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歌颂明朝的人说一说

纵横百科 38 0

过去我是一个民族正统主义者,年长以後,我开始对这种情绪产生警惕。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当然这个民族正统主义也算其之一,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

  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引伸出来的,带有很多盲从性。先是姓氏正统论,刘汉、李唐、赵宋、朱明……在同一姓氏的传代系列中所出现的继承人,哪怕是庸人、懦夫、色鬼、守财奴,甚至是文盲、精神失常者,都是合法而合理的,不说外姓人士,即便是宗亲皇族若有觊觎,即便有一千条一万条道理,也站不住脚,真伪、正邪、忠奸全由此划分。由姓氏正统论的扩大,更形成了民族正统论。这种观念要比姓氏正统论复杂得多,你看辛亥革命的闯将们与封建主义的姓氏正统论势不两立,却也需要大声宣扬民族正统论,便是例证,似乎我们骨髓之中便蕴藏了这种思想。

  民族正统论涉及到几乎一切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许多著名人物和著名事件,是一个在今后仍然要不断争论的麻烦问题。由于许多问题涉及民族大义,在这儿我要稍稍回避一下,在这,对于清朝,我需要肯定的仅仅是这样一点:满族是中国的满族,清朝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纵观全部中国古代史,清朝的皇帝在总体上还算比较好的,而其中的康熙皇帝甚至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之一,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使我这个现代汉族中国人感到骄傲。

  虽然许多人觉得中国在17世纪的历史,太过戏剧性,后金灭明充满了偶然性,好像有萨满在女真人背后施了魔法。不过我觉得肯定还是有一些必然性的东西,那就是地理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制约,体制的僵化,这个是不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比如,我们假设明王朝从1640年代的劫难中幸存下来了,而且向一些人梦想的那样,逐渐复苏了、中兴了,甚至也开始效法汉唐的风气,也向内亚大陆开拓领土了,打下了1760年代满清那样大的领土,可是他们会努力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西方的思想,制度,工业,文化吗?这些是同一时期沙俄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虽然叶卡捷列娜女皇、彼德大帝都将俄国带入了一个农奴制的资本主义,但毕竟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度,是比过去封建制度要强的多的制度。明朝的人,从上到下,都是不会那样做的,因为从地理上说,他们与欧洲(当时文明最先进的地区)距离太遥远,造成接触太少,而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太悠久,根基太深,只有发生一次类似第二次鸦片战争那样的惨败才足以使他们开始从盲目自大当中回过神来。

  你只要读一读利玛窦中国札记就可以了解1600年代,中国的文化人是什么样一种保守的心态。他们这种心态与1840年(甚至1890年)满清的知识分子也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落后几乎是注定的。因为她在地理上距离先进文明的中心太远了,而沙俄就很幸运,他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不得不常常受到欧洲国家的影响,可是他又位于哪个文明中心的边缘,所以他可以自由发展,不至于象位于文明中心的普鲁士,法兰西那样想稍微发展一下就会受到周围临近先进国家的围堵。最后为了各自的发展只好主动撕破脸打世界大战。

  这就让我想起中国春秋战国,黄河流域最先进文明的中心位于中原,韩魏之地,但是更西部,文明边缘地带的秦最终灭亡了6国。而那时的青海,甘肃的夷狄,始终是夷狄,他们距离文明中心太遥远了,他们只有等到汉人扩张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之后,才逐渐的也变成了“位于文明边缘,地理上比较接近”的国家,于是后来建立的吐固浑,土藩,西夏成为强大的国家,让中原汉人都吃尽了苦头。

  当然你可以说中国在明万历年间的资本主义萌芽如果没有明末战乱,可以自由发展成类似英国的工业革命,可是稍微有一点理智的人,比较一下中英两国16,17世纪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以中国人的儒家文化传统,商人,工商业是永远不可能走上前台的。除非她在一次极为惨重的失败后意识到不改革传统文化,就有可能亡国灭种,只有这样的刺激才可以使她放弃或者改革传统的东西,这些是1920年代新文化运动做的。

  有人说:“明朝晚期是刚刚进行冷兵器和热兵器换装的时代,这个节骨眼上是最弱的,被满清钻了空子,要是再等三四十年,必灭后金,再过100年必败俄罗斯,再过200年就能打败英国和夺取俄罗斯在东方所有的土地。而哪个时候得到好处的将是东北和西北所有的东方民族,蒙古的地盘会比现在大好几倍,新疆也会大的多,所以满清捣乱害了全亚洲人。”我不能赞同。

  如果明幸存下来了,我认为最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象满清一样,称霸东亚200年,然后被西方先进国家以及东方成功的进行近代化的国家所削弱,瓜分甚至摧毁。因为,历史的惯性导致他们不可能去主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重视自然科学,艺术创造,重视新发明,新技术,重视工商业,航海业,以及相关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明王朝不可能做到的。虽然我们有徐光启,虽然我们有宋应星但在那个专制的时代有什么作为,大家一目了然。所以中国肯定会被西方赶超,最后沦落到满清末年的局面,在那种局面下,能否象满清最后70年那样,用尽手段,把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的领土守下来,将数亿人口养活下来,熬过国家巨大变革期间的强烈的阵痛,给下一个朝代留下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这个不可知晓。

  还有一种可能性,如果17世纪的国内战争最后形成了类似春秋战国或者五代十国那样的一种分裂的局面,几个小国互相攻战,实力相当,都不能彻底击败对方,那么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国,常常有与西方商人,传教士的接触,小国为了能够在国内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他们有可能主动的接受来自欧洲的先进思想,先进的技术,他们也许会主动的进行改革。

  只要他们自身能够抵御西方殖民者在17-18世纪对东亚国家的第2轮殖民扩张狂潮,而不是像菲律宾,马来西亚一样沦陷,那么也许中国能够成功的顺利的近代化,当然过程也是充满波折,变数很大,如果一切顺利,按照西方制度建立的东部沿海国家逐渐强大后,陆续统一全中国,并且逐步发展成类似沙俄那样的君主制,中央集权国家,但是采用西方的先进思想,先进的工业和军事技术。

  这也是一条路,但是同样充满波折,变数很大,假如沙俄的力量迅速伸展到中国北方,强大中国可能还没有完成统一就遭到灭顶之灾。如果英法荷西诸国趁着中国内战,如同英国蚕食印度一样逐步蚕食中国,假如改革的尝试因为内部的守旧势力的阻挠而失败,如果东部国家逐渐富强之后,走北欧国家的路线,安于现状,维持割据的局面,那现在中国不知道还可不可以称之为中国。

标签: 明朝统一战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