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原因,这50万精锐还不够保家卫国的人手呢。南有赵佗,北有蒙恬,这南防北守着偌大疆域,这点人手本来就是不够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命题?原因无非是来自秦末农民起义时,秦将章邯带领的部队是来自骊山修陵墓的工人,说它不是正规军精兵罢了。为了彰显祖龙秦始皇的伟大胸怀,保家卫国抵御外部侵略大于内部兄弟纷争,自己人斗,最后还是自家人做主,外来势力决不允许渗透中华大地。这个解释很符合人心,但不符合历史。具体事实是,章邯确实是带了修阿房宫的工人应急,“巨鹿之战”虽然是秦朝末年重要的战争,但章邯却不是秦朝会作战的将领,那时候秦朝秦始皇时期会打仗的大将老的老了(武城侯王翦、上卿蒙敖),被杀的被杀(蒙恬),都凋零了。
秦末这场战争中,有一个叫王离的将军,才是将军世家之人,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合的主将王翦之孙,当时已经35岁了,很可惜,被农民军活捉了,还有一个三川太守李由,是丞相李斯的长子,也是秦二世的姐夫,被刘邦的骁将曹参所杀。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国真的是动用了国家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精锐,去参与了这场战争。失败在哪里呢?主要是输在多点开花了,所有的地方都反了,都在闹革命,顾头不顾脚,整个社会都烂了,都在起义造反,而且这些起义人员,有很多就是秦国的精锐部队,此消彼长,不亡国才怪呢。
举个例子:最初,刘邦一个二流子,带领几百个土匪,徜徉在芒砀山上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后来听说陈胜吴广起义了,和萧何、曹参里应外合杀了沛县县令,整合了沛县武装,立马有了三千的人马,这三千人马,有一半就是秦朝的士兵。
回到主题,秦始皇有旨意让精兵守边,没朝廷旨意不得回来肯定是有的,后来的朝代都是如此。但秦二世能调回来调不回来还是一回事,各地诸侯都在做壁上观,看热闹不嫌事大呢!所以说“咸阳之围是正所谓:“失道寡助”,民心所向,秦朝灭亡是必然的,如果采用“休养生息”、“轻徭薄税”、“与民休息”的政策来安抚民心,也许有不一样的结局。
祖龙伟大,但挡不住子孙“胡闹”。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