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纵横百科 140 0

李斯,以一客卿,一“外国人”的身份,获得了嬴政的赏识和信任,最终,坐上了秦国丞相之位。可见,其能力非常人能比,也可证明其“所言”深合这位始皇帝之意。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李斯的生平事迹。

一、君臣离间计,得嬴政另看。

李斯,楚上蔡人,师从荀子。早年为郡小吏,不甘平庸,来秦谋出路。嬴政为王后,李斯抓住机会,上书献策,大概意思就是:对付那些诸侯国的名士们,可以用财物去结交,不愿意合作者,可用武力解决。

这就是所谓的“离其君臣之计”,从国家内部分化其君臣关系。之后,嬴政采纳此策略,李斯便成了“客卿”。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二、以《谏逐客书》,挽回仕途生涯。

当时,在秦有位叫郑国的韩国修渠者被发现是间谍。另外,在秦国境内,还有不少六国的间谍。于是,秦宗室大臣纷纷上书,让嬴政驱逐这些“外来者”,从而,避免为各自主人进行的“间谍”工作。李斯,毫无疑问也在驱逐之列,当然不排除有人嫉妒他的才能。

对此,李斯不甘离去,在好友蒙恬的劝说下,写下著名的《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1,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

其中,他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秦王重用“外人”获得巨大益处的例子。比如: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可见,正是以前的秦王们,不避人才的策略,“惟贤任用”,才使得秦国有了如今的殷盛和富强。

李斯用强大的事实为理论依据,提出:如果秦王过于计较人才的“出身”,那么,可能将会让国家再无强大之名。果然,嬴政读后,收回了原先的政令。

至此,李斯一路辅佐,最终,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三,李斯为何后来会和赵高“联手”篡改遗嘱呢?这也给他的政治生涯留下了极大的污点。

先来说说赵高,其进宫为宦官,是因为父母的“过错”。有人说是其母亲触犯刑法,也有人说是其父亲,现今已无从考证了。按照当时的律典,赵高遭到了宫刑,做了宦官。此人非常擅长“察言观色”,并“巧言令色”,很得胡亥的赏识和信任。

除此,赵高极有野心,也不缺“智慧”。这里有一段史料,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与李斯“斗智”的。《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

可见,李斯忽略了赵高这个人,或者可以说是他低估了赵高的“用心”。当初,赵高为何力举胡亥,而不是其他公子,正是因为他可以控制胡亥。

后来,胡亥不理朝政,全凭赵高“说了算”。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而这时,李斯已经是边缘化的人物了,只要让胡亥的“不满”放大,就可以让李斯“惹祸上身”。所以,他故意选择在胡亥很忙的时候,让李斯“觐见”。

作为一名位居高位的丞相,后来会被一个宦官说动,让他改变主意的原因不外乎“个人以及家族利益”。因此,有人分析,李斯是在赵高的利诱和威胁下,才篡改了遗嘱。

当时,李斯和扶苏,在个人政见上相左。所以,他未必不担心,扶苏上位后,会威胁到他现在的既得利益。同时,他也高估了自己掌控大局的能力。

当初,李斯来到秦国,投靠在吕不韦门下,其后续的一系列事件,让他不敢“拉党结派”。可是,赵高的背后,却有胡亥这棵大树,注定了他根本无法抗衡。

再说,赵高手中还有其“合谋改诏书”的证据,这让李斯极其被动。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其实,从李斯个人的经历来分析,最终害他丢了性命的,还是“权力”二字。

当时,他不甘做一个小官,拜了荀子为老师,韩非子是他同学,后来也到了秦国。韩非子口才虽然不佳但文笔极好,根据史载,韩非子后来入狱就是李斯的谗言所害。由此可以看出,李斯不允许任何人撼动他的地位。

李斯虽然有治国之才,但却没有算到,胡亥居然如此“听话”,完全不似他的父亲。本以为拥立他坐上皇帝,可以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可是,他忽略了一点,赵高想要的比他想象的多得多。

所以,可不可以做一个设想?当初的李斯如果退一步,完全脱身于官场,是否可以保全自己以及族人的性命呢?

当然,历史是无法重演的。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李斯虽然对秦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但从其后“背叛”君王一事来看,更应该说他是一位“投机政客”。只是,他过于执着于“权力”,终落得被腰斩的悲惨下场。

纵观历史上功高盖主的人物,无一不是利益所趋,而李斯也是一样。他始终都无法放弃自己的利益,即使身为一朝宰相,也无法摆脱私利的影响。最终,为了自己的利益,毁掉了整个秦朝的基业,也是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标签: 秦朝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