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雍熙北伐爆发的背景原因及结局

纵横百科 45 0
自从北宋建立以来,一直受到北方辽与西夏的武力威胁。其中辽对宋的威胁最大,为此宋太宗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北伐,希望能够解决北方的祸患。但是随着高粱河之战的失败,宋朝实力受损,但是宋太宗很不甘心,下定决心还要北伐燕云,用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他在寻 ...

自从北宋建立以来,一直受到北方辽与西夏的武力威胁。其中辽对宋的威胁最大,为此宋太宗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北伐,希望能够解决北方的祸患。但是随着高粱河之战的失败,宋朝实力受损,但是宋太宗很不甘心,下定决心还要北伐燕云,用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他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辽圣宗以幼小即皇帝位,他认为最好的时机来到了,其周围的一些大臣明知他有此意,为了讨取他的欢心和重用,极力劝告他不要错过此难得的机会,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从太平兴国八年(辽统和元年,983年)到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的三四年间,宋太宗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筹集军用的粮草、调整军事部署、任命官吏、侦探出兵的路线等。然而这次北伐最后却以损兵折将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何在?

  宋辽两国:军事部署及实力

  从军事部署及军事实力方面分析,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皇权至上采用的立国之策就是"重文轻武",以文立国,收回了兵权,防止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重演。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人弃武从文,古代汉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日渐衰弱,北宋的军事实力也逐渐消退。

  而且宋朝"积贫积弱",中央财政紧张,没有富足的资金、钱财。导致军队没有资金,军队腐败也是很严重的问题,武将贪财黩货、兼并土地成风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北宋的军纪也是很成问题,军纪涣散、纪律不严明,可想而知战斗力如何。

  然而,辽国属于契丹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战斗力可想而知。辽国制定了这样的规定:"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也就是说,辽国的成年男子,几乎都是士兵。而且辽军以骑兵为主,辽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上升,对于宋朝来讲差距明显体现出来。

  宋辽两国:统治集团战略决策

  北宋统治集团中宋太宗世人评价为,"北宋之亡,亡国于太宗",何出此言,他志大才疏,昧不知兵,寡廉鲜耻而又心胸狭窄,也就是俗说的德不配位。他在一系列的政治举措虽然出有成效,但是宋太宗的一意孤行,宋军连续在战争中遭遇惨败,军队开始怀疑自己的作战能力,逐渐失去了必胜的决心。

  赵光义雍熙北伐的时候他得陇望蜀,不顾师老兵疲,强制要求手下士兵再接再厉,想一举拿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不成熟的军事指挥,连累了中原将士,接下来的高粱河之战,宋军全线溃败,赵光义自己也颇为狼狈,大腿中了箭,骑不了马,最后还是搭乘驴车勉强逃回。他不顾将士死活,没有大的胸怀大志,只能贪图小利。

  而辽朝的萧太后虽是女辈,面对混乱的政治局面,迅速稳定时局,励精图治,带领辽国步入强盛之列的女子,绝对算的上是一位女强人。保证了辽国的安宁,避免了生灵涂炭,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促进了辽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北伐燕云是举国大事,然而"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及败,召枢密院使王显,副使张齐贤、王沔,谓曰:'卿等共视朕,自今复作如此事否?'上既推诚悔过,显等咸愧惧,若无所容"。据此可知,宋朝二次北伐燕云是他与枢密院商定的,朝廷的其他官府"不预闻",即全不知道。此等大事如何神秘至此?原因只有一个,即其他朝廷重臣不赞成北伐燕云。

  赵普是陈桥兵变的老臣,"雍熙三年春,大军出讨幽蓟,久未班师"。赵普对此心存疑虑,他给宋太宗上了两份很长的手疏,他不赞成北伐,称:"所失者多,所得者少。"他针对当时的形势指出:"陛下非次兴兵,必因偏听,小人倾侧,但解欺君,事成则获利于身,不成则贻忧于国。"又称:"奸人但说契丹时逢暗主,地有灾星,以此为词,曲中圣旨。殊不知蕃戎上下,幽州俱置生涯,土宿照临,外处不可征讨。若彼能同意,纵幼主以难轻,不顺群情,无灾星亦败。诚宜守道,事贵无私,如乐祸以贪功,虑得之而不武。"他尖锐地批评了"乐祸而贪功",即利用辽幼主刚即位乘机北伐的做法不当。他还指出:"今者愿忍一朝之忿,常隆万世之因,如或未止干戈,必恐渐多杀害。即曰民愁未定,战事方摇,仍于梦幻之中,大作烦劳之事。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赵普之言,所针对的是误导宋太宗北伐燕云的奸人,由此可以看出宋朝统治者有一部分不主张北伐,内部矛盾重重。

  上述几点,都是涉及战争胜负的重要问题。因此,雍熙三年辽宋之战宋军的溃败,重要的不是辽军的强大,而与宋太宗对辽朝的政局分析不准,宋朝将领贪生怕死,以及宋太宗不敢亲赴前线督战,却在京城里瞎指挥,有直接的关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