,意识到英国的意图之后,就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开展禁烟活动,也就出现了后来的“虎门销烟”。
1840年,晚清重臣中,唯一成年的只有左宗棠。但是他的仕途根本就不顺,六年时间,参加了三次会试,竟然一次都没有中,只能回到安化老家,担任了私塾先生。闲暇之时,帮助女儿一家料理一些事物。
尽管左宗棠,也十分关心朝廷局势,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西方的资料,也给出了应对之法,但是无官无职的小民,自然是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人将其当回事。因此,林则徐虎门销烟之时,他是没有机会出手帮助的。
另外,1840年,张之洞也就才3岁,而李鸿章也才18岁,刚考中秀才而已。它们对鸦片战争,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毕竟年幼,年轻阅历还不到。李鸿章也是在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跟随父亲来到京城,拜曾国藩为师,才有机会结交京官,慢慢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那么又有人问,曾国藩在干什么,为何没有表态呢!
1940年,曾国藩也才29岁,还处于拜师的年龄。不过他的老师,清朝著名理学家——唐鉴,的确出来发表了意见,也能代表当时文人的态度。唐鉴主张大清抵抗英国,并上书弹劾了很多,弄权误国的大臣。并指出在一些奏折中,对英军的描述,过于夸大其词。
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独自作战,也有很多的盟友!
魏源,写《万国图志》的哪个,1841年就在林则徐的推荐之下,参加了抗英战争。但是后来,他的防守计划未被朝廷采纳,清政府有摇摆不定,最后愤而请辞,回家专心写作,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和世界地理的《万国图志》。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就有很多人吗,看透了大清将要面临的困境,比如,1835年,龚自珍的“我劝天公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针对当时的弊政,提醒大清政府。然而可悲的是,文人话太多,最终被革职。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龚自珍也曾参加战斗,但是战斗没有结束,就去世了。
林则徐“虎门销烟”盟友少的原因,说白了很简单:当时的大清,还处于封建皇权社会,不管是在处事和用人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人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魏源,龚自珍的境界。
后期,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这些人,也是大清经历了太多的欺压,最终才看清事实,最终走向富国强兵之路。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