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和秦叔宝曾经干过一仗,两人谁厉害?现在告诉你,其实是他首先亮出我的答案,我觉得秦琼更胜一筹,也就是说,秦琼更厉害一些。有人可能提出异议,唐太宗的凌烟阁24功臣像,尉迟恭排名在第七位,而秦琼排名倒数第一,这作何解释呢?
其实这是秦琼没有参加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的缘故,那时候秦琼年纪也大了,不愿意加入李家兄弟抢班夺权的战斗,况且当时秦琼认为李渊是皇帝,忠于的是李渊,李家私事不是外人能说清楚的。所以没有参加那次政变,而尉迟恭是主要骨干,李世民能杀死太子李建成,控制当时的皇帝李渊,成功夺权,尉迟恭功不可没,这是尉迟恭名次排在前面的主要原因。但是不代表尉迟恭的功夫就比秦琼厉害。秦琼比尉迟恭出道早许多,早年秦琼是山东响当当的人物,人称"赛孟尝",手中一对瓦面金锏,坐下一匹黄骠马,"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雄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尉迟恭恐怕那时候还在山西打铁糊口呢。论年龄来说,秦琼(571——638);尉迟恭(585——658)。秦琼比尉迟恭大14岁。若说二人谁对唐朝功劳大,秦琼比尉迟恭做的成绩要大,论个人谁对李世民功劳大,尉迟恭曾经救过李世民的命,尉迟恭比秦琼功劳要大。
秦琼和尉迟恭一样都是后来才投唐的,不过秦琼要比尉迟恭投唐早,尉迟恭能够投唐,秦琼功不可没,这就是题主所言,"二人曾干过一仗,"那么,这一仗二人谁厉害呢?且听慢慢道来。
话说李世民还是秦王时,随父亲李渊攻取太原,秦琼此时是李世民手下的先锋官,而尉迟恭是反王宋金刚手下的先锋官。双方在山西介休摆开了战场。秦琼和尉迟恭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彼此厮杀的昏天黑地,始终不分胜负。据《说唐》记载,秦琼是天上左天蓬元帅下凡,尉迟恭是黑煞星下凡,当时玉帝让二人辅佐李世民,黑煞星干不过天蓬元帅,黑煞星不愿意来到凡间,玉帝说:这样吧,我让秦琼带三分病容,你两人干仗时,我让他吐血,如此你们可以打个平手,黑煞星这才转世尉迟恭。果然这次交手,本来以平时的能力,秦琼能够战胜尉迟恭,但是一打仗秦琼就吐血,所以谁也打不过谁,出现了僵局。就这样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宋金刚急了,他认为尉迟恭阵前不卖力,有私通唐营之嫌疑。李世民则起了爱惜人才的心思,让秦琼想法收降尉迟恭。
第四天再次对阵时,秦琼和尉迟恭交手时,秦琼故意卖了个破绽,拨马就跑,尉迟恭以为秦琼落败,萨马就追,两人一口气跑出了100里地,在一个大山涧勒住了马。此时秦琼看四处无人,对尉迟恭说,咱俩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我看还是别打了,再打三天三夜也分不出高低,不如这样吧,秦琼一指旁边的两块大青石,说道,这两块大青石一模一样,咱俩比试一下,看谁能用兵器把大青石打成两半,用的次数少为胜,如果我胜了,秦琼一指尉迟恭,你就投降我,如果你胜了,秦琼我二话不说,跟你走,你看如何?尉迟恭因为迟迟不能战胜秦琼,已经受到了宋金刚的斥责,也在琢磨如何很快战胜秦琼。听秦琼这么一说,心中就想,我的竹节钢鞭乃是神鞭,开石算什么,想当年在家乡我一鞭打开过碌碡,一块大青石不在话下,便说:“好,我同意"。二人抛铜钱猜反正面决定先后,结果秦琼先来。但看秦琼吻了下金装锏,默默祈祷,金装锏随我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就看这次了,秦琼两膀一叫力,下蹲扎好马步,单田用力,只见双锏高高举起,只听大喝一声"开",大青石轰然开裂,你想秦琼单锏36斤,双锏足足72斤,轮开了一两惯千斤,大青石也禁不住千斤之力的打击。
"真乃千斤之力啊!"尉迟恭看到不由得暗暗叫好。秦琼说,我两锏开石,然后看你的了。虽然是双锏一起砸下去的,但也要算两下。尉迟恭信心满满的掂了掂钢鞭,这支单鞭重42斤。其实他原来是雌雄两支钢鞭,只不过他当年投军的时候,把另一只雌钢鞭鞭留给了自己的妻子。作为以后儿子的武器,也是夫妻见面的信物。
尉迟恭不再多想,迅速下蹲,把战袍往腰间一掖,小肚子一叫丹田力,大眼珠子一瞪,高高扬起钢鞭,"开"的一声,可是大青石没开,只是火花四溅,大青石留下了九个白点,尉迟恭心想,大不了平局,尉迟恭其实有点慌,他怕一旦失败,在三军面前丢脸,总不能不讲信誉失言吧,有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尉迟恭不敢怠慢,再次高高举起钢鞭,第二鞭落了下来,这次大青石很给面子,开了一条缝,没完全断成两半,尉迟恭大怒,第三鞭接着下来了,乖乖,这次把大青石打的粉碎。这就是隋唐著名的"三鞭换两锏"的故事。尉迟恭沮丧的看着碎石,秦琼不愧是江湖人士,够义气,通人情,秦琼为尉迟恭拍手喝彩,并拱手说道:“尉迟将军,今天你我击石比高低,三鞭换两锏,还是平手啊。”尉迟恭见秦琼如此仁义,于是决定投唐。
最后尉迟恭和秦叔宝成为莫逆之交,“三鞭换二锏”也成了流传甚广的佳话。面子归面子,人情归人情,小编认为秦琼比尉迟恭更厉害一些,不知你是否赞同?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