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与蕲春——黄庭坚为蒲远犹书墓志撰墓碣

纵横百科 94 0

  黄庭坚为蒲远犹书墓志撰墓碣

  陈仕猛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1]

  蒲远犹,字仲舆,本是成都人,后客居蕲春,终老蕲春,去世前一年,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自撰了《墓志》。他的长子蒲穆(字元礼)与黄庭坚是好友。[2]蒲远犹辞世后,黄庭坚应蒲穆之请,为《蒲远犹墓志》书丹,还撰写了《蒲仲舆墓碣》。

  墓碣是墓碑的一种。根据形状不同,碑可分为碑与碣。上顶平平、正面呈长方形的,称之为“碑”;上顶为圆弧形、上小下大的,称之为“碣”。[3]还有一种说法,“大者为碑,小者为碣”,一般以官位的高低来规定墓碑尺寸的大小,唐代和北宋时期,五品以上立碑,七品以上立碣。[4]

  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东汉末年,曹操严令禁碑,魏晋两代因循这一禁令。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以散文记述死者姓名、籍贯、郡望、官爵、生平及生卒年月,称之为“志”;在文末用数句韵文(多为四言)加以概括并表达悼念之意,称之为“铭”,合称为“墓志铭”。安葬时,将墓志铭与棺椁一起埋入墓内。禁碑令废除后,这一风俗仍然不改,形成墓碑矗于地上、墓志藏于地下的格局。

  蕲春先贤陈诗(1748—1826)在《湖北旧闻录》卷二三《图志•闽清令远犹墓志》中记载:“蒲远犹墓志,在蕲州。元祐六年自志,豫章黄庭坚书,简寂观道士陈善渊摹刻。嘉庆戊辰,安平乡土人垦田于独山之麓,掘地得之,字画皆完好。”陈诗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清代著名方志学家、教育家,人称“楚北大儒”。“嘉庆戊辰”即嘉庆十三年(1808);“安平乡”是当时蕲州五乡之一;“独山”在今漕河镇独山村、赤东镇范铺村一带。陈诗所著《湖北金石存佚考》《湖北旧闻录》,都记载了《蒲远犹墓志》,但也许他并未亲眼见过“字画完好”的墓志,因此所录文字与实物略有差异。

  蒲远犹墓志石刻出土后,大约于咸丰、同治年间亡佚,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蒲远犹墓志》拓片石印本。石印本上有陆和九先生五十七时写的题跋。陆和九(1883—1958),湖北沔阳(今仙桃)人,名开钧,字和九,是著名金石学者,曾在辅仁等多所大学任教授,讲授金石学,晚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在《跋》中说:“据蕲州友人祁君云,志石于清乾隆初为晋人官蕲者挟之以去,晋地多山岭,路崎岖,车行颠末簸震,断为二。麻绳紧缚损泐石面。”陈诗生活于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祁君是民国时人,志石出土时,陈诗是当代人,祁君是后人。后人听闻传说,称志石于乾隆初就被在蕲州为官的山西人弄走了,时间多半有误;而当代人记载志石于嘉庆年间才出土,可能比较确切。陆和九在《跋》中还说,这件珍贵拓本是“在北京韩君处搜得,系由晋购帖片而归者”,“戊寅十二月,燕舲兄以函属让”。这个“戊寅”年为1938年。“燕舲”,即柯昌泗(1899—1952),山东胶县人,字燕舲,近代著名史学家柯劭忞的长子,曾任故宫博物院专员、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也是著名的金石学者。陆和九将墓志拓本分享给柯燕舲。北大图书馆藏印本右下角钤有“燕舲格古”朱印一枚,纸背有陆和九题墨字“柯燕舲石印本”,可见这是柯昌泗将墓志拓本印刷后送给陆和九留作纪念的石印本。[5]

  石印本显示,志石中部横向断裂,损毁若干字,石面有斜擦痕迹,日久天长,部分字残缺,模糊不清。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胡海帆撰写了《一件鲜为人知的黄庭坚书作〈蒲远犹墓志〉》,刊于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2009年第3期,让更多读者有幸得读蒲氏传世之作,一睹黄庭坚书法艺术。胡先生曾向蕲春县博物馆专家王宏彬打听过蒲氏墓地情况,研究成果发表后,特来信致谢并建议蕲春重刻《蒲远犹墓志》。

  胡海帆先生根据石印本,参考《湖北金石存佚考》补齐志石断裂处缺字,对志文断句、标点,现誊录如下[6]:

  有宋故闽清令蒲老自志其墓

  豫章黄庭坚书

  远犹蒲氏,家成都,字仲俞。生于大中祥符辛亥,历五朝八十有一年。远祖本河中宝鼎人,仕于唐,随僖宗幸蜀。及乘舆反,正中原乱,遂为成都人。曾祖父讳勋,祖父讳裕,先君讳亮,皆不仕。远犹幼而好学,学赋于代渊,受易于任维翰,受诗于周式,受太玄于徐庸。庆历六年进士及第,授绵竹尉,移集州司理参军、梓州司理参军,皆以亲忧不赴。服除,了无仕宦意。闲居,益读书学文,婆娑乡里者数年。亲友劝激,乃调河南尉,用荐章移临晋令,以蜀人例移闽清令。到官踰年,病脚气,寻医归,至舒州长风沙而舟坏,全家几葬鱼腹,是岁熙宁庚戌也。会任师中伋在齐安,馆我于临皋亭。不能期月,孙叔康昌龄在蕲春,以舟来逆,至则寓浮屠舍,且谋归蜀。而蕲州亦江淮之会,有鱼稻布帛,养生之具足,年又渐老,遂卜居焉。买宅一区,有田数十石,可用伏腊,其归蜀与否,则在子孙矣。娶晋陵张盉之之女,卒于元祐戊辰,葬州南石鼓院南二里。二男二女:长女嫁眉山陈纲;长子穆,举进士,再试礼部;次女嫁河南王蒙亨;幼子稷,自有母。孙晏,始十岁,女始五岁。有歌诗杂文十帙,未次。呜呼!古之志其墓者,维志其所葬左右后前山泽而已,后世遂铭其文行功业。然四物者,必躬有道德仁义,遭时遇主,有崇爵大位,有功于社稷,有泽于民。或不遇无位,则必有卓然独立之行,可以名世。苟无此,不可以黄壤朽骨厚诬来世。予生太平时,无可铭之具,衣帛食稻,大耋而不衰,但乾坤中一幸民耳。恐身后有铭予墓者,加酿空文,死而有知,予岂不自愧?乃作志付穆与稷,慎无废予理命。元祐辛未九月十三日志。 (简寂观道士陈善渊摹刻)

  从标题和行文语气看,乃是蒲远犹自撰墓志,至于黄庭坚书丹、简寂观道士陈善渊摹刻,当在蒲远犹辞世之后。

  黄庭坚为蒲远犹撰写的墓碣文稿,编入了《山谷集》卷二四,现抄录如下:

  蒲仲舆墓碣

  府君讳远犹,字仲舆。本河中宝鼎人,在唐为仕家,从僖宗幸蜀而失其官,遂为成都民。故曾大父勋,大父裕,父亮,皆老于田。府君少而能赋,与女弟幼芝俱有声于剑南。幼芝嫁成都张俞,学问文章与其夫抗衡。而府君亦登庆历六年进士第。中州士大夫闻蒲君与女弟并时有文,以比前世班固、马融,翕然称慕之。府君词赋甚严,学诗、易、太玄皆从蜀之大儒,讲授有师法。命奇不耦,为绵竹尉,移集州、梓州司理,继丁内艰,皆不行。服除,久之不出,益自刻苦于文学,不以不逢故怼而沉沉田里间也。父老期以远大,后数年乃劝之就,调河南尉,荐为临晋令,移闽清令。病缓不能拜,移疾去。而沉舟于长风沙,几死。旅次齐安蕲春盖二十馀年。有田不能百石,遂以耋老,亦可以知其寡求而易足也。有文十帙,藏于家。生于大中祥符之辛亥岁,殁以元祐之壬申年。夫人张氏,尚书驾部郎中和之之女,前府君三年卒,葬蕲春南之渎山下。二男,曰穆、曰稷;二女,嫁眉山陈纲、河南王蒙亨。前一岁,自为石志曰:“人谓我不逢,我岂不自知,生不病寒饿,年踰八十,亦乾坤中一幸民。若死则以兹石埋我。”穆等既奉治命,以明年正月二十八日,举府君之柩合于张夫人之丘,又乞文于其友黄庭坚,碣于墓次,俾来世勿剪其松柏焉。

  将蒲远犹《墓志》与《墓碣》对照研读,再参考其他资料,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蒲远犹的生平事迹、蒲家与黄庭坚交游情况。

  蒲远犹(1011—1092),字仲舆,一字仲俞。生于大中祥符辛亥年(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卒于元祐壬申年(即宋哲宗元祐七年),经历五朝皇帝(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享年八十一岁。

  蒲氏远祖本来是河中府宝鼎县人。河中府,唐开元八年(720)升蒲州置,治所在河东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同年改名蒲州。乾元三年(760)复置河中府。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龙门山以南,稷山、芮城县及运城市以西,陕西大荔县东南部地。宝鼎县,唐开元十一年(723)改汾阴县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乾元三年(760)属河中府。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改名荣河县,隶庆成军,熙宁元年(1068)废庆成军,以荣河县隶河中府。

  唐僖宗时,蒲氏有一位先祖在朝为官。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陷洛阳,拿下潼关,逼近长安,唐僖宗君臣束手无策,狼狈逃亡,最后逃到蜀地,成为继唐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四川的皇帝,史称“僖宗幸蜀”。蒲氏先祖随从僖宗入蜀,眼看中原大乱,后来就没有跟随僖宗返回长安,而是留在了蜀地,官职自然也就没了,从此成了成都人。蒲远犹曾祖父大名蒲勋,祖父大名蒲裕,父亲大名蒲亮,都是平民百姓。

  蒲远犹幼而好学,拜当代名士代渊[7]、任维翰[8]、周式[9]、徐庸[10]等人为师。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擅长吟诗作赋。妹妹幼芝[11]也是个才女,嫁给成都府(益州)郫县人张俞(张愈[12])。张愈,字少愚,“隽伟有大志”,曾向朝廷上书,请求出使契丹,被推荐试任秘书省校书郎,但张愈情愿将官职授给父亲,自己则隐居老家。幼芝学问文章可以与丈夫抗衡,丈夫去世后,她写了一篇悼词,称赞丈夫高尚的品格,全文被《宋史》采录。蒲氏兄妹二人赫赫文名飞越剑南关,从四川盆地传到了中原大地,人们交口称赞,认为他们可以与汉代的班固、班昭相比[13]。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蒲远犹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第一站是绵竹县尉。绵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宋时隶属益州路(成都府路)汉州(今为德阳市代管县级市),等级为“望县”;县尉负责一县治安工作,是个从九品的小官。[14]

  绵竹县尉任满后,蒲远犹调任集州司理参军,改任梓州司里参军。宋代时,州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中下、下共八等。集州为“下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梓州为“紧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15]司理参军,简称司理,主管一州狱讼刑罚。中、下州司理参军从九品,上州司理参军从八品。蒲远犹的官职由从九品升到从八品。但因为“丁内艰”[16],就是为仙逝的母亲守制,这两个州的司理,他都没有赴任。

  蒲远犹为母亲守孝三年,期满后,一点做官的欲望也没有,继续在家闲居,天天读书写作,自得其乐,从不怨恨生不逢时,就这样无忧无虑地、潇潇洒洒地在老家过了好几年。亲朋好友觉得这么一个人才长期虚度光阴,甚为可惜,纷纷劝他在仕途上要进取。

  于是,蒲远犹重新步入官场,先是调任河南县尉。河南县在今河南洛阳市,隶属京西路河南府,是北宋西京所在地,等级为“赤县”(县级最高等次)。赤县县尉的品级为从八品下。

  河南县尉任满后,蒲远犹被推荐升任临晋县令[17]。临晋县在今山西运城市临猗县[18],隶属陕西路蒲州(河中府),等级为“次畿县”。

  大约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蒲远犹调任闽清县令。闽清县隶属福建路福州,等级为“中县”。中县县令品级为正七品上,比次畿县县令品级要低。[19]是否是降级任用?为什么这样调动?《蒲远犹墓志》说,由于是蜀地人,按照相关规定交流任职的。蒲远犹在闽清县令任上仅一年多,因为脚气严重,无法正常履职,只好离任,踏上寻医还乡的漫漫长路。

  熙宁庚戌(即熙宁三年,1070),蒲远犹携家带口,跋山涉水,一天,乘坐的船航行到舒州长风沙江段,狂风大作,沙尘弥漫,船触礁沉没,全家人差点都葬身鱼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五《淮南道三》记载,长风沙在舒州怀宁县东一百九十里(今安徽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长风村江边),是长江的一处险段,自古就与瞿塘峡、滟滪堆并称。[20]

  蒲氏一家人从惊涛骇浪中捡回性命,稍作休整后,继续溯江而上,一路胆战心惊。到了齐安(即黄州)[21],正碰上时任黄州通判的老乡任师中。任师中把蒲远犹全家安顿在临皋亭,热情招待。任师中(1018—1081),名伋,字师中,眉州(与蒲远犹老家成都同属益州路)眉山人,庆历年间进士,曾任新息县(在今河南息县)县令,后官至泸州知州。[22]

  不到一个月,蕲州(蕲春郡)通判孙昌龄安排船只把蒲远犹一家接到蕲春。本来,黄州在蕲春的上游,距蒲远犹老家成都还近一些,从黄州到蕲春,实际是走回头路,是逆行。[23]孙昌龄,字叔康,真州(今江苏仪征)人,一说是晋陵(今江苏常州)人。曾任屯田员外郎签书江宁节度判官事。获王安石推荐,升任殿中侍御史。[24]因为卷入一场有关王安石新法以及御史台官员是否尽职尽责的纷争,熙宁二年(1069)八月,贬为蕲州通判。[25]后历任通州知州、江宁知府、两浙转运副使、福州知州、苏州知州。[26]

  初到蕲春,寄居在一座寺庙的客房里,开始还打算重归故里,但住了一段时间后,看到蕲州地处长江、淮河交界地带,交通便利,是个鱼米之乡,纺织之乡[27],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真乃是养生天堂!自己年过花甲,老了,就在蕲春定居下来,买了一处宅院,几十亩田地,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蒲远犹墓志》说“可用伏腊”,所谓“伏腊”,本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夏祭称之为“伏”,冬祭称之为“腊”,后来,人们把伏祭和腊祭的日子,泛指节日,又用“伏腊”借指生活或生活物资。“可用伏腊”,大意是小日子还过得去。古人讲究叶落归根,但蒲远犹想得开,将来是否迁回四川老家,交给子孙决定。就这样,在蕲春一住二十多年,度过晚年最后的时光。

  蒲远犹夫人张氏,是晋陵人、尚书驾部郎中张盉之的女儿。晋陵,在今江苏常州市内,当时隶属两浙路常州。尚书驾部郎中,为文官迁转官阶,从五品上。[28]张氏卒于元祐戊辰(即元祐三年,1088)[29]。《蒲远犹墓志》说张氏“葬州南石鼓院南二里”,这个“州”,指当时蕲州治所,在今蕲春县县城漕河镇罗州城一带。“州南石鼓院南二里”范围有点大,《蒲仲舆墓碣》明确说“葬蕲春南之渎山下”。渎山,就是独山。

  蒲远犹生有二男二女。长子蒲穆,次子蒲稷;长女嫁给眉山陈纲,次女嫁给河南王蒙亨。

  《蒲远犹墓志》说蒲穆“举进士,再试礼部”。“举进士”,是指参加发解试,获得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30]。“再试礼部”,是说参加了礼部试。礼部试,也称“省试”,北宋制度,“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省试合格进士由礼部上奏皇帝。[31]省试不合格,有的士子就反复考。蒲穆可能参加了两次以上礼部试。

  蕲春县博物馆藏有《宋故蒲元礼墓志铭》,尽管有些残缺,但从碑文中可以了解蒲元礼主要事迹,特抄录如下:

  宋故蒲元礼墓志铭

  晋安林敏功撰

  晋安林敏修书

  元礼,蒲氏,讳穆,大观二年三月己未以疾终于家,享年五十八。曾祖讳裕,祖讳亮,不仕。父讳远犹,博学无不通,为西蜀大儒,登进士第,终福州闽清县令。元礼传家学,益穷其源,益濬其流,博求而约守,远探而近喻,形器数度,有□有法,或㳂或革,如视诸□,□□解惑,□开意□,□□□□,学者赖焉。然自其少□□□□……

  这正是蒲远犹长子蒲穆的墓志铭。宋徽宗大观二年,为公元1108年。蒲穆享年五十八岁,推算起来,当生于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碑文记载的蒲家世系、蒲远犹事迹,与蒲远犹《墓志》《墓碣》相吻合。蒲穆传承了父亲的学问,而且更加注重探寻本源,深挖问题。“濬”,同“浚”,深挖河道使水流通。“㳂”,同“沿”,遵循,承袭。为蒲元礼墓志铭撰文的林敏功、书丹的林敏修,是蕲春籍著名诗人,以黄庭坚为祖师的江西诗派的骨干成员,兄弟二人隐居蕲春,世称“二林”。“晋安”是林姓郡望之一。相传东晋初期,林禄奉命出守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恩威并施,去世后被追封晋安郡王,后人留居晋安,开创了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林敏功曾写有《送梅花赠蒲元礼》诗。[32]

  黄庭坚有多首诗赠蒲元礼。《山谷外集》卷十二有《送蒲元礼南归》,卷十三有《次韵答蒲元礼病起》《次韵元礼春怀十首》《再和元礼春怀十首》,多达二十二首。他在《送蒲元礼南归》诗中说:“元礼佳少年,俊气欲无敌。文章诗最豪,溟涨助笔力”;在《次韵答蒲元礼病起》诗中说:“君诗入手似闻韶”;他还在《即席》诗中说:“元礼喜作诗,豪气小未除”[33]。他在《再和元礼春怀十首》小序中说:“元礼蒲君,成都之佳少年,风调清越,好狎使酒。顷尝下三峡,窥九嶷,探禹穴,观涛江,故其诗清壮崛奇,一挥毫数千字,澡雪尘翳,动摇人心。”《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与王观复书三首》,其一说:“蒲元礼来,辱书,勤恳千万。……蒲元礼来告行,草草具此。”可见,蒲元礼与黄庭坚交往颇为密切。

  据王宏彬先生说,县博物馆收藏的《蒲元礼墓志铭》碑石,是从赤东镇范铺村征集而来的。2009年初,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他曾到范铺村走访调查,听当地老人讲,这块碑是在独山山脚挖出来的,是一块内碑,外面还有一道大碑,1958年搬走做了粪窖的垫底,以前附近还有三架门大玉石碑,碑上的字是黄庭坚写的,古代官员路过独山,文官下轿,武将下马,步行去看碑石,主要是欣赏黄庭坚书法。王宏彬从地形推测,这里应该是蒲氏家族墓地。笔者分析,民间所谓到独山观赏黄庭坚书法,多半是观赏黄庭坚为蒲远犹写的《墓碣》,而不是《墓志》,因为墓志(墓志铭)是埋在坟墓里面的。

  蒲远犹次子蒲稷“自有母”,可能是小妾(小老婆)所生。

  蒲远犹自撰《墓志》时,有一个孙子,名蒲晏,十岁;一个孙女,五岁。

  蒲远犹喜欢吟诗作文,日积月累,多达十套,藏在家里,但是没有编辑整理。可惜岁月无情,早就片纸无存。这篇自撰的《墓志》,成了他唯一的传世作品。

  为什么要自撰墓志?蒲远犹在文稿中作了说明:自古以来的墓志,一般要记载所葬左右后前山林河湖,让后代铭记墓主的文章、德行、功勋、事业。具备这四项的人,自身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为,而且碰上大好时机,遇到贤明君主,有显赫的官爵、显贵的官位,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有大功,对人民大众有恩泽。有的人不得志,无地位,那必定是有非同一般、不同流俗的品行、行为,可以扬名于世。如果没有这些,那就不能让黄土里的一堆乱骨头去欺骗后人。我欣逢太平盛世,没有什么可以让后代铭记的东西,平日就只是穿衣吃饭,八十高龄了,还活得好好的,精力没有衰退,真的是世界上一个幸运人!我担心死后,帮我写墓志铭的人,编造一些虚假的溢美之词,那样在九泉之下,我知道了,岂不非常惭愧?于是,我就自撰墓志,交给儿子蒲穆和蒲稷,郑重其事地要求他们不要改变我的意思。

  元祐辛未(即元祐六年,1091)九月十三日,蒲远犹撰好了墓志文稿,交待两个儿子:“很多人说我不得志,我自己难道没有自知之明?人生在世,没有挨饿受冻,身体健健康康,年逾八十高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我如果死了,你们就把这篇墓志刻在石头上,连我一起埋了。”

  元祐七年(1092),也就是自撰墓志的次年,蒲远犹以八十二岁的高寿仙逝。蒲穆遵照父亲遗言,请好友黄庭坚按照蒲远犹的原稿,书写了墓志。简寂观道士陈善渊将黄庭坚书写的《蒲远犹墓志》摹刻在石头上。简寂观,位于江西九江境内庐山南部金鸡峰下。[29]庐山与蕲州所属黄梅县隔江相望,距蕲春也不远。

  元祐八年(1093)正月二十八日,蒲穆等人将父亲灵柩与母亲张夫人合葬,又请黄庭坚撰写墓碣,将墓碣立在墓旁,提醒后人保护好墓地,不要损毁墓旁的松柏树。

  一代西蜀大儒,长眠蕲阳大地。他乐观开朗,随遇而安,寡求易足,特立独行。蒲远犹有幸,晚年定居蕲春,终老蕲春,最后葬在蕲春;蕲春有幸,留住了蒲远犹和他的儿子,留下了黄庭坚与蕲春结缘的一段佳话。

  【注】

  [1]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文学创作深受苏轼影响,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最终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诗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山谷体”,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尊为开山之祖。书法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2]胡海帆在《一件鲜为人知的黄庭坚书作〈蒲远犹墓志〉》(载于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2009年第3期)一文中,称蒲远犹是黄庭坚的好友,“黄庭坚与蒲远犹父子皆有厚谊,蒲老长山谷34岁,可谓忘年之交”。马犇《“尚意”书风的一个特殊视角——从林敏修所书〈蒲元礼墓志〉说开去》(载于《中国书画报》书法研究2017年第11期)一文也说,《蒲元礼墓志》是“二林”为黄庭坚的好友蒲远犹之子蒲元礼撰文并书。所谓蒲远犹与黄庭坚是好友,多半有误。从传世的黄庭坚诗文看,黄庭坚与蒲远犹的长子蒲穆(蒲元礼)交往比较密切,而与蒲远犹并无交集。

  [3]《后汉书》卷二三《窦宪传》:“封神丘兮建隆嵑”,唐李贤《注》:“方者谓之碑,员(即‘圆’)者谓之碣。嵑,碣也。”

  [4]《唐律疏议》卷二七《杂律》:“《丧葬令》:五品以上听立碑,七品以上立碣。”北宋建隆四年(963)颁行的《宋刑统》,内容和唐律基本一致。

  [5]参见胡海帆:《一件鲜为人知的黄庭坚书作〈蒲远犹墓志〉》。

  [6]笔者认为胡海帆先生个别断句、标点可能不当的,直接作了改动。

  [7]代渊(?—1057),字蕴之,本是代州人,唐末避难导江(在今都江堰市),著有《周易旨要》《老佛杂说》。参见《宋史》卷四五八《隐逸列传(中)》“代渊传”。

  [8]任维翰为成都名师,“通经,善讲解”。参见吕陶《净德集》卷二八《冲退处士章察行状》。

  [9]周式,成都人,“通讲五经,善诱后学”,获成都府路转运司推荐,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候任国子四门助教。

  《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庆历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以益州草泽周式为试国子四门助教。成都府路转运司言式‘通讲五经,善诱后学’故也。”

  据陈应行《陈学士吟窗杂录》卷三四上记载,周式,成都人,有《春》诗:“珠帘绣户迟迟日,柳絮梨花寂寂春。”陈应行,建宁府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市)人,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特奏名登进士第一名。

  胡海帆引陈诗撰《湖北金石存佚考》,说周式有《毛诗笺传辨误》二十卷。《宋史》卷二〇二《艺文志一》记载:周轼《笺传辨误》八卷。朱彝尊《经义考》卷一〇四《诗七》说:周氏轼《毛诗笺传辨误》(绍兴书目轼作式),宋志八卷(绍兴书目二十卷)。此“周式”“周轼”是否蒲远犹的老师,待考。

  北宋还有个周式,乃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首任山长。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郡国乡党之学》记载:“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赐潭州岳麓书院额。始,开宝中,郡守朱洞首度基创宇,以待四方学者。李允则来为州,请于朝,乞以书藏。方是时,山长周式以行义著。八年,诏见便殿,拜国子学主簿,使归教授。诏赐书院名,增赐中秘书。”大中祥符八年为公元1015年,蒲远犹是否师从此周式,待考。

  [10]徐庸,著有《周易意蕴》、《卦变解》。参见《宋史》卷二〇二《艺文志一》。

  [11]《宋史》卷四五八《隐逸列传(中)》“张愈传”写为蒲芝。

  [12]《宋史》写为张愈。

  [13]班固是东汉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主要作者;班固死后,妹妹班昭奉汉和帝之命,整理班固未完成的《汉书》,补写了“八表”,还著有女性经典启蒙读物《女诫》。

  [14]望县县尉品级为从九品上(中下、下县县尉品级则为从九品下)。唐宋时,根据州县地位轻重、辖境大小、人口多少和经济收入划分为不同等级。唐杜佑《通典》卷三三《职官十五•州郡下》说:“大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自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宋会要•职官》十一说,宋代县分赤、次赤、畿、次畿、望(四千户以上)、紧(三千户以上)、上(二千户以上)、中(千户以上)、下(不满千户)、下下(五百户以下)十等。

  [15]集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北周天和五年(570)后,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宋时属利州路,宋仁宗时期,仅领难江、清化二县。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废集州,将难江县隶属巴州,将清化县降为镇,并入巴州化城县。

  唐乾元(唐肃宗第二个年号,为公元758—760年)时,蜀地分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所。北宋时,梓州隶属梓州路(潼川府路),宋仁宗时期,领郪县、射洪等十县。

  [16]我国古代儒家传统礼仪,父母死后,子女须持丧三年,其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不得行婚嫁之事,不得预吉庆之典。官员停职守制,称“丁忧”,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就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子遭母丧或承重孙(嫡长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17]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当过京官,所以蒲远犹官职是“县令”而不是“知县”。宋代大多安排朝官、京官执掌一县之事,称“知县”,知县由京官以上充任的,地位高于县令。参见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第十编《地方官类之二——府州县官》“知某县事”条,中华书局1997年版(2007年重印),第553页。

  [18]1954年,原临晋、猗氏两县合并为临猗县,各取县名首字为今名。

  [19]《宋代官制辞典》说,元丰新官制以前,“三京畿县令正六品上,诸州上县令从六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次畿县县令品级至少为从六品上。

  [20]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多首诗篇提到长风沙。如《长干行》(见《李太白集注》卷四):“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长干是南京古代一处里巷名);《江上赠窦长史》(见《李太白集注》卷十一):“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北宋诗人梅尧臣《送方进士游庐山》(见《宛陵集》卷三六)诗云:“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南宋大诗人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入蜀,七月二十六日坐船经过长风沙,他在《入蜀记》卷二中解读了李白的《长干行》:“自金陵(今南京)至此七百里,而室家来迎其夫,甚言其远也。地属舒州,旧最号湍险。”陆游还专门写了一首《长风沙》(见《剑南诗稿》卷十)诗,对长风沙自然环境作了生动的描写:“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

  [21]宋代州府均有郡号,黄州的郡号为齐安郡。

  [22]参见秦观《淮海集》卷三三《泸州使君任公墓表》,《宋史》卷三四五《任伯雨传》。《宋登科记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2页。

  任师中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是正宗老乡,与苏洵是老朋友,苏洵有《送任师中任清江》诗,苏辙有《送任师中通判黄州》诗,苏轼有《答任师中次韵》《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诗,还有《任师中挽词》《祭任师中文》等。

  通判,全称“通判州事”。宋代时,皇帝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通判与州府长官(知州或知府)互相牵制、监督。通判的权位有些特殊。论官位,通判是知州的副手,在知州之下;论职权,通判可与知州同理一州之政,凡涉及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的公文,须经知州与通判联署才能生效,通判还有监察官吏之权,可直接通达皇帝,号称“监州”。

  [23]《蒲远犹墓志》石刻为“逆”字。陈诗《湖北旧闻录》收录的《闽清令远犹墓志》作“迎”,或许是笔误,如果是有意改动,恰恰是改错了。

  [24]孙昌龄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三月,升任殿中侍御史。参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〇七。王安石有《送孙叔康赴御史府》诗(见《临川文集》卷十二)。

  [25]《宋史》卷十四《神宗本纪一》,《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六。

  [26]孙昌龄生平,参见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九七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一七册第11321页。

  [27]嘉靖《蕲州志》卷二,记载蕲州缴纳“贡赋”的纺织品有“丝”“绢”;土产有“棉花”“麻”“布”等。

  [28]驾部为兵部四司之一,主管舆辇、车乘、邮驿﹑厩牧等事,郎中为司长。元丰改制后,驾部郎中为职事官,从六品。

  [29]张氏卒于元祐戊辰(即元祐三年,1088),蒲远犹卒于元祐壬申(即元祐七年,1092)。《蒲仲舆墓碣》说张氏“前府君三年卒”,有误。

  [30]唐宋时,凡符合应科举考试条件的,由所在州县发遣解送至京,称“发解”。宋代的发解试有国子监试、开封府试、州县军监试及各种别头试,考场设在本州军贡院,或开封府(南宋时为临安府)、国子监。宋代发解试是士人角逐十分激烈的考试。通过了发解试的,称解士或贡士、举人。参见《宋登科记考》附录《宋代科举概述》,第17、20页。

  [31]参见《宋登科记考》附录《宋代科举概述》,第20、21页。

  [32]日本《续新编分类诸家诗集》收有林敏功《送梅花赠蒲元礼》诗,诗曰:“官梅虽近有谁知,渠共诗人似有期。记得去年携酒处,竹间初折半斜枝。”参见卞东波:《域外汉籍中所见宋代江西诗派新资料及其价值》(载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3]《山谷外集》卷十二。

  [34]简寂观是著名的道教宫观,南朝宋大明五年(461),由道教上清派宗师陆修静创建,原名太虚观,因陆修静羽化后谥“简寂”,后人就称之为简寂观。参见(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七《南康军》。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