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为何陈默群选林楠笙,而不是左秋明?4点理由很现实

纵横百科 32 0

  刚开始看《叛逆者》,非常不理解,为何陈默群对林楠笙比较偏爱,明明左秋明的综合成绩第一,反应能力很快,军事成绩很棒,而林楠笙比起左秋明,根本没法比,可陈默群后来选了林楠笙,而不是左秋明?

  再次刷的时候,才发现,4个细节很重要。

  为什么要挑一个陌生的面孔呢?

  陈默群终于再次从共党手中撬开了一些资料,凌晨4点,他带着一群人,赶往共党的联络点,想要抓住上海联络站的负责人,王志。

  大雨之夜,凌晨时间,高级机密。

  这个时间点,正是犯困之时,大家正在熟睡,很少有人在外面办事。

  这个时间点,刚获得消息,他第一时间,带着人赶往联络点,加上大雨雷鸣闪电,遮掩了汽车行驶的声音。

  各种条件,加起来,是很利于隐蔽,很利于陈默群一方的,可是当他赶到地点之时,人跑了,外面的雨衣还在滴水,被窝是温的,盆子里面的火还在烧着,可见真的是刚刚跑了。

  这已经是第N次出现这样子的情况,让陈默群挫败不已,他认为内部除了内奸,必须要尽快找出来,否则很难开展工作。

  他想到了培训班的人,找一个陌生人,陌生面孔,这样可以让人放松警惕,查出内奸。

  想法是美好的,事实是残酷的,战争是无情的,人是灵活的。

  为什么陈默群选择林楠笙,而不是样样优秀的左秋明呢?

  左秋明是一开始就来培训班的,可没有像林楠笙那样,先是师范毕业,然后转来培训班,只为了报效祖国。

  左秋明的专业成绩一流,他的各科考试都是第一名。

  他的反应能力是最快的,他的人也是积极热情的,可他最后落选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呢?我认为有四点理由:

  第一:第一印象很重要

  陈默群刚从上海来到南京,正坐在会议室等待白老师拿着培训班的考试成绩来让他挑选,在这期间,他正在喝茶休憩。

  这时候,林楠笙拿着报纸走了过来。

  当他看到有人在会议室里时,立马转身就走。

  他的反应很快,看到人,立马就走,从来没有想要打听里面的人是谁,也从来没有想要去和人搭讪,可见他的心里很有界限感,也知道自己的职责。

  会议室的人是他不能随便打听之人,他认得清自己。

  陈默群看到人走了,立马把人叫了回来,得知原来是来换报纸的,于是让他进来换。

  林楠笙把报纸换了位置,沉默群很奇怪,你为何要更换位置呢?

  林楠笙说,因为他发现,更多的人喜欢看《金陵时报》《南京民报》,而《良友》《申报》等很多人不喜欢看,于是放在下面,方便大家第一时间查阅。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楠笙是个比较细心,善于观察之人,而且他很注重他人的感受,第一时间在理所范围之内,给人方便,是个特别用心之人。

  当陈默群要看一份报纸时,林楠笙给他拿了一份《申报》,陈默群又好奇了,为何把大家不喜欢看的报纸给我呢?

  林楠笙脱口而出:我猜您是上海来的。

  这句话让陈默群心里一紧,难道我的行为暴露了吗?

  这句话让林楠笙也惊讶了,怎么就说出口了呢?他一下子就傻眼了,感觉到自己说错话了。

  林楠笙走了出去,白老师拿着成绩单来到会议室,给陈默群看,陈默群顺便问了一句,我的行为告诉了其他人吗?

  白老师说,没有呀,你的到来是机密,从无告诉任何人,包括刚才的小林。

  其实,在这一刻,陈默群心里有了一点计较,他知道要选谁了,至少林楠笙在他的心里有了一席地位。

  如果他能够通过他后来的考试,那么林楠笙就稳了。

  可见人与人的第一印象特别的重要,而做事的分寸感,也会给自己加分不少。

  林楠笙很好地塑造了他的第一印象,让陈默群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特别。

  第二:他的情报学比军事学要好,陈默群是干情报的。

  林楠笙师范学院毕业的,据白老师介绍,他本想要当个老师教书育人,惊醒世人,教育年青一代人报效祖国。

  可是他后来发现,这个方法太过缓慢,还不如直接加入,于是他来到培训班,成为一名预备军人。

  他的各科成绩不是很好,因为是中途转过来的,所以成绩和其他人比,不是很好看。

  左秋明的成绩是综合成绩最好的,还有其他人的各科成绩都比林楠笙好。

  但是有一点,白老师强调,林楠笙的情报比军事成绩好。

  这一点让陈默群眼前一亮,他不是就做情报的吗,军事对于他来说是辅助,但是不是最重要的,他就需要这样一个情报之人。

  林楠笙有了第一印象,又加上他的专业情报,让陈默群暗暗下了决定,但是还是要考验一番,万一不是他想的那样呢?

  他的工作不容有失,必须万无一失,考察是必须的。

  第三:他的反应很慢,却比其他人细致

  培训班的人,正在野外训练,这时候陈默群开着他的车,赶了过来,他只出了一个考题:

  刚才过来的路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没有人回应,左秋明第一个发言:他说:看到一辆吉姆西牌军卡车,车牌号是2038.另外一个人接着说:车旁边有15个士兵,其中一名受了伤,左手缠上了绷带。他们的领章是红色的,应该是15个宪兵。看到林楠笙没有发话,陈默群指着他问,你呢,你看到了什么?林楠笙不慌不忙地回答:确实有15名士兵,但不都是宪兵,其中一个领章是红色,是一名步兵。

  你怎么知道我来自上海?

  南京的内部车辆是别克,但您的不是,我猜测你来自上海。

  从这次考核中,虽然左秋明回答很快,但是他没有找到重点,他只是看到了车和车牌号,而林楠笙却发现了更多的细节,让陈默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第四:他是师范专业毕业的人,却有一腔报国热情

  林楠笙是师范专业毕业的,他的报国热情,比起其他人更加不一样。

  他是真想想要报效祖国,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抓住一切。

  他的思想觉悟要比其他人高,虽然他的军事成绩还不是最好的,可他可以在慢慢地实践之中,学到这些知识。

  他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细心能力,以及他的分寸感是陈默群所欣赏的。

  陈默群想要的,刚好是林楠笙所有的。

  就像找一份工作,你所拥有的,刚好是对方想要的,所以你就是那个最好的人。可你拥有的再多的东西,不对口,对于别人来说,就是鸡肋,当然你可以另谋生路,后来的左秋明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做得确实挺好,便不比林楠笙差。

  每个人只要你有实力,早晚会发光发热,不必急于一时,只要随时准备着,机会早晚会来临。

  最后,林楠笙成功被选,陈默群带回了一个陌生又能干的特工,在后来的工作中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为他提供了很多的信息,成为了他的骨感支撑。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