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小人物逃不了世界大格局!

纵横百科 44 0

  利益就是纽带,真实就是力量,告诉你历史与金融的真相!

  从历史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小人物逃不了世界大格局!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

  

  

   余治国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内容简介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从阿姆斯特丹在战火中成为欧洲金融中心说起,从金融角度看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中国等世界大国的兴衰之谜。剖析法国大革命、印度殖民、普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历史事件背后的金融力量。

   编辑推荐

   1、一本书读懂世界经济500年。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读懂金融史就读懂了世界经济。

   2、货币影响大国兴衰,塑造世界格局。“欧洲的版图是在战争的铁砧上锤出来的”,而战争的支柱就是无限的金钱。一百多年的战争,打出了一个强大的大不列颠英镑帝国。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大国兴衰背后的金融力量

   铁砧上锤出来的欧洲版图/2

   谁是战争的支柱/4

   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金融中心/8

   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遮掩下的海外掠夺/12

   荷兰:战争幕后的操纵者/15

   欧洲人的政治思维:均势策略/20

   法国之败,败在金融/22

   拯救南海公司就是拯救英国/25

   英国垄断金融的崛起/28

   法国金融的倒退:约翰•劳的昙花一现/30

   丘吉尔说:七年战争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5

   美国独立战争:七年战争的延续/37

   恶性通货膨胀:法国大革命的阴霾/40

   法兰西银行抢钱:拿破仑战功赫赫的背后/44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雄起/48

   第二章

   英镑为王

   “神圣同盟”:镇压一切革命运动/54

   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罗斯柴尔德家族/58

   犹太人投机和平/62

   印度人的血泪,英国人的财富/67

   炮舰与福寿膏/72

   “汇丰银行”应运而生/78

   英国“金本位制”的确立/81

   欧洲和平的基础:英镑霸权的确立/85

   铁路热潮袭卷全球/88

   铁路引发的1848年欧洲革命/93

   南美泡沫,巴黎拯救了伦敦/97

   “圣西门思想”:扭转法国命运/101

   英法争夺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权的较量/107

   普法战争打出了一个国际金本位体系/111

   第三章

   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崛起

   美国的纸币浮沉/118

   美国具有“善骗”的传统/125

   主权信贷工具助林肯打赢了内战/130

   大发国难财的金融新贵/136

   从工业崛起到财团雄起/140

   皮尔庞特•摩根:金融教父的成长历程/144

   从英国买办到一手遮天/147

   莱茵河资本主义/152

   “黑船来日事件”:打破日本经济格局/159

   日本财团的兴起/162

   清朝:金融主导权的丧失/167

   甲午战争中的金融风云/170

   左右日俄战争的国际金融资本/174

   俄国,被国际财团分食的美味/180

   主要参考文献/ 185

   文摘

   从今以后,银行家要来掌握统治权了

   19世纪,对于金融家来说,政府最好年年赤字,保持在濒临破产却未破产的状态。这样,金融家能通过每隔几年就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用最苛刻的条件借钱给政府。而每一次新国债的发行都使金融家获得新的掠夺机会。在法国,法兰西银行行长拉菲特说了这样一句话:“从今以后,银行家要来掌握统治权了。”

   美国货币市场的晴雨表挂在伦敦的证券交易所里

   金融业处在整个社会经济食物链的最高端,利润最为丰厚。人们很快发现,借钱给他们的人赚得更多,许多犹太商人开始转入金融业,开办私人投资银行,但在当时规模都比较小,投资美国的主要资本仍来自英国。1833年一位美国国会议员指出:“美国货币市场的晴雨表挂在伦敦的证券交易所里。”美国金融受到英国金融家的控制。1853年,仅新泽西州和波士顿市政府一半以上的债券和纽约市1/4的债券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英国之胜,胜在金融

   法国人的钱都分散开来,而英国人的钱却集中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一个法国商人有10万英镑的资本,一年的盈利率是20%,一年不过赚2万英镑。而一个拥有相同资本的英国人,可以在货币市场上用自有资本做抵押以5%的年利再借入40万英镑,盈利率仍为20%,那么这个英国人就可以赚取远超过法国人的8万英镑。这样看来,从18世纪开始,与英国相比,法国工商业的落后就容易理解了。因此,英法战争中法国之败,败在金融。

   英法争夺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权的较量

   法国要想达到将英国人从世界金融霸主的宝座上驱赶下来的终极目标,必须要和英国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权或主导权。当时的法国采用的是金银复本位制,法国铸币厂向全体公民开放,自由铸造金币和银币,两者具有完全相等的地位。除了英国的金本位制和法国的复本位制,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体系非常混乱,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均没有统一的货币体系。

   为了与英国的金本位制相抗衡,法国人开始行动了。1865年,在拿破仑三世的倡议下,欧洲各国在巴黎召开了一次会议,目的是要在各国采用一种统一的、普遍通行的金银通用货币。金融家可以运用很高的操纵与交易技巧,通过金银之间的兑换来套取巨额利润。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内的金融家都极为支持法国人的复本位制国际体系。

   巴黎会议直接导致了以法国为核心的拉丁货币同盟的诞生,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四国均采用以法国货币体系为基础的金银复本位制。自1866年8月1日开始,除意大利外,各国的基本货币都称为法郎,以法国的货币体系为基础,主币的含金量都定为0.29克黄金或者4.5克白银,可以在各国间等值流通。主币为面值100、50、20、10、5法郎的金币,同时发行5、2、1法郎和50、20分的银币。

   1866年,罗马教皇国加入拉丁货币同盟。1868年,西班牙和希腊加入。甚至在普法战争之后,都有国家陆续加入。拉丁货币同盟成为19世纪的欧盟,而法郎则成了19世纪的欧元。统一货币给拉丁货币同盟的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通、金融往来和商业、旅游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法国则扩大了自己的金融主导权,因为欧洲各国都想把自己的货币与这种稳定的货币挂钩,以稳定币值。这对英国的金本位制与英镑霸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不仅如此,到了1867年,拿破仑三世雄心不已,为了扩大法郎影响力的范围,扩张法国的金融势力,他再次以拉丁货币同盟的名义召开了一次全球货币会议。拿破仑三世的本意是要建立以法郎与法兰西银行为核心的单一全球货币体系,彻底夺取英国人的金融领导权。这是在严重挑战英国人的底线。

   英国人自然不会甘心,而此时的美国人也想分得一杯羹。英美各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美国人提出,美国要求法国发行面值25法郎的铸币,与美国5美元的鹰徽铸币、英国英镑无须任何货币兑换的中介就能完全等值地流通。全球采用这三种货币作为其他国家所有货币的基础。如果采用美国人的意见,法国现有的流通货币就必须进行重铸,将会耗费巨额的重铸成本,而拿破仑三世打造以法郎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于是,法国委婉地拒绝了美国人的建议。

   英国代表内维尔•威尔逊则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他说:“现行的货币体系无论是对批发贸易还是对零售贸易都没有造成严重的问题,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反映了人们的日常交易习惯。只要公众还未决定赞成改革当前的货币体系,只要新的货币体系还未能无可争辩地表明自己有足够的优势,证明放弃现行的体系是有道理的,那么英国政府就不可能认为,自己有责任首先采取行动改革以便于欧洲大陆国家保持一致……(参加会议的代表)不能对任何可能约束本国政府的问题进行表决或发表任何误导人们相信大不列颠将接受1865年(拉丁货币同盟)公约的意见。”

   英国代表在这次会议上带头搅局,各国代表害怕得罪英国人,于是纷纷附和,表示参加会议只是为了倾听其他国家的意见,无法代表政府作出选择,只有在回国向本国政府汇报之后才能给出意见。会议达成的唯一共同意见不过是,最终决定下一次会议延迟到1868年2月15日。当时只有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挪威和瑞士表示反对,他们希望在1867年12月15日召开。

   由于英国的阻挠,第二次会议却因战争的原因再未召开过。但法国人舍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依然我行我素地继续按照本国的意愿维持拉丁货币同盟,与英国对抗。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法国实力逐渐变得越来越雄厚。拿破仑三世十分希望通过战争一扫1815年失败的阴霾重新称霸欧洲。就连他的妻子欧仁妮王后都曾直言不讳地说过:“不发动战争,我们的儿子怎么当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法国疯狂地进行对外殖民扩张,法兰西刺刀的寒光扫过了中国、东南亚、西非和太平洋地区。在欧洲,拿破仑三世联合英国向俄国宣战,引起克里米亚战争,成功打败俄国,好处尽归英国却从此得罪了俄国人。随后,法国击败奥地利并取而代之成为维护欧洲天主教权威的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并且还控制了卢森堡和德国南部的4个邦国。

   但当时法国的实力不仅尚与英国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还正在被后来者赶超。普鲁士在威廉一世国王与“铁血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其实力与法国已相差无几。拿破仑三世并非昏庸之君,他心中清楚法国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强大,他曾这样说过,“德意志不该统一,应分成三个部分,南北德国应该对立起来。这样法国才可以从中渔利。只有俾斯麦尊重现状,我才能保证和平;如果他把南德意志诸邦拉入北德意志联邦,我们的大炮就会自动发射”。北德意志联邦是德国的前身,实际上不过是普鲁士吞并其他德意志邦国的一个借口。其实,普鲁士的崛起早已引起法国朝野上下的惊恐。1866年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后,当时的拿破仑三世政府的反对者、被马克思称为“矮子”的梯也尔也曾说过:“奥地利的失败意味着法国400年来遭到的最大灾难。从此,失去一张阻止德国统一的王牌!”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从两次世界大战说起,揭开美国在一战积极贷款,二战金融支持墨索里尼、希特勒与日本政府的往事。接下来讲了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朝鲜战争、美元与黄金脱钩、控制产油国、掠夺俄罗斯等手段,逐步建立美元霸权的大历史。最后讲了日本金融战败、金融衍生品博弈、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欧债危机等美国在全球发动的货币战争。

   编辑推荐

   1、一本书读懂世界经济400年。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读懂金融史就读懂了世界经济。 2、货币影响大国兴衰,塑造世界格局。美元时代,金融是最高级的游戏。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金融与两次世界大战

   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2

   第一次世界大战,血肉搅拌机/7

   真正的赢家:美国人/9

   美联储的前世今生/14

   美国政府权力的扩张/21

   美联储:全世界的中央银行/24

   美国意在瓦解大英帝国的经济霸权/27

   经济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33

   大萧条时期:中国短暂的繁荣/36

   上海房地产泡沫与法币/40

   千疮百孔的意大利/45

   墨索里尼,华尔街的宠儿/48

   沙赫特临危受命/52

   华尔街支持希特勒上台/56

   希特勒的目的/61

   第二章

   美元第一

   英镑与美元的博弈/68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称霸/72

   不买账的苏联/76

   冷战,妖魔化桀骜不驯的苏联/80

   国民党与恶性通胀/86

   美国也不是万能的/90

   朝鲜战争:让日本咸鱼翻身,让美国巩固金融霸权/93

   用美国的剑为美国掠夺更多的钱/98

   美国精英有意让美元变成一文不名的白条/103

   美国霸权:让世界各经济体纳税进贡/109

   石油,美元霸权的根蒂/111

   左手中情局,右手弗里德曼/116

   发展中国家只能发展不能发达/121

   离岸金融、人口控制和金融寡头的合谋/125

   从对抗政策到缓和战略/132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战/139

   向往美国的生活方式/144

   高举弗里德曼大旗,将斯拉夫人再次变为奴隶/149

   第三章

   全球货币战争

   日本对美国说不/156

   日本的第二次战败/162

   虚拟经济的膨胀:投机泛滥的赌场资本主义/166

   枪杆子本位制:从伊拉克转战阿富汗/174

   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噱头剑指里海石油/181

   从科索沃战争到欧债危机/186

   普京大帝与俄罗斯的觉醒/191

   奥林匹斯地狱与格鲁吉亚,石油卢布与石油美元/196

   次贷危机、伊斯兰世界的崛起/200

   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204

   跋/207

   主要参考文献/210

   后记

   跋

   传统中国人大多胸怀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宏大而又细腻的家国情怀。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民族、社会、家庭和个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浸染了传统文化的中国人都会将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就像“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或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五千年来,这种强大的族群意识一直支撑着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当代世界,西风压倒东风,西方文明的强势使中华传统文化日趋衰弱。家国情怀的语境在当代中国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则是西方文明的民族观、国家观与价值观。但家国情怀的积淀却仍然深深地印刻在许多国人心中,一旦触碰心底便会自然流露,“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留下百年创伤。直至今日,还有一些人的脊梁骨都是断的。心理学有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概念,当施暴者对被虐者施以酷刑之后,被虐者反而对施暴者抱有极度崇拜、喜爱之情。当代中国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那些发明出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历史真相”的“良心”历史学家。他们有为鸦片战争叫好者,有为汪精卫翻案者,有鼓吹中国再做300年殖民地者。真是怪胎不断,奇谈不绝!

   他们早已忘记上海、香港那些古旧的西洋建筑下埋葬的是国人的累累白骨与恶臭的鸦片。通过阅读本书就知道,当年中国最为强大的汇丰银行之股东除一家轮船公司外,全是鸦片贩子。上海房产大亨沙逊洋行,建造了上海大部分有名的西洋建筑。最近鼓噪一时的沙逊洋行在1871年之后便代替怡和洋行垄断中国鸦片贸易,拥有并控制了全国70%的鸦片。近代史上的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还要罪恶万分。在奴隶贸易中,奴隶得到了主人的保护。因此,他们的肉体没有被摧残,他们的品格与思想没有被败坏。而鸦片却摧残了中国人的身体,腐蚀了中国人的品格,败坏了中国人的思想。

   不仅不了解或有意不了解历史,他们也对当代国际政治与金融的实际状况视而不见。小布什攻打伊拉克,明明是为了加紧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防止欧盟对其美元霸权的取而代之,他们偏偏辩护说是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美国人驻军阿富汗,暗地里援助中国新疆、西藏的独立分子,破坏中国的主权与稳定,可在他们看来,那是要将少数民族从汉族“魔爪”中解放出来。美国人将转基因作物撒播全世界,在印度,农民破产自杀;在南美,农民苦苦挣扎。可是在他们看来,却是美国人在传播科学圣经,愚昧的劣等人在对抗进步!

   争做奴颜婢膝的奴才是一种病态,妄图挟洋自重坐稳高等华人的位子也是一种病态。面对其他科技与文化先进的国家与民族,他们早已丧失了自信心与发愤图强的精神。他们常以鲁迅传人自居。可鲁迅对国人的批判饱含着爱,对闰土的爱,对祥林嫂的爱,甚至是对食人血馒头者的爱,而他们却是在发泄一种歇斯底里的仇恨。

   他们总是鼓吹,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国家与民族是一种虚构的集合体。那么,为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俄罗斯男人都成了短命鬼,连普京都斥责道:“今天,我们国家的男性公民中有一半人活不到60岁,这简直就是耻辱!”而上千万的俄罗斯、东欧女性被迫成为失足女?为何中国女人爱外嫁美日韩?为何越南女人爱嫁中国人?为何中国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状况还不如西欧一个游手好闲者?旭日阳刚之类脱颖而出的人物毕竟是极少数,不可能让每一个农民工都去做艺人。实际上,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背后其实都存在着一个强大或虚弱的国家与民族。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国家与民族能否强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金融,但不是那种披着科学外衣却夹带意识形态私货的金融谎言。利益就是纽带,真实就是力量,谎言在充满利益纠葛的历史真相面前不堪一击。愿读者能从历史的事实中不仅能汲取有益的知识,还能提升精神的力量,也不枉这购书的寥寥数十元。(原文发表于2010年12月16日《科学时报》)

   余治国

   文摘

   美国开创纸币大时代

   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曾说过:“如果说商业银行的历史属于意大利人,中央银行的历史属于英国人,那么,政府发行纸币的历史无疑属于美国人。”现代纸币理论与实践的大佬正是美国人。

   美国如何过上好日子

   1961年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后,美国政府既要支付巨大的军费开支,还不能降低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只能用美元来交换西欧与日本的产品,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贸易赤字,欠下了大量外债。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要求,外债只能用黄金支付,但美国却发行了美联储特别债券和美国短期国库券用来偿债,这样就相当于将美国政府的开支转嫁到西欧与日本的头上。对此,法国总统戴高乐批评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美国霸权借助于美元第一

   美国通过美元霸权让外国创造的财富以掠夺性的低价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换言之,借助美元霸权让世界各经济体纳税进贡,而美国成了现代的天朝上国。正如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所说:“作为一个国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最大的私募基金,而且她不需要任何资本金。她具有近乎无限的融资或创造信用的能力。简而言之,美国控制着全球的购买力,这就是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基础。”

   美国意在瓦解大英帝国的经济霸权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大英帝国霸权与英镑为王时代的结束。新崛起的美国成为最大的赢家。1919年在巴黎举行的和会中,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随行人员主要是华尔街金融家,分别有:首席金融顾问保罗•华伯格、杰克•摩根、摩根财团掌舵人莱蒙特、战争工业委员会 巴鲁克、艾森豪威尔总统时代的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和他的兄弟后来的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德国的谈判代表则是保罗在德国的兄弟。巴黎和会变成了美国金融家的盛会。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与英镑霸权却消弭在“一战”的炮火声中。英国政府在“一战”期间向美国政府借入的8.5亿英镑,按照3.3%的优惠利率计算,到1933年为止,英国每年需支付给美国约3 500万英镑,以后每年的支付额增至近4 000万英镑,直至遥远的1984年,债务关系才会得到全面解除。这项庞大的支出相当于整个英国海军2/3的军费开支,或相当于英国在教育领域的全部支出,或相当于英国战前的负债总额。如果没有这笔支出,大英帝国可以彻底铲平英国领土上的全部贫民窟,改建成舒适的公寓。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军事工业的停滞和居民购买力的下降,英国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直线下挫了49%,其中支柱类产业如煤产量下降了29%,生铁产量下降了67%,钢产量下降了59%,造船吨位下降了68%,棉花消费量下降了43%。

   美国要求其盟国尤其是要求英国,连本带息清偿战时为购买美国军火与各种战略物资而向美国政府借的援助款项。在“一战”之前,提供给盟国的援助一般都视作战争投入的成本,战时的盟国从未被要求清偿战争援助费用。在战时,美国政府曾经暗示欧洲各盟国无须考虑还款问题,放开手脚地借钱即可,可现在却违背了这个承诺。

   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要求取消协约国之间所有的战争债务。当时英国虽然欠了美国的钱,但欧洲大陆国家都欠英国的钱,英国的净负债其实为零。英国宣称,只要美国取消英国战争债务,它就将其他国家欠它的债一笔勾销。美国不仅拒绝了这一建议,反而利用债务变本加厉地压制英国。美国提供英国贷款的利息率,结果英国的利息负担相当于法国的2倍、意大利的8倍。

   英国并不甘心于世界霸权的丧失。它既要防止美国的壮大和英镑霸权的丧失,又要帮助德国巩固地区强国的地位来制衡法国,同时防止德国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在美国取消债务的前提下降低德国赔偿的建议,法国人完全不能接受。对于法国来说,虽然德国失去了殖民地及国外财产,被迫割让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1/3的煤矿和3/4的铁矿。但相对于法国来说,德国可以说是完好无损,它的主要地区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而法国本土却是“一战”的主要战场。法国有价值1 340亿法郎的商品和财产在战火中化为乌有,每10个法国人当中就有1个死于战场,每10个18岁~28岁的年轻人就有3个人死去。在426.6万伤员中有150万人终身残废。德国依然保持着对法国的优势。法国无法赞同英美两国大幅降低,甚至取消德国赔偿的建议,而是迫切地希望通过债务枷锁将德国分裂成无数的小邦而无法保持统一。

   英法宣称,美国必须同意对德国索取巨额赔款,它们才能如数偿还美国债务。但美国拒不承认盟国债务与德国赔款之间存在任何先后关系。结果,英国不得不向法、德催债来偿还美国债务。法国只有压榨德国,甚至在1921年派兵占领德国莱茵河以西的工业区,掠夺德国实物产品作为战争赔偿。有趣的是,英美两国却发表声明转而支持战时敌国德国,表示无法容忍战时盟国法国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其实,当时除英国外,欧洲大陆的经济体系是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整体,欧洲的繁荣依赖于德国经济的繁荣与德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德国为欧洲各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这些邻国又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德国进口急需的设备与技术。如果德国完全倒退成一个三流的落后国家,欧洲的经济体系迟早也要崩溃,最终将间接影响英美甚至世界各国。

   要化解各国间的沉重的网状债务关系,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欧洲列强就必须让德国出口商品换取外汇作为赔款基金,美国就必须要从欧洲各国进口大量商品,从而美国不得不演变为一个贸易赤字国。可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提高关税,这使欧洲各国通过出口清偿战争债务的可能性变成泡影。

   美国所施加的债务负担,迫使欧洲各国政府倾尽国库所有,陷入越来越深的债务。这还剥夺了它们的产业所需的信贷,限制了它们的出口潜力。美国实际上是要削弱欧洲各国的实力,尤其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大英帝国的实力,从而夺取世界经济霸权,将英镑这个世界货币赶下历史舞台。

   1924年美国主导的“道威斯计划”新鲜出炉了。与对战时盟友的态度完全相反,美国转而保护起德国的利益。其实美国拒绝签署极度压榨德国的《凡尔赛和约》时就已表明了态度,到了1921年和德国单方面签署《柏林条约》恢复两国关系时,就更加明显了。美国要求欧洲列强缩减德国战争赔款,但是自己却不缩减战争盟国的债务。最终,美国主导的“道威斯计划”不仅大幅削减了德国的战争赔款,还将其赔款锁定,不会因世界信用的紧缩与物价的下跌而支付更多的实物。到了1929~1930年的“杨格计划”出台后,德国事实上停止了赔款的支付。扶持德国遏制英法成为美国人现实的选择。美国拒绝给予英国同等的待遇,这样只要世界物价水平下降,英国就要偿还美国更多的实物。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国私人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美国政府成为全世界的最后贷款人。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1924~1931年,德国共支付战争赔款约27亿美元,而同期德国得到的贷款约50亿美元,其中美国向德国提供的是22.5亿美元。同时,美国收回战争债务20亿美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收支循环流动。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德国国家银行用这些美元向英、法等欧洲战胜国偿还战争赔款,法国再用来偿还欠英国的战时贷款,英国和其他欧洲战胜国又向美国政府支付了这笔资金,清偿它们的战争债务,最终又流回美国。而欧洲的债务偿付进一步地提高了美国的信贷基础,使美国私人投资者获得更多的资本借给德国,从而形成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依赖于美国政府的资金循环网络。

   在这样的态势下,英国人寄希望于维持国际金本位制来维持英镑霸权,守卫自己那濒临崩溃的金融主导权。当时美国的私人金融家都成长于大英帝国巅峰时期,他们倾心于英国的国际金本位制,心甘情愿帮助英国挽救英镑。摩根财团就提供给英国大量援助。但金本位依赖于英国私人资本的对外输出,同时纸币能够自由兑换黄金,而战后私人金融家的作用已经被削弱,“一战”造成的政府之间的债务破坏了战前以英国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和黄金体系。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已没有足够多的黄金来支持流通的纸币。战前1英镑可以兑换4.86美元,战后英镑汇率下跌,1英镑只能兑换3.4美元。英格兰银行采取措施让黄金流入美国,希望美国信用扩张,发生通货膨胀,从而使得英镑汇率上升。但早在“一战”开始的1914年,欧洲就有大量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国纸币发行的黄金储备急剧上涨,信用随之扩张,从1914~1920年,美国工业设备产出提高了205%,耐用消费品提高了257%,生产过度扩张而消费却无提高,结果发生了严重的通货紧缩。英国人的伎俩自然不入美联储的法眼。美联储在黄金储备增加19%的情况反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国债和商业票据,让美国货币供给减少了8%。英国迫不得已只好随之开始了通货紧缩的过程。

   为了英镑的稳定,1925年,在时任英国财政大臣丘吉尔的授意下,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诺曼与纽约联储银行的斯特朗在法兰西银行、德意志银行和奥地利、荷兰、意大利、比利时中央银行的支持下,将英镑的价值稳定在战前的水平。1925年4月28日,财政大臣丘吉尔在议会郑重宣布,英国依照战前汇率平价1英镑兑换4.86美元恢复金本位制。为了支持英国恢复金本位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英格兰银行提供2亿美元的贷款,摩根财团向英国财政部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目的是帮助英国政府对付可能发生的对英镑的投机性冲击。按购买力平价估算,当时英镑兑美元的市场均衡汇率大约是1英镑兑换4.4美元左右,依照战前汇率意味着英镑汇率至少高估了10%。就像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的,如果英镑外汇价格从比战前含金值低10%提高到战前含金值水平,无论英国出口何种商品,国外买主的支出将增加10%,而英国收取的收入将减少10%。

   凯恩斯在《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一文中写道:“丘吉尔力图维持的金本位英镑虚高,造成了信用紧缩,而这一现象将财富从一切借入者,即工商业者和农民手里转移到借出者手里,最终结果是使纳税人受到压迫,食利者获得利益。而且在财富转移期间,还存在另一个更加剧烈的干扰因素。假如实行的政策逐渐地提高国家货币的价值,用商品加以衡量时,使之比现有价值高,这就等于告诉每一个商人和每一个生产者,在某一时期,他手头的存货和原料的价格将稳步下跌;同时还告诉每一个用借入资金来开展经营业务的人,在他的债务关系上,他迟早会受到损失。现代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借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会使其陷入停顿状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这时暂时退出经营是有益的;对于任何一个打算支出的人,如果他尽可能地推迟这种行动,对他是有益的。精明、务实的人会把他的资产转变为现金,摆脱风险,停止工作活动,赋闲在家,静候其现金价值向他预期好了的方向稳步提高。若公众对通货紧缩产生了可能性预测,将会导致相当糟糕的后果;一旦对通货紧缩产生了确定性预期,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果然不出凯恩斯所料,英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严重下降,同时信用紧缩更进一步遏制了国内投资。结果,失业率高居不下,经济陷入停滞之中。丘吉尔面对这种经济形势,再次压缩军费开支,开征进口轮胎税、增加酒税、火柴税、烟草税、赌博税、载重汽车额外税等12项临时性税收。苛捐杂税为他提供了300万英镑;他挪用修路基金,又获得1 200万英镑;将酿酒商的信贷期限拖后一个月,他又得到了500万英镑;命令资产所得税必须一次付清,而不是一贯的两次分付,他又提前得到了1 500万英镑。丘吉尔因其低劣的国家财务治理能力而在英国获得了“自罗宾汉时代以来最兴高采烈的征税者”的头衔,结果英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自从英国政府实施金本位措施以来,英国资本输出总额从1919年的134亿美元增加至181亿美元,同期英国工业生产仍持续着1.4%的增长,但贸易却因英镑的坚挺而继续赤字连连。

   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为了防止英镑贬值预期导致对英镑的巨大投机压力,大幅度提高伦敦和纽约两大资本市场之利差,以防止资本从英国外逃,或努力促进资本流入英国,以此支持英镑的高汇价。但是,英国的高汇率、高利率政策极大地损害了英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了英国经济严重衰退和通货紧缩。纽约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低利率使得信贷大为扩张,刺激人们肆意借钱投资或投机,直接催生了华尔街股市的惊天泡沫,埋下了华尔街股市最终崩溃和经济大萧条的种子。

标签: 世界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