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范文你给几分?——蟋蟀解语穿越历史

纵横百科 57 0

  2018江苏高考作文话题: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范文如下:

  蟋蟀解语穿越历史

  蟋蟀振翅发声,语言单调而韵味丰富,足以穿透厚厚的二十四史。

  解语的蟋蟀从《豳风•七月》出发,穿越古诗十九首,穿越花木兰的织机,穿越李白的长相思,穿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穿越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讲述悠远历史和连绵情感的同时,凝聚文化的精华。

  “七月在宇,八月在户,九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它陪伴农人度过劳作、休憩、入睡的时光。它一贯连绵的语言,不疾不徐,既不过分聒噪也不显得有气无力,总是在农耕时代里如约而至,用振翅发出的语言,告诉农人变化的节气、转凉的天气。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是古诗十九首里的蟋蟀,它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着诗人的孤寂,陪伴着诗人不眠的夜晚。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木兰辞》里的蟋蟀,唯有它读得懂花木兰的心事,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此刻,蟋蟀的语言就是木兰的忧愁与无奈,这声音从文字里跳跃而出,叩击着千百年来读者的内心。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络纬秋啼,寒气袭来,于是思念愈重、归心愈切,这简单的语言里唱出的思念可以是思妇的,可以是征人的,可以是戍卒的,也可以是落第书生的。蟋蟀的语言简单而丰富,在簟色寒冷的夜里从草丛、从墙角、从床下传来,于是引出了千种感叹万种哀愁。

  《聊斋志异》里的促织是最神奇的,真可谓一蟋蟀得道,全家人升天,封侯何须拓土开疆,何须了却君王天下事,一蟋蟀足以让人荣华富贵,可谁又读得出蟋蟀战斗时发出的语言不过是讲述了世间的荒唐事。

  《就是那一只蟋蟀》从四川的乡下跳到台北,它那熟悉的声音一下子击垮了诗人,让诗人提笔挥洒千言。那一刻,诗人忽然明白,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那一种语言,讲述了共同传承千年的历史,共同传承的文化,地理的阻隔又岂能隔断?

  蟋蟀的语言单调少变化,不及抖音的语言富有魔力,于是我们习惯了对着屏幕刷抖音听魔音,再也没有心情静听穿越千年的“唧唧复唧唧”,于是解语的蟋蟀声显得更加孤寂而落寞,像独卧草丛的伤兵、像孤独守边的戍卒……

  诗经里的那只蟋蟀,曾入了征人的耳,思妇的梦,李白的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流沙河的现代诗,凝聚了历史与文化的精华,我不想它从此被赶出历史,孤寂而无人倾听。

  蟋蟀解传语,惟愿有人听。

标签: 历史人物作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