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故事——给孩子讲中国国学与历史故事

纵横百科 48 0

  开篇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好的开始,求学问也是如此,打好基础,才能去追求更高深的知识。

  正如《三字经》中所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如果不认真学习,把最基础的标点符号都放错了位置,那么将会造成许多问题。

  正如古代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唐朝有个有钱人,非常吝啬。有一天,他聘请了一位新的管家,并和新管家约定,将管家每日的伙食限定为:“无鸡鸭也可以,无鱼肉也可以;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但是员外立下这个条约时,文字中没有标点符号。

  一年之后,管家实在受不了员外的吝啬,便生气的辞职了。在辞职时,管家向员外要求补偿他的伙食费。

  员外理直气壮的把当年签订的条约拿了出来,而这个管家立即拿笔将这份吝啬的条约改为:“无鸡,鸭也可以;无鱼,肉也可以;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这下,员外无话可说,只好赔钱了。

  这故事就说明了打好基础的重要。

  第1篇 人之初,性本善。

  对于国学启蒙,现在大家公认的就是中国最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它与《百家姓》、《千字文》一起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而《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更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它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传说在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他本性善良,力大无穷,但从小没有人教导,性情变的十分暴躁,行为也十分野蛮。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打人,还经常把小伙伴打的头破血流。所以,村里人都不喜欢他,每次见到他,都是躲得远远的。

  有一次,周处听说村子边的大山中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长桥边的大湖里还有一条可怕的蛟龙,经常出来伤害老百姓,还把人们家里养的小羊、小猪、小鸡、小鸭都抓走吃掉,人们很害怕。于是周处就自告奋勇要去杀死老虎和蛟龙。

  周处来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游了几十里,才消灭了蛟龙。

  人们看到周处很久都没回来,还以为他死了,便相互庆贺,都说这回除去了老虎、蛟龙、周处这“三害”,终于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不久,周处回到了村里,才知道别人特别讨厌自己。于是,他就下决心改正,再也不做让人讨厌的人。他先去找到当时最有名望的人——陆机、陆云兄弟请教,陆云说:“古代的人看重知错就改,你还有很多时间,为什么还担心呢?”

  从此,周处改变了自己的错误,努力学习,重情义,讲信用。后来当了大官,刚正严明,成了一位人人称赞的好官。

标签: 中国的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