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千年历史 诉说论语故事】世说论语:带你走进真实的孔子世界

纵横百科 44 0

  但凡识几个字的中国人大概都知道《论语》。即便是没读过《论语》,甚至说不出《论语》这个名字,但也一定用过《论语》中的词语和思想,如:任重道远、以和为贵、登堂入室、仁人志士、不耻下问、既往不咎、祸起萧墙、三思而后行。这些现在耳熟能详的词语都出自于《论语》这本旷世之作。作为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想完全与《论语》剥离终是无法超脱的。

  在“国学”之风潮愈演愈烈的当下,简单背几首唐诗、摇头晃脑读几遍三字经已不能再满足装点门面的小伎俩。如何真正读懂一本古文典籍,真正让这些古文化精华成为我们为人处世乃至追求人生理想不可缺失的路径,才是应追寻的目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早已准确概括,说明了这一切。

  有的人说,《论语》那么长,整日工作起早贪黑,哪有时间去读?其实,《论语》总共才一万六千多字,而诸多典故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阅读《论语》并不如想象那么困难。当然,话虽如此,《论语》毕竟是先秦古文,且是语录体,上下文缺乏连接,并不成一个完全的体系,阅读起来自有他的不便。

  在这基础上,我们竭力汲取《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进行概述,对有助于理解《论语》思想的历史背景加以补充。以期让有心学习《论语》的人对这本伟大的著作有一个基本的沉淀,若再去读《论语》原著时亦不会感到陌生。当然,这仅是初浅的基础的入门读物。真正要理解《论语》精髓,还是要回归原文。但若能够因此让你就此好好看一遍原著,已是最大安慰。

  在读这本书之前,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话去概括《论语》呢?其实这个问题,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提出。孔子告诉弟子,自己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立刻领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思想,其实就两个字:一个叫“忠”,一个叫“恕”。

  而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呢?忠,下心上中。宋代大儒朱熹解释说:“尽心是谓忠”。就是做事情的时候,竭尽所能,发自由衷之心去做。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理想,当作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只是表面混起走,实际上没有用力。这讲的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计算这件事情对他的回报,瞻前顾后。而孔子认为如果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就要尽心尽力。这就是所谓的“尽己是谓忠”。具体到为臣之道,就是要尽所能,侍奉君主;为君之道,就是尽所能,去治理好国家;对于平民老百姓来说,就是尽所能做好每一件应该做好的事情。所以,“忠”讲的就是如何做事。

  恕,上如下心,说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那么,如何与人相处呢?有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推己及人。当你对别人提出要求时,你去想,你自己喜不喜欢被别人要求这样去做。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那么又如何去要求别人做呢?这种要求显然是苛求。这句话孔子又阐释成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以,如果要问《论语》到底讲了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如何做人与做事。读懂了《论语》,就懂得了一种更为智慧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仅是你无数选择之一,你可能奉若神明,也可以弃之如敝屐。

【品味千年历史 诉说论语故事】世说论语:带你走进真实的孔子世界

标签: 世界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