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在史书和后世演义故事中都是昏庸无能的人物形像。民间就流传有"扶不起来的刘阿斗“的俗语,正史上也有“乐不思蜀”的文字记载。是不是刘禅幼年时期在长坂坡大战时受到了惊吓,还是在那时他爸爸摔他收买人心时,角度和力道没掌握好,伤到颅脑造成智力损伤了呢?刘禅真的是一个大笨蛋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刘禅给人的印像似乎有些愚笨,但命还是很好的。他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嫡长子,刘备征吴失败病逝于永安白帝城时,将他托孤于诸葛亮,刘禅即位时年仅十六岁。从刘备托孤时与诸葛亮和刘禅的一番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备对于身后之事,“蜀汉”政权主弱臣强的严重担心。
诸葛亮感恩于先主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也考虑到刘备托孤时的“警示”,在刘禅即位后,他殚精竭虑、鞠躬精粹的辅佐刘禅治理蜀汉,一心北伐。此时,由于刘禅年幼,蜀汉军国大事多由诸葛亮决断,刘禅尊诸葛亮为相父。做为先主刘备的托孤重臣,诸葛亮在操持国事的同时,对后主刘禅也多有“教导”,这对于刘禅可能也是一种压力和无奈吧。
后来,诸葛亮北伐中原、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刘禅开始执掌实际政权,时年27岁。刘禅执政后,存在有宠信宦官黄晧,纵容黄晧排挤大将军姜维,使其领兵于外屯田不敢回成都,蜀汉政权逐渐衰败等事情。但事实上,从刘禅掌握实际政权到魏灭蜀汉,刘禅维持了29年的统治,这应该不是一个小傻子和大笨蛋所能做到的。
蜀汉灭亡后,刘禅等王公被送至魏国都城洛阳,魏权臣司马昭在饮宴时,问询刘禅是否思念故国,刘禅答到:“此间乐,不思蜀也”,这也是后世评价刘禅昏庸愚笨的根本原因和依据!但我们换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当时的情形是司马昭要对刘禅进行试探,看其是否还有复国之心。如果,刘禅说思念蜀地,司马昭会放他回去吗?可能只会死的快一些吧!所以,刘禅的这个回答也可能是一个大智慧的表现,刘禅也因此解除了司马昭的疑心,最终以安乐公的爵位安乐晚年。
标签: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