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扫兴的历史真相

纵横百科 52 0

  刘伯温,被神话了。

  00

  上一篇《刘伯温比李善长,谁厉害?》中,老王简单交代过,刘伯温在世的时候,地位比不过汪广洋,更比不过李善长。

  甚至,还不如宋濂。

  感谢伙伴们的留言反馈:

  那刘伯温是怎么成的现在后世的印象的呢?

  01

  刘伯温考取了元廷的进士,后来升任江浙儒学副提举,主管学校事务。

  刘伯温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明显短板,没几天就被弹劾下台了。

  后来方国珍在浙东闹事,刘伯温被征辟为“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

  他曾写过5收从军诗,都是送给元廷绍兴路判官高则诚的。

  摘录部分于下:

  牧羊必除狼,种谷当去草。

  凯歌奏大廷,天子长寿考。

  看见没?

  直接把起义军当成了狼和杂草,必须除掉。

  另外刘伯温还有一首《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

  其中有一句:

  磨崖可勒中兴颂,努力诸公佐有唐。

  ——他把元廷和唐朝并列,定义起义军是“贼”(全打成了黄巢),希望元军诸将再次实现“中兴”。

  02

  可以看出,这段时间里,刘伯温对元末起义军是很敌视的。

  有多敌视呢?

  后来,元军并没有剿灭方国珍,而是接受了方国珍的“投降”。

  方国珍给元军的头头脑脑送金银珠宝的时候,刘伯温也没接受。

  这就出问题了——

  江浙行省上下人等都收了方国珍的钱,那在他们眼里,不收钱的刘伯温就成了刺头,必须搬掉。

  如此,刘伯温又回了青田老家。

  而,再后来,朱元璋派人到青田去访刘伯温的时候,看见被他指斥为“贼”的起义军居然成了气候,也没忸怩,很自然地住进了应天城内的礼贤馆。

  由此可见,刘伯温其实属于到什么山头就唱什么歌的那种人。

  (如果刘伯温真“忠君爱国”,他大可以在家待到死。)

  03

  刘伯温没有销毁曾经在元廷时写的诗,不然我们现在就看不到了。

  以朱元璋的心性,看见这些东西会是什么想法?

  一边说我们不是东西,一边又在我这里领工资?

  这也是朱元璋看不起贰臣的原因。

  04

  刘伯温在明初开国文臣之中,单纯按爵位来算,排名第三。

  排在他前面的两个,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和忠勤伯汪广洋。

  1、李善长,朱元璋的儿女亲家,开国第一功臣,大明王朝的第一任中书省左丞相,岁禄四千石;

  2、汪广洋,中书右丞(副丞相,后升丞相),世袭忠勤伯,岁禄三百六十石。

  刘伯温比起他俩,就寒酸了,不仅没混进中书省(去了御史台),年工资只有二百四十石,比汪广洋少了三分之一,诚意伯爵位还不世袭。

  PS:

  朱元璋为什么让刘伯温去御史台,而不叫他进中书省?

  说明朱元璋已经想好了要把刘伯温放在了李善长等人的对立面,让他专门去挑中书省的刺。

  后世的明史学者吴晗,就此创造出了“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概念。

  (以李善长和刘伯温的籍贯划分)

  不过,结合明初朝堂上的政治局势,综合来看,李善长的淮西集团是真有其事,刘伯温的浙东集团恐怕是捕风捉影。

  为什么这样说呢?

  看看列名浙东集团的几位“骨干”:如宋濂、章溢、叶琛、胡深等人。

  把他们单拎出来,能量都不大。

  宋濂是他们之间除了刘伯温之外名气最大的,但建国之后,宋老头只干了两件正经事:

  1、一是修书;

  2、二是教标哥(朱标)读书。

  在朝堂政事方面,宋濂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所以刘伯温实在犯不着和宋濂搞拉帮结派那档子事儿。

  05

  其实当时的朝廷里,和刘伯温有深交的是中书左丞杨宪。

  而杨宪早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时候,也被朱元璋借口弄死了。

  而除掉杨宪的刀子,就是李善长递到朱元璋手里的。

  刘伯温彻底失去了和李善长打擂台的外援。

  细思恐极的事情还不止于此——

  洪武八年,刘伯温生病退养,接替他出任御史中丞的,是胡惟庸的死党铁哥们儿——原中书省参知政事陈宁。

  这就不得不怀疑,杨宪案是朱元璋和李善长在幕后达成的一笔政治交易:

  李善长退休、交权;

  朱元璋负责清理杨宪,并同意胡惟庸接手中书省,保证李善长的晚年不受打扰。

  06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历史上的记载也是扑朔迷离。

  据《诚意伯刘公行状》的记载:

  明确表示,给刘伯温下毒的人是胡惟庸。

  (《明实录》、《明史》也持此说)

  后来胡惟庸案发,老朱给胡定的第一条罪状就是毒杀刘伯温。

  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

  简单看下过程:

  胡惟庸带人给刘伯温治病,刘伯温并没有立即死去;

  但刘伯温心知不妙,立即给朱元璋上了奏疏,说自己可能中毒了;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搭理这个茬儿,反而让人送刘伯温回青田老家,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所有的史书都给朱元璋编了一条理由,说老朱当时太忙,没想到刘伯温会中毒。

  但这个理由并不成立。

  试想:如果真是胡惟庸杀刘伯温,那朱元璋在洪武八年的时候为什么不怀疑胡惟庸下毒?

  而到了洪武十三年,这件事反而成了胡惟庸的罪状?

  所以,真相或许是朱元璋自己下的毒,而胡惟庸只是一个背锅侠而已。

  什么?

  你说朱元璋没有杀刘伯温的理由?

  那是你不了解朱元璋。

  老朱料理功臣,需要理由吗?

  07

  刘伯温死后,刘家怎么样了呢?

  “满朝皆是胡党,唯独你老子不是。”

  朱元璋让刘璟承袭诚意伯爵位。

  但刘璟不想当出头鸟,爵位即被刘璟的侄子刘廌继承。

  朱元璋为了显现自己皇恩浩荡,特意给刘廌加了260石的工资。

  但好景不长。

  刘廌在袭爵的第二年便被朱元璋捏了个由头,贬回了老家。

  洪武末期,刘廌更倒霉了,被罪加一等流放到了甘肃。

  刘璟呢?

  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死忠粉。

  朱棣登基之初,刘璟曾计划利用上朝的时机,刺死朱棣。

  被锦衣卫搜出怀揣的利刃之后,刘璟并不屈服,仍大声叫骂:

  “殿下百世之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当晚,刘璟便在狱中用发辫自缢,年52岁。

  08

  自然,刘家诚意伯的爵位也被禁止承袭。

  “封故诚意伯刘基九世孙瑜为诚意伯,予诰券,世袭,岁给禄米七百石,本色三百石,折色四百石。”

  嘉靖为什么又给翻过来了呢?

  因为明代中期,随着内阁权位的日渐加重,文官地位水涨船高。

  文官们发现,在朱元璋的太庙里,陪祀的全是武将勋臣;陪祀朱棣的四个人里,也有三个是靖难勋贵。

  这怎么能行呢?要全面压制勋贵。

  文官必须抬出来一位开国文臣,宣告文官执政的“正当性”,达则自古以来嘛。

  而放眼开国的文臣,李善长是钦定的谋反,汪广洋是钦定的渎职,显然这两人都不适合陪着老朱吃冷猪肉。

  因此,刘伯温就被吹成了“开国文臣第一”。

  09

  还没完。

  刘家为了维护祖宗面子,开始到处找人写故事。

  于是乎,在各路话本中——

  刘伯温成为通天彻地的大牛人,被镀上了一层半人半仙的神秘色彩;

  刘伯温的烧饼歌和李淳风的推背图齐名......(推背图实际是后人托名臆造);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第一高参,创造出的功业足以媲美张良和诸葛亮.....

  甚至说朱元璋请刘伯温替他裁夺中书省丞相的人选,并有意让他出任宰相......

  可,如上面所说,刘伯温这辈子都没能混进中书省的大门......

  10

  关于这个问题——

  前文说过,文官里,刘伯温的爵位排第三。

  其实这个第三,并不低了。

  因为朱元璋封爵的时候,共有36人,其中文官就只有3个人。

  你说朱元璋不信任他?

  关于刘伯温的贡献,《明实录》的记载比《明史》简略的多。

  一个例子——

  比如,刘伯温刚到朱元璋帐下的时候,正赶上陈友谅进攻太平。

  按《明史·刘基传》上的记载——

  此时,朱元璋会同诸将商议战守之策,而朱元璋的部下战和不定。

  朱元璋拿不定主意,是刘伯温力排众议,并一锤定音,建议把那些鼓吹投降的人全都杀了,再和陈友谅决一死战。

  《明史·刘基传》载: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

  可同样是这段历史,《明太祖实录》里的主角是朱元璋。

  刘伯温只是做为应声虫在旁边搭腔。

  时陈友谅将入寇,诸将议欲上自将御之,纷纷莫能定。上曰:“今天道后举者胜,若伏兵江岸,俟其至而击之,可以成功。”基适从外至,因赞曰:“上言是也。”

  由此可见,《明史》在记录上,大概率是为刘伯温涂脂抹粉了的。

  注:

  因为《太祖实录》是永乐朝杨士奇负责编纂的,比《明史》早问世300年。

  所以按年代远近,应以实录为准。

  11

  朱元璋确实夸过刘伯温是诸葛亮,王猛。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咨尔前资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太子赞善大夫刘基。

  朕观往古俊杰之士,能识主于未发之先,愿効劳于多难之际,终于成功,可谓贤智者也,

  如诸葛亮、王猛独能当之。

  不过,朱元璋不是只这样夸过刘伯温。

  朱元璋给手下的文臣谋士基本都发过一顶类似“诸葛亮”的高帽子。

  比如,也夸汪广洋是诸葛亮,张良。

  朕观往古俊杰之士,能识真主于草昧之初,效劳于多艰之际,终成功业,可谓贤知者也。

  汉之张子房、诸葛亮,独能当之。

  朕提师渡江,入姑孰,中书右丞汪广洋同诸儒来谒,就职从征,繁治剧,屡献忠谋,驱驰多难,先见之哲,可方古人。

  朱元璋典型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骂人也是张嘴就来:

  比如,骂汪广洋:

  朕平天下之初,数更辅弼,盖识见浅薄,任非其人。

  前丞相汪广洋畏懦迂滑,其于申冤理枉,略不留意。以致公务失勤,乃为岭南广省参政,观其所施,察其自省。

  比如,刘伯温告老还乡,朱元璋写给他一封《赐归老青田诏》,直接开骂:

  吾将谓白面书生,不识时务。

  。。。。。。等。

  12

  最后,以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吧:

  古代的历史,是层累创造的,一层一层的创造。

  时代越往后,历史就被创造的越多。

  我们再也难寻找到一个真实的刘伯温......

  但这不妨碍我们喜欢他。

  只是尽量努力还原历史真相。

  虽然这个真相,有点扫兴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