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方舟子“打假”地动仪商榷

纵横百科 94 0

1、 史籍所载的张衡地动仪所测的地震未必不是陇西发生的那几次地震。《后汉书•张衡传》记载那个著名的故事“有一次地动仪的机关发动,但是人们并不觉得地在动,京师(洛阳)的学者都怪它乱报,几天后信使来了,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于是大家都佩服它的巧妙,从那以后皇帝就让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方位。”(方舟子博客原话)而方舟子认为“《后汉书》共记载发生过8次地震,但是这些地震在京师全都有感,所以都不可能是《张衡传》说的地震”,从字面上理解的确如此,但大地震之前往往有小地震,如汶川地震来临之前,就发生过数次小地震,玉树地震前也有小地震活动。

张衡地动仪所测到此次地震极有可能是大地震来临之前的小型地震,至于大地震来了,京师都有震感,那地动仪测到也是肯定的事情,因此不能以陇西发生地震京师皆有震感而否认地动仪所测到不是数次大地震之前的地震,而事实上,恰恰有可能是大地震之前的小地震,对于这个可能性,想必方舟子先生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吧。至于那些小地震距离京师都有震感的陇西大地震之间有多少时间,是几天还是几个月,现在是无可稽考,如果时间相隔很近只有几天或者只有一个来月,就古代的史书记载来说,必然会将大地震前的小型地震忽略或就认为是一个地震,就像我们普通人就只知道汶川地震,而不知道汶川地震前有很多次小地震一样,在古代史官那里也是如此,因此,张衡地动仪所测的地震未尝不是方舟子所说的“京师都有所感”大地震的前震,只不过因时间相近,规模较小而未被专门记录。此外,方舟子先生以为“《张衡传》所说的陇西地震是在京师学界引起轰动的社会事件,没有留下佐证就不合常理了。”方舟子以为张衡地动仪测出地震是一个引起轰动的社会事件,理应有所记录,但我们看看对于地动仪本身的记载,如果地动仪测出地震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那么地动仪本身必然会被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而绝不会只会在史籍中寥寥数语,可见地动仪的诞生根本没有造成任何轰动的影响,对比另一项中国重要的发明——造纸术,我认为造纸术的发明其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地动仪,但对于造纸术的发明史籍也只是寥寥数语加以介绍,根本没有任何重要性的轰动性的记录,而事实上,纵观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科技的发现或发明都没有详细的记录,原理、效应、当时社会的反应或者时间、地点等等,如火药、指南针等等,又引发了什么“轰动的社会事件”,因此地动仪的诞生以及测出地震在当时的重要“影响”也仅仅限于皇宫贵族的谈资而已,根本不是“轰动的社会事件”,没有进一步的佐证也就不足为奇了。

2、 方舟子先生据以认定“张衡地动仪很可能是一个摆设”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今人具有张衡所没有的物理学、地震学知识和现代工艺,动用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也还无法实现地动仪的验震功能,不能不让人怀疑张衡的地动仪是否真的管用。”可以说,方舟子先生的这个怀疑是恰当的,也是合乎常理的,就像我们怀疑金字塔可能是外星人建立的、英国的巨石阵也是外星人建立的,我们也无法想象古代美洲玛雅人的那令人惊叹的天文与数学成就,但我们只能假设而不能说“这很可能是外星人建立的”或者“玛雅人很可能是外星人”,当然现在很少人这么说,因为这听起来很荒诞,但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对于宇宙的探索,很多地球之谜都会揭开,没准我们就是受到过外星文明的启发也不一定。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古人未必就做不到,而古人某些技艺失传的也是多了去了,同时古人的某些技艺其实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

第一个例子是,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1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把“记忆合金剑”。这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程度超过了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200多年前的秦代俑坑里。“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kg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 庚晋《古代刀剑的外观处理技术》《铸造技术》 2004年03期)

   第二个例子是,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内又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公分,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结构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中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另外,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

  对于以上两个例子已足以证明古人智慧与技艺高超,因此方舟子先生的以为今人都做不到,古人更加做不到的推论是站不住脚的。

  3、 现在测不了地震的是地动仪的复原品,古代对于地动仪的描述以及原理本就记录的少之又少,今人复制品无法达到监测地震的目的,不能武断的认为张衡地动仪“很可能就是一个摆设”。

  地动仪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虽然说对于现实没什么大的贡献,但毕竟终究是中国人发明的世界上用于探测地震的第一种仪器,也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象征,不是说用几种假设,几句可能就可能推翻的,但是由于方舟子自从肖传国一役之后,大家都认为方舟子的说的都是对的,他的质疑更是准确无误的,这种从众的心理以及对于方舟子的忌惮心理,就连教育部、博物馆也在的第一时间改变了对于地动仪的口风,但实际上方舟子博客关于地动仪的文章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他根本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证明张衡地动仪不能探测地震,他只能一再说可能,很可能、更可能等等,然而这些可能在一个打假人士说出来那就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引发人们否定中国古代的智慧与科技,这难道是方舟子的目的吗?就拿转基因来说吧,转基因食物在全世界都存在着严重的争议,美国作为转基因技术的强国以及转基因食物的种植国、出口国,其美国食品安全中心印制分发了一种小册子,名字叫《不买转基因购物手册》,下面还有一行字:如何避免转基因食物。小册子很小,同手掌差不多大,也很薄,连封面一共16页,便于携带。这个小册子是2008年印制的,免费赠送,目的是让去超市买东西的人随身携带,便与参照。美国政府不愿在产品上标注转基因,所以,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什么食品“可能”有转基因成分。内容涉及很多商品,水果、蔬菜等等,其中婴儿食品一项,可能有转基因成分的商品中,有一个熟悉的名字:雀巢。雀巢前几年在中国也被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结果雀巢一个劲地澄清,说可能是原料供应商的问题。

   国内有些专家说,他们在美国的时候也经常吃转基因食品。但他们可能没说清一个事实。美国有一段时间转基因食品的确较多,因为美国不标识转基因,后来便有了“有机食品”。大约在2004年前后,美国社会反对转基因、反对政府庇护生物公司的抗议声越来越大,生物公司在美国不得不有所收敛,有些转基因食品在美国已经消失,例如转基因番茄。由于美国国内反对转基因态度强烈,民众拿着这样的小册子,就是不买转基因食品,美国只好把推广转基因的方向瞄准了外国,尤其是不太知道转基因的发展中国家。

  就这样一个极具争议,美国民众尚不接受的转基因食品,方舟子先生却一再力挺转基因食品,你不是生物学家,也没有任何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论文,你凭什么就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告诫一句方舟子,你是打假出身,这些年也帮了很多人,但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你什么都懂,现在你作为中国打假第一人,民众仰赖的风向标,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民众所瞩目,你所反对的,你所倡导的都可能影响很多人的选择。平心而论,你的学识是否超过肖传国,平心而论,你认为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是否全都是失败的,有没有成功的?是否有发展的前途?你是否对转基因有深刻的认识,有很深的造诣,如果没有,你的文章又怎么能保证正确性,对于转基因的好处和坏处可能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评估,方舟子先生是否了解蝴蝶效应,有时候多一个基因完全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当然我也不是一个生物学家,但我不会对不明白的事情作出会影响很多人文章或反映,那就是不负责。就像打假打到地动仪、打到中医的时候,你不能证明地动仪的不存在或毫无作用,你只能猜测,请问你的猜测除了能引发某些人中国古代智慧都是造假的联想外,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吗?你打中医,你对中医了解又有多少,中医有糟粕要剔除,有精华要继承,你应该也明白批判性继承的道理,你不能为了打假而打假,抓住一个漏洞就放大,那是辩论的方法,不是一个打假人士所持有的客观的态度。方舟子说他不想接受任何关于如何做人的建议,但做人要客观,分析事情要尽可能全面、严谨,而方舟子近来的“打假”行为看不到任何含金量,相反给我的感觉是方舟子拿着几本书或者拿着几张报纸在到处找有漏洞有可疑的地方,然后就发文章质疑、“打假”。

标签: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