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中国民党部队最后的下落(转载)

纵横百科 172 0

1941年参加皖南攻击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的国民党部队实际有6个师,分别是52师、108师、40师、79师、144师、新7师,其中很积极卖力是52师、108师、40师、79师。

52师和79师在1945年6月的天目山第三次反顽斗争中,被粟裕率领的南下部队,王必成部(后为华野六纵)和陶勇部(后为华野四纵)在浙江孝丰地区歼灭。

“粟裕司令员经过周密的分析和判断,认为大量歼敌有生力量的理想时机到来了,战机出现了。他果断决定先阻东打西,后阻西打东,连续作战,各个歼灭两路顽军;先歼西边的顽军左翼骨干五十二师,并相机求歼独立三十三旅;然后视情况移兵东去,再歼顽右翼集团。他下令以第八、第十一两个支队和独立二团组成阻击集团,顶住敌右路军进攻。集中第一、第二、第三、第七、第九、第十等6个支队组成突击集团,围歼敌左路军主力五十二师。第十二支队预伏在顽军侧翼的武康、德清地区相机出动。五十二师是喜抢头功的反共急先锋,是千古奇冤“皖南事变”的元凶之一。他们伏击我新四军军部,血债累累。“消灭五十二师,为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报仇!”这是当时最激励人心的战斗口号。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至21日上午,围歼左路顽军主力五十二师作战胜利结束了。22日上午,我军完成了对顽军右兵团的分割包围,分别将顽军压缩在孝丰东南的草明山(突击一队)、曼塘、灵岩山(七十九师二三五团)、孝子桥(七十九师师部)、白水湾(七十九师二三七团)、尖山(七十九师二三六团),以及耕种地东北白水湾以西(突击二队)的狭小山谷地区。23日白天下午4时,总攻号令一响,我军数百发炮弹同时发出,敌人顿时大乱,全部被我彻底干净歼灭。”

   40师和108师最后的歼灭是在1948年11月的淮海战场的碾庄,当时主要的攻击是由粟裕指挥下的华野四纵陶勇部完成。

   144师的变化很复杂,一度当了伪军,后重建,被消灭在上海。

   新7师参加皖南事变战斗的只有一、两个营,后在四川起义。

标签: 皖南事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