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三国演义人物的十大遗憾(系列之三)--黄巾起义

纵横百科 70 0

  三、黄巾起义 命运与抗争

   这里要说的人物是一个群体、一个阶级,他们的遗憾由来已久,那是他们的命运,什么命运,“兴,百姓哭;亡,百姓苦”。大家对英雄个体的关注太多了,今天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劳苦大众,关注一下农民,关注一下他们对命运的抗争。

   由于角度、立场和重点不一样,三国演义对黄巾起义的记载不看也罢,直接看历史对黄巾起义的记载吧: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兗、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鉤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说的多好,一下子就说中了天下百姓苍生心坎上的心声!于是,“旬日之间,天下响应”。而东汉政权在恒灵之季外戚、宦官争权,买卖官爵,朝政可谓日渐腐败,而地方上豪强大量兼并土地,使得农民民不聊生。真是苍天已死了。不再给众生以生之怜悯。没有土地,农民就活不下去,这就是自秦以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再的轮回,官逼民反,于是所谓的王朝之“舟”在水里翻来覆去,而华夏的文明之舟则一再的因此而停滞、反复甚至倒退。

   在张角以前,东汉已经发生多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了,只不过由于力量悬殊最终被镇压下去。张角吸取前人的教训,做的不错,用罗贯中的说法他以前是个秀才,后来有个高人教授他一些仙术,于是成为当时有名的中医,门徒日益多起来,然后他又以善道教化天下,弟子更加的多起来,颇有宗教的性质,创立的太平道应该就是道教的一支。

   张角是怎么做的呢,一是长期准备,精心酝酿,他出名比较早,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教派十余年间积蓄力量,“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兗、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二是有自己的政治纲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明确要求建立自己的政权也就是“黄天”,那是农民的政权,这比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先进多啦;三、有很强的组织性。成立太平道,广招门徒弟子,所谓“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

   起义的过程就不说了,在经历一开始的攻城略县,杀官吏虏王室的短暂片面成功后,因为起义军各自为阵,缺乏作战经验,统治阶级的镇压经验丰富等等原因,虽然起义历时前后23年,但是最终还是在东汉政权和地方豪强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这里提出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起义军里面没有刘伯温那样的人物,而同时代的风云有才智之士都宁愿投奔各地军阀也不愿意为起义军效力,可能是所谓的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主观上也拒绝这样的人物以为这样的人本身就是该推翻打道之列;也有可能是大汉400年太得人心了,或者说是董仲疏倡导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洗脑运动太成功了,谋臣志士都要为顺天命而立的大汉效力,不愿意看见他灰飞湮灭,如同诸葛亮,那个时代最有智力见识的人平生最大的理想也是恢复汉室的江山,并且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有可能是时代的原因吧,那个时候,中国的历史还没有真正出现王朝更迭的轮回,“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看法还不普遍。

   但是这些都是所谓儒生的看法,农民要的是生存,是土地,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于是如果没有有德者为我们提供生存的条件,那么我们自己就要创造条件,而当出现这样的有德者,我们的农民又愿意追随这样的人,于是刘备虽然镇压过黄巾起义,也颇得民心,得到老百姓的原谅,我们的农民我们的百姓是多么的善良。

   以上一段可以作为我对第二个我要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为什么农民起义很少最终成功,因为最终都被利用。

   黄巾失败了,开启了三国真正的乱世之门。

   历史从来的成王败寇,黄巾在当时也被称为蚂贼,而同样闹革命的朱元璋却坐享大明江山,成为一代大帝,成为汉人的民族英雄。

   遗憾遗憾,我所说的遗憾到底是什么…

   千年的农民,千年的命运与抗争,千年的遗憾^^

标签: 三国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