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国军节度使,简称匡国节度使、同州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关中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
沿革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华州置关东节度,治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同华节度,治同州。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诚节度,华州置潼关节度。后废入京畿直辖。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升同州置匡国军节度,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随后,节度使王行约叛乱并遁逃,王行约死后,继任的苏文建又很快被调任,匡国军节度使悬缺,由同州防御使掌职。
乾宁四年(897年)四月,以同州防御使李继瑭升补匡国军节度使[1]。
天祐三年(906年)闰十二月,罢废镇国军兴德府为华州,并入匡国军节度[2]。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将同州匡国军改名为忠武军,许州忠武军改为匡国军,领许州、陈州、汝州。至后唐灭梁时恢复[3]。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正月,废匡国军[4]。
宋太祖即位后,为避讳改名定国军节度使。
历任节度使
唐:
关东节度骆元光
同华节度- 李怀让
- 周智光(765年—767年)
- 康日知
- 马燧
- 杜确(798年—799年)
- 裴佶(804年)
- 颜防(808年—809年)
- 崔颋(809年—811年)
- 裴堪(811年—812年)
- 裴向(812年—815年)
- 张正甫(820年—821年)
- 元稹(822年—823年)
- 高重(830年)
- 刘禹锡(835年—836年)
- 卢载(838年)
- 王龟(872年)
- 朱温(882年)(黄巢所任)
- 李茂庄(888年—889年)
- 王行约(890年—895年)
- 王珂(895年)(未任)
- 苏文建(895年)
- 李继瑭(897年)
- 韩建(897年—901年)(遥领)
- 司马邺(897年—901年)
- 李继昭(901年)(未任)
- 赵珝(901年—903年)
- 刘知俊(904年—907年)
后梁(匡国,许州):
- 冯行袭(907年—910年)
- 李珽(910年)
- 韩建(910年—912年)
- 韩勍(912年)
- 朱友璋(913年—914年)
- 王檀(914年—916年)
- 罗周敬(916年—918年)
- 谢彦章(918年)
- 朱珪(918年—919年)
- 王彦章(919年—921年)
- 温昭图(921年—923年)
后梁(忠武,同州):
- 刘知俊(907年—909年)
- 刘𬩽(909年)
- 牛存节(909年—913年)
- 程全晖(917年—918年)
- 朱令德(918年—920年)
- 朱友谦(920年)
后唐:
- 朱令德(919年—925年)
- 李存敬(925年—926年)
- 王思同(926年)
- 卢质(926年—927年)
- 罗周敬(928年—930年)
- 赵在礼(930年—933年)
- 安重霸(933年—934年)
- 冯道(934年—935年)
后晋:
- 杨汉宾(935年—936年)
- 宋彦筠(939年—941年)
- 李怀忠(941年—943年)
- 李承福(943年—944年)
- 冯道(944年—946年)
后汉:
- 刘继勋(946年—947年)
- 张彦威(张彦成)(947年—950年)
- 薛怀让(950年—953年)
后周:
- 张铎(953年—954年)
- 药元福(954年)
- 孙方谏(954年)
- 王晖(954年—956年)
- 赵匡胤(956年—957年)
- 白延遇(957年—958年)
宋:
- 张美(960年—967年)
- 白重赞(967年—969年)
- 冯继业(969年—977年)
文章来源:
纵横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