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树:长得落落大方,19岁嫁给王明,生下3个娃后结局怎么样?

纵横百科 118 0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内革命形势危急,大量革命者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作为第三期的学员,孟庆树结识了比自己大六岁的王明。作为战友,王明在学习上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在回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路上,王明递上了他在异国他乡的第一封信:“这里面有我的一首诗,回去以后,请你看看,提提意见。”

  孟庆树百思不得其解:什么样的诗不可以当面讨论,还要回去看看?

  回到宿舍,孟庆树打开了信封,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这原来是一首示爱的情诗!

  一、大家闺秀,风华正茂

  提起王明,这个集“功过是非”于一身的人,大家并不陌生,然而,他的妻子孟庆树却很少有人提及。

  1926年从中学毕业后,孟庆树恰好遇到了黄埔军校招收第一批女学员,凭借着聪颖天资,她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由于遇到了大革命失败,这批学员提前结业。

  一年之后,在第二方面军做了一段时间的护士以后,她受到组织派遣,和唐仪贞、刘英等人,一同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孟庆树知性美丽、落落大方,而这批刚刚来到异国他乡的青年,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彼时的异国的浪漫环境影响,有很多人被孟庆树的姣好容颜和独特气质所吸引。

  所谓花香蝶自来,孟庆树的追求者一个接着一个,这些人中,就包括王明。

  现在谈婚论嫁、儿女情长,都讲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就有“无冕之王”的美誉,而且,王明脑子活,他的俄语在当时是学得最快最好的,深受校长米夫的赏识。

  可是,孟庆树丝毫不逊色于他,孟庆树在黄埔军校时期,就被大家公认为“校花”,而且她身世了得,出生在安徽寿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从小吃穿不愁,祖上又是医生世家,受人景仰。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怎么可能看上身高不到1.6米的王明?王明的示好在孟庆树看来,颇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嫌疑。

  王明见写出去的信没了回音,自然不会死心,此后,更是在闲暇之余以“老乡”的名义,一次次接近孟庆树,向她示好,不过都不了了之。

  二、患难与共,结为伉俪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王明也在校长米夫的全力举荐下,担任此次会议的翻译科主任。

  刚上任的王明,就被通知要让他挑选大会的工作人员,负责统筹安排各项事宜,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极为复杂。

  国内革命的路子,当时是在苏联的参照下进行的,统筹人员不仅要俄语精通,还要有策划和决断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这个人还要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

  因为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决定着会议的走向,而此时的中国刚刚经历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革命当下的基本矛盾仍需要解决。

  王明对着材料思考了许久,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桌子:孟庆树!

  这一决定虽然有王明的小心思在内,同时他也是深思熟虑后才下的决定。

  其一,孟庆树的娘家亲属是老同盟会的会员。再加上书香世家,也因此,她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进步思想,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又有参加革命的经验,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她有觉悟。

  其二,孟庆树当时在中共沪东区委的妇委会工作,着重解决妇女地位在解放工作中的作用问题。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孟庆树经常要到基层考察。沪东区的纱厂、纺织厂有大量的女工,因此,这些地方成为了她经常光顾的场所,她有经验。至于俄语,是王明的强项,他有事没事就去找孟庆树传授经验,孟庆树也虚心学习,所以这也不在话下。

  由此看来,孟庆树是最合适的人选,果不其然,会议最后顺利结束。

  也因为这件事,孟庆树在内心对王明树立起来的坚冰,也渐渐融化。但是,真正让孟庆树彻底接受王明的,是一件死里逃生的事情。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孟庆树长期暴露在公众视野,危险一触即发。

  很平常的一天,孟庆树在一所工厂和女工们交流,却突然被提前埋伏好的特务包围,并被抓捕带走。

  得知险情的王明,知道这次必定是凶多吉少,因为有太多的人进入了上海龙华看守所,就再也没出来。为此,他多次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探监,人在危难之中,常常需要一个精神寄托;王明的义无反顾,给了在狱中的孟庆树很大的鼓舞。

  1930年11月22日,孟庆树在组织的营救下,转危为安。

  就是王明的无微不至,让她彻底接纳了王明,也因为这件事,两个人在危难中结为了革命夫妻,此后一起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彼时,孟庆树年仅19岁。

  三、斯人已逝,薪火相传

  44年间,两个人在危难中相互扶持,由于王明后来在重大决断中出现严重错误,迎来了政治和生活的多方面挫败,丢掉职位后,孟庆树不仅没有嗔怪他,反而不离不弃。

  建国以后,王明的身体越发糟糕,多次前往苏联治病。1956年1月30日,在去往莫斯科的飞机上,王明突然心脏衰竭,随行的医生带了6包注射器,可是,在这紧要关头,竟没有一个针头可用。

  孟庆树掏出了自己准备好的备用针头,这才让王明用上了强心剂,躲过一劫。可以这么说,孟庆树对王明的爱,全部都在生活的细节里。

  孩子会成为爱情的见证,这对伉俪也一样。

  婚后,二人生下的两儿一女,有各自的人生轨迹,也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毫无疑问的是,同他们的父辈一样,这几个人都与苏联有着脱不开的联系。

  大儿子王丹芝,次子王丹丁以及女儿王芳妮都留在了莫斯科工作,在文化、军事领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为促进中苏友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苏联解体后,王丹丁又着手在俄罗斯把中国武术文化带向世界。

  在这之间还有个小插曲,女儿王芳妮的一生都留在了这片土地。1937年11月,王明夫妇回国参加抗战,把女儿王芳妮交给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做养女,但是,二人十分想念这个孩子,王明在《忆芳儿》中写下的诗句:“一别十年久,时艰音问稀。双亲常梦女,多半诉离思。”正表达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1983年9月5日,孟庆树在莫斯科逝世,这个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爱情事业都圆满了,若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去世的时候,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吧。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