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绝顶的吕不韦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了却余生?

纵横百科 126 0

战国后期,卫国大商人吕不韦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在赵国看到秦国质子秦异人,就马上觉得奇货可居,看准方向后他就破千金家财,投资这个潜力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吕不韦的全力投资终于得到了巨大的回报,秦异人做了秦国国君,非常感恩吕不韦,就让吕不韦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宰相。秦异人当了三年国君就死了,吕不韦和赵太后就顺理成章地把秦异人的儿子(有说是吕不韦与赵太后之子)赢政扶为国君,就是以后的秦始皇。秦始皇13岁登基,大权自然由吕不韦操持,到22岁时,秦王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政,亲政的第三年,秦王就逼迫吕不韦自杀了。

那么秦王为什么要逼死恩人呢?吕不韦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其原因有三:一是吕不韦功高盖主,大权在握,严重影响了秦王亲政。吕不韦早在秦异人做国君时,就被封相国、文信侯,赐予洛阳食邑十万户,家有奴仆上万人。更历害的是,吕不韦把持朝权,遍置私人,养门客三千人,异人死,尊吕不韦为仲父,辅助秦王赢政。秦王要想亲政,就得摆脱吕不韦的束缚,因此秦王想杀吕不韦。二是吕不韦与赵太后暗中私通,关系暗昧。本来这赵太后就是吕不韦的爱姬,因为拉笼秦异人,就送给了他,后来生下了秦王赢政,有说是异人的孩子,有说是吕不韦的,是与不是,想着吕不韦最清楚。待秦异人去世,秦王赢政继位,赵姬成了赵太后,吕不韦成了仲父,趁秦王幼小之际,二人旧情死灰复燃,暗中私通。时间一长,纸里包不住火,宫庭内外自然传得纷纷扬扬,世人皆知。随着秦王年龄增长,吕不韦与赵太后私通的事可能也被秦王察觉,为了维护自己和母后的荣誉,秦王也当对吕不韦起杀心。三是受嫪毐事件牵连。身为国相的吕不韦,政事繁忙,精力不济,再加秦王一天天长大,吕不韦害怕秦王知道自己与太后私通的事,对自己不利,吕不韦就想与太后断绝私通,谁知赵太后淫心正旺,吕不韦一提出就得到坚决拒绝。吕不韦没办法,就寻思找个人替代自己。正好这时咸阳街市上有一个叫嫪毐的人,此人没别的什么本事,只是有一样异能,就是家伙大,硬起来可转桐木车轮。不韦听说,马上让手下叫来,当面演习了一下,感觉赵太后能接受。于是就对他不做手术,以太监名义送进后宫,赵太后果然很满意,也就不再纠缠吕不韦了。哪承想这嫪毐小人得志,贪心爆长,得宠赵太后,得到了很多封赏土地,被封长信君,和吕不韦权力不相上下。还不满足,竟然想让他与太后生的两个儿子当秦王。嫪毐就豢养死士数千,趁秦王赢政到雍和宫举行成人加冕礼时,杀死秦王。谁知事有泄密,秦王早有准备,就指挥军队一举平灭叛乱,诛杀嫪毐及其三族的人,摔死嫪毐两子,幽禁赵太后于雍地。并彻查嫪毐事件,最终查出来吕不韦与嫪毐事件有牵连,更激怒了秦王杀吕不韦之心。

由于这三个主因,秦王想杀吕不韦,但因他侍奉先王功劳太大,又有不少宾客辨士为其求情,秦王就只罢免了吕不韦的国相职务,将他遣回他的封地河南洛阳。谁知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怕他发动叛乱,就打发他举家迁往蜀地。到达蜀地后,秦王给他写了封信,大意是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居住吧!”吕不韦看了秦王的来信,知道秦王已怀疑他,想让他死,与其受刑被杀而死,不如自杀,于是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那为什么吕不韦宁愿自杀也不愿叛乱呢?一来秦朝大权依然在秦室宗亲贵族手里掌握着,吕不韦一个外来人,权势再大也是个打工的,他扶迎着秦室宗亲还可以,一旦脱离了秦室宗亲,只能遭到整个秦国人的反对;二来秦王赢政可能就是他的儿子,既然自己的儿子已做了秦王,目的已达到,为了让儿子更好放手治国,自己自杀又有何憾?三来自己地位已极,富贵荣华尽享,又编了名著《吕氏春秋》以遗后世传名,在世上已无遗憾,何必再赖活着受辱毁名呢?也许正鉴于此吕不韦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死得也算聪明了吧!

标签: 吕不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