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都是怎么升迁的?知县升迁路介绍

纵横百科 61 0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三个县。大兴、宛平是北京国都周围的县 ...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三个县。大兴、宛平是北京国都周围的县,沈阳是清朝陪都。而知府属于从四品官阶。

  如果是按照清朝理论划分来说,知县升任知府,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理论升迁中,也应该如此。但在实际升迁过程中,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种复杂主要是跟两个方面有关系,一个是清朝知府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清朝的时候,朝廷对知府特别重视,甚至在官员任免上需要由皇帝亲自考核人选。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就经常亲自过问知府官员的人选。朝廷如此重视,其实不难理解。清朝的时候,知府承担的政务非常繁重。从财政、钱粮、赋税、教化地方,甚至推行教育、兴修水利等,都需要由知府直接承担。

  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知府需要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处理实际政务的经验。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当中,省一级的总督、巡抚是不负责处理地方上实际政务,他们主要依靠公文催促底下官员处理。所以,知府的人选,经常是关系到朝廷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知府的人选当中,主要是督抚一级的官员举荐,以及吏部官员的选拔,还有依靠官员资历进行选拔。一般来说,知府的人选常常会从地方上选拔考核比较优秀的官员当中遴选出来,而选拔范围一般是比知府官阶稍低的同知一级的官员,或者是同级别的京官。这个在不同时期也有区别。

  雍正时期,朝廷经常会把能力比较强的京官调任到地方任职,这个时候,知府的人选就会主要来自京官了。 而乾隆时期,会倾向于把能力较差的地方官调任到京官任职。但总体而言,朝廷仍是倾向于让优秀的官吏去担任知府。

  从这一点,就可以把很多知县的升迁之路卡住了。从官阶上,知县似乎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升迁到知府,到如果他们的考核没有通过,达不到朝廷的要求,自然也就跟升迁无缘了。

  而且,从知县到知府,正七品到从四品,还有多个门槛要跨过,稍有不慎,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罢官辞职,乃至锒铛入狱,可谓步步惊心。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除了由于对知府的严格要求以外,导致知县升迁之路的艰难外,随着清朝中后期官场官员的冗员现象越来越严重,升迁也越来越难。清朝开国的时候,由于人才短缺,那个时候对官员的要求有放弃,官场上也有足够的职位可以让这些官员,以及从各个途径被提拔到官场的人任职。

  但是到了清朝中后期,想要当官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官场的职位总是有限的。这种矛盾下,就出现很多人哪怕获得了当官的资格,也没有官职可以担任。

  到了清朝中后期,很多人连知县都混不上。因为想要获得一个当官的名额实在太难。如此艰难的当官途径,自然让很多人无法升迁。再加上后期朝政腐败,即便是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也无法升迁。如果没有足够强硬的关系,即便是那些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也可能一辈子都是知县官职,无法升任知府。

  如此种种情况,也造就了后来清朝官场的种种怪现象,令人笑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