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称号的变迁

纵横百科 66 0

  今人读史,凡涉及到古代君王,很少有直呼姓名者,多用某种代称,比如说什么汉高祖,魏武帝,康熙皇帝。这就涉及到古代帝王的三种称号,即谥号,庙号和年号。

  所谓谥号简单点说就是后人对死者的一种盖棺定论,有褒贬之分。比方说什么文呀武呀之类的就是褒谥,比方说什么厉呀炀呀之类的,则有贬底之意。主要用谥号来称呼帝王的年代大致是从汉代开始,到南北朝结束,这个时期的帝王,比方说什么汉武帝,汉献帝,魏武帝,晋元帝、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些皇帝的谥号,这里面要特别提到两个比较有趣的谥号,一个就是献字,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所以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名气确不小,而且很多人可能会相当然的以为献字肯定是个贬义词,实则大谬,献作为谥号实际上是聪明睿智的意思,曹魏虽然篡夺了汉家江山,但对于两汉四百年的基业毕竟还是不失敬意,所以对汉献帝也就比较客气,而且汉献帝本人虽是亡国之君,但确并无恶行,所以才给了一个献字作谥号。另一个就是显字,君王用此字作谥的比较少,但老百姓家里确把这个字给用烂了,显字用来作谥实际上就是德高望重的意思,古代的老百姓在给父母立碑时也是要上一个谥号的,但是普通老百姓想跟什么文武成汤之类的高大上的谥号沾上边确比较困难,勉强用也会让人觉得很不谦虚,所以显字就成了最佳选择,反正德高望重这种事也没什么评价标准,不用白不用,到后来这个字几乎就万了普通百姓的固定用谥号,墓碑所谓的显考妣,其实就是德高望重的父母的意思,不过现在有些墓碑上还画蛇添足的加个故显某某之类的,这个故字加的很可笑,所谓故其实就是已经去世的意思,墓碑上加这个字岂不多余,难道墓地里埋的还能是活人。

  用谥号称呼帝王到了唐代开始发生变化,因为唐代以前上谥,基本上就是挑最主要的功绩上单字谥号,但李世民逼迫他老子让位给他,或许是因为愧疚心理吧,所以在给他老子上谥号的时候极尽赞美之能事,号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么长的谥号如果史书要是一直使用,不够费劲的,而且后来很多帝王纷纷效仿这种作法,于是乎庙号就被迫登上了史书舞台。所谓庙号,从字面就很容易理解,也就是皇帝家里的论资排辈,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不是祖,就是宗,比方说什么汉高祖,唐太宗都是庙号,用庙号称呼的皇帝从唐朝开始,到明朝结束,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只有比较牛逼的皇帝才可以享受入庙的资格,但唐以后,则不管什么歪瓜劣枣的皇帝都能配享太庙,风气越来越虚了。

  由于庙号除了祖就是宗,会给人一种不易区分的感觉,所以到了明朝,开始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所谓年号是汉武帝发明的,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称为建元元年,以后就开始称建元几年几年,然后国家再发生什么值得纪念的事以后,皇帝还可以改元,也就是换一个年号,再重新开始,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所以明朝以前的皇帝每个都会对应好几个年号,但从明朝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除新君登基以外,基本上很少有改年号的,换句话说一个年号就对应一个皇帝,这样的话,用年号来称呼帝王就变得比较方便,所以明清两朝的皇帝现在就多用年号来称呼,比方什么万历,乾隆都是指年号。明清两朝改过年号的皇帝只有两位,一个是朱祁镇,因为穷得瑟,中途被蒙古人抓走了,让他弟弟插播了一段时间,所以他有两个年号,另一个是皇太极,因为在他手里完成从后金到大清的转变,所以他有两个年号,其余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

  最后要说一句,这种称呼的年代划分,只是一种常见的划分,但并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我们称呼刘邦也经常叫他汉高祖,象是朱棣,称他为明成祖和永乐的时候都很常见。

标签: 古代帝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